簡歷敢這樣寫?HR三秒拉入黑名單


在這段特殊時期,一些同學可能會面臨重新求職,要開始準備簡歷了。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親自面試的人應該不下1000人,看過的簡歷還要更多,尤其在微軟上海早期擴張的時候。


這麼多年看下來,我發現很多簡歷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其實是可以避免和改進的。


所以今天,我就來跟你聊一聊:

簡歷不應該怎麼寫,以及簡歷到底應該怎麼寫?


1

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首先,是寫簡歷時的基本心態。


寫簡歷的時候,是應該以自我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來寫,還是應該以看簡歷的人為中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寫呢?


這兩種心態有什麼區別?


以自我為中心,你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站在舞臺中間表演”的人。


臺下坐著一群耐心看你表演的觀眾,他們就是各個公司的HR。


你認為自己在臺上的表演非常精彩,極富感染力。


臺下的HR們,被你的表演深深震撼,現場響起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表演結束,HR們紛紛起身,滿眼笑意邀請你加入他們公司。


皆大歡喜。


可惜,這不是現實。


現實是,HR的案頭積壓著成百上千份簡歷,他根本沒有時間去欣賞你的表演。


你可以把HR想象成火車站的“售票員”。


售票窗口前,排著密密麻麻的長隊。


等你終於排到了,售票員只會問你一個問題:去哪裡?


這個時候,你跟售票員說,在正式回答你的問題之前,希望你給我5分鐘,讓我先跟你談一談,我是從哪裡來的,我要去見誰,這趟旅程對我多麼有意義!


售票員是不會搭理你的。


雖然這些問題對你來說很重要,但是,售票員並不關心。


他只會關心一個問題,就是你到底要買去哪裡的票。


同樣,HR也只會關心一個問題,就是你到底和這個職位匹配嗎?


一個HR,在一份簡歷上花的時間,基本不會超過一分鐘,如果簡歷太多,甚至不會超過30秒。


所以,你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怎麼充分利用這30秒,高效展示出對方真正想知道的關鍵信息。


而不是用“多餘動作”或者“無效信息”,“浪費”對方的時間。


什麼是“多餘動作”?


比如,把一份幾百k的簡歷放在ZIP壓縮包裡,對方收到後,還得下載和解壓。


不是特別大的文件,不用打成壓縮包,直接放在附件裡就好。


比如,簡歷是一個word文件,因為軟件版本不同,對方打開格式都是亂的。


用PDF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比如,郵件標題只寫兩個字:應聘。


一個HR可能同時在看5個職位的簡歷。如果你只寫兩個字:應聘,他就需要打開你的簡歷去找,你到底要應聘哪個職位。


你應該至少在標題裡寫上應聘的職位,最好同時寫上你的名字和簡單信息,比如5年python經驗的程序員。


做得好的同學,還會在正文中寫上:我的簡歷在附件裡,但為了節省您的時間,我把要點列在正文裡,請過目。


這些細節,如果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其實都能夠注意到。


什麼是“無效信息”?


很多同學的簡歷,“以厚為美”。


自我介紹,照片,身份證複印件,各種獎狀、證書,論文,厚厚“一本書”。


HR根本沒時間看。


把簡歷寫成“一本書”,通常是因為沒什麼亮點。


一份好的簡歷,不是寫你“做了”什麼,而是寫你“做到了”什麼。


比如:有哪些優秀的作品?出色完成過哪些項目?


“做了”什麼是責任,這是招聘文案的內容;“做到了”什麼是業績,這才是簡歷的內容。


所以,你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HR真正關心的到底是什麼?


刪除“無效信息”,去掉“多餘動作”,高效展示關鍵內容,充分利用他看你簡歷的30秒。


2

不要說“我是來學習的”


有些同學一上來就特別激動:“懇請給我一個機會,我可以不要薪酬,只想跟您好好學習!”


千萬不要這麼說。


為什麼?


公司招人,是為了幫公司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而你卻說,我來你公司是為了要學習。


在工作過程中,你當然會獲得提高,但這只是附帶產品。你首先得為公司創造價值。


你抱著學習的目的,甚至說我可以連工資都不要。


聽起來好像比較謙遜。但是,你搞錯了公司找你的目的。


如果你抱著學習的心態,而不是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心態而來。


那你其實不應該拿工資,而應該付學費。


如果一家公司聽說你不要薪水,就馬上要你了,那你一定要慎重考慮。


正規公司招人,一定是會付錢的,哪怕是比較微薄的實習工資。


這才是正常的價值交換。


所以,“我是來學習的,不要錢我都願意來!”


