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現在看到天上的飛機少了,而小時候經常看到天上的飛機?

人間至善3


當然不是飛機少了,而是飛機飛的更高更快(平流層、超音速),續航性能提升(無需頻繁起降),因此,普通人不容易察覺出到。

座標京津冀,現在工作的學校在渤海邊。個人感覺,小時候,90年代那會好像真是經常聽到噴氣式戰鬥機的聲音,進入本世紀非常少了(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機場遷走了,我家又在市中心)。我媽說一“過飛機”,我就睡的特別安穩。

後來上大學,在保定,倒是經常過直升飛機,而且飛行高度極低,甚至還遇到過軍用直升機進行編隊飛行訓練的場面。用望遠鏡看,很像米-17運輸直升機,可能是咱們仿法國“超黃蜂”的直8運輸直升機(雙發、五葉單旋翼的大型直升機)。個人感覺,貌似保定上空出現的多是螺旋槳飛機(直升機),噴氣機我一次也沒見過。

讀研究生的時候學校在北京西山,頤和園腳下,此時倒是安靜了許多,幾乎沒見過什麼飛機低空航行的場面。倒是那裡的自然環境太好了,吸引了不少野生動物,尤其是貓頭鷹一宿一宿的聲嘶力竭的嗷嗷叫,差點沒把我整成精神衰弱。現在想起來,那地方可能是禁飛區。

後來在渤海邊的學校任教,這些年,可開了眼。隔三岔五的,學校上空就會出現超低空訓練的戰鬥機。拿望遠鏡一瞧,非常明顯,是殲—11,雙機伴飛,在搞超低空飛行訓練,長機和僚機相互配合,做出各種炫酷的戰術動作。而且,飛的那叫一個低,感覺快要蹭到教室公寓樓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了。

更讓人揪心的是,如果趕上學生們正在搞無人機活動,無人機一旦干擾了超低空訓練的戰機,後果將會非常可怕。實際上,大型無人機活動都需要跟當地空管部門報備申請的。

說到這兒,大家可能會發現,平日裡咱們能感覺到的,幾乎都是戰機,很少能用肉眼看到民航。因為,出於飛行安全和省油等因素考慮,除了個別通用飛機,一般民航飛機大多都會在7000到1.1萬米之間的高度內飛行,即,多選擇在平流層內飛行。


在平流層,基本擺脫了風、雨、雪、雷電和寒潮對流層常見的天氣現象,安全性好,還可以避免鳥類的干擾。民航都這麼老高,你自然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了。

一般來講,戰機的飛機飛行的自由度比較大,更需要去辨別地面目標,所以,可能飛行得較低,咱們就明顯感知到了。

不過,目前,從三代機開始,戰機都講究超音速巡航了。也就是說,它的巡航速度比聲音跑得快,戰鬥速度就更是甭提了。對於超音速戰機來說,你根本來不及感覺到它的噪音,人家轉瞬間就走遠了。

當今的戰機一直往高空發展。比如,美國U2偵察機、蘇聯的米格25戰機,可以飛到近2-3萬多米的高度,都已經達到人類生命承受的極限。因此,大家印象中的那種酷酷的皮毛一體的飛行員夾克早就被淘汰了,也只能在二戰電影中刷刷存在感。現在的大部分飛行員,穿的都是性能類似宇航服的高空荷壓服,這種飛行服內部含有電加熱系統和單獨的供氧裝置,以保證飛行員的人身安全性。這樣,即使在高空、高速狀態下跳傘,飛行員也不會因氣壓、風力和高寒而喪命。

(現在戰機飛行員,不論男女,早都不興穿皮夾克了)所以,一般的民航太高,跟不不可能察覺到;戰鬥機又高又快,咱們也來不及聽到看到。除非是有戰機搞超低空戰術訓練,普通人才有機會一飽眼福。不過,奇怪的是,距離70週年國慶沒幾個月了,學校周邊的飛機們目前還比較安靜,照說,應該正是賣力氣訓練的時候。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我家附近就有座空軍某師的軍用機場,可以說童年就是在戰機的轟鳴聲中度過的,那時候機場還是清一色的強5(小時候只知道是戰鬥機,長大了才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爺”),每當天氣晴好的時候,天空中就會傳來強5巨大的轟鳴聲,我們小夥伴就會跑出來看,那時的強5總是編隊出現,多的時候有6架強5咬著尾巴從天空中飛過,那場面極其震撼。


小時候的確感覺天上的飛機太多了,因為機場總在不間斷的起降飛機,無論白天還是夜晚,
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夜,總能看到強5機尾上那閃爍的紅燈,一明一滅的逐漸消失在璀璨的星空中。
近兩年隨著強5的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進的殲轟7“飛豹”戰機,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飛機的起降次數少了,編隊也少了,最常見的就是雙機編隊,兩架“飛豹”一前一後飛過天空,但其轟鳴聲更大了,因為“飛豹”飛的更低了,有時候感覺“飛豹”就是從樹梢上
飛過一樣,抬頭看總能看見“飛豹”那兩個大大的發動機尾噴口一掠而過。

由於家在機場附近,所以我感覺自從機場換裝了“飛豹”戰機後,起降頻率明顯比強5時代少了,而且夜間訓練的也少了,由於習慣了飛機的轟鳴聲,這會不會是一種錯覺呢?


那年那月那兵說


我小時候就經常看到戰鬥機在空中低空飛過,帶著尖銳的呼嘯聲,有時是成排的飛,可以清楚看到飛機的形狀(後