千萬不要抱著這樣的心態。


一旦你把這句話寫在簡歷上,基本上就等於石沉大海。


3

不要把哭慘當成競爭力


有的同學會在郵件裡說:


我從小家裡特別窮,父母含辛茹苦把我養大,寒窗苦讀十二載,好不容易從農村來到大城市,一步步打拼到現在,歷經人情冷暖。所以懇請你給我一個機會。


他把感動自己的每一個瞬間都寫出來,試圖感動你。


把哭慘當成競爭力,這要怪選秀節目看多了。


選秀節目中用哭慘換取亮燈的橋段,是為了收視率。


但是用哭慘去求職,是沒有用的。


哭慘背後的心態是什麼?


我受了這麼多的苦,你應該同情我,應該幫助我,應該給我機會。


也許求職者自己都沒有感覺出來自己有這種心態。


但是這麼寫,其實本質上還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自己身上。


你經歷過的所有苦難,其實都應該變成你的能力。


苦難不是財富,經歷苦難所得到的能力,才是財富。


所以,你要展示能力,而不是苦難。


你要展示鑽石璀璨奪目的那一面,而不是展示切割和打磨鑽石的苦難過程。


如果你不展示能力,只展示苦難,通篇都是對自己人生的感動,然後渴望給予改變命運的機會。


那隻會讓HR覺得,你吃了這麼多苦,能力都沒有提升,那以後你吃再多苦,能力也未必能提升了。


HR感動完了,也只會一聲嘆息。


然後,將你拉入黑名單。


4

不要輕易給對方戰略建議


有些同學在投簡歷時,會給對方公司提出一些戰略建議:你們公司有哪些問題,你們應該這麼做。


寫完之後,滿心歡喜,甚至覺得對方看了之後,會驚出一身冷汗,說:


天啊,我們居然犯了這麼嚴重的戰略失誤!這麼厲害的人,簡直是當代臥龍,得趕緊高薪招進來啊!


調研對方公司的商業模式、競品公司、近年戰略、宏觀大勢等等,這很好。


但是,我勸你不要輕易提出自己的戰略建議。除非,你真的是當代諸葛亮。


為什麼?


因為不管你的能力再強,你站在公司外部所掌握的信息,和對方站在公司內部所掌握的信息,一定是完全不對稱的。


你基於非常表面的信息做判斷,就算你的判斷能力再強,你得出的結論也很可能是極大的謬誤。


對方看到後,只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可笑。


公司是一個複雜系統,再簡單的事情,背後可能都比你想象得更復雜。


真正懂戰略的人,都不敢隨便指點江山,因為他們知道每個看似愚蠢的決策背後,都是無數複雜的妥協和平衡。


所以,多講自己的能力,少講對別人的建議。


指望僅僅從外界得到的信息,就能給出一針見血的建議,讓別人醍醐灌頂。


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幾乎不會發生。


這隻會展示出你傲慢的一面。


5

不要說“我是有潛力的”


有些同學會在郵件中說:


只要你給我一個機會,未來我一定會為公司創造巨大價值。我相信10年之後,你不會為僱傭我而感到後悔。


這句話當然可以作為陳述,你不能說他對或者錯。


但是,這句話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證據呢?你憑什麼說你會為公司創造巨大價值?


HR會在你的簡歷中找證據。


如果找不到任何證據,那就只能證明一點:心比天高。


你要站在HR的角度來思考,他每天要看成百上千封簡歷,你千萬不要繞圈子。


你就直接告訴他,你的價值在哪裡?


比如,如果HR招JAVA程序員,他就會快速掃描簡歷,尋找“關鍵詞”:JAVA。


如果沒有發現“關鍵詞”,簡歷直接就被淘汰了。


你要分析職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什麼,以及這些能力所對應的“關鍵詞”是什麼?


然後,讓這些“關鍵詞”頻繁出現在你的簡歷裡。


不要僅僅說“我是一個有潛力的人,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


要拿出證據。清晰地用經歷,描述自己的能力。


我這麼有潛力,你怎麼發現不了呢?這樣的心態要戒。


如果過去25年潛力都沒被髮掘,要自己找原因。


6

最後的話


寫簡歷,最重要的心法,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他真正關心的到底是什麼?


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不要抱著學習的心態去求職。


不要把哭慘當成競爭力。


也不要輕易給對方戰略建議。


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有潛力的人,那就要拿出證據。用經歷,描述自己的能力。


刪除“無效信息”,去掉“多餘動作”,展示關鍵內容,充分利用好HR看你簡歷的30秒。


好了,這就是關於如何寫簡歷,我給你的一些建議。


祝你求職順利,早日找到稱心滿意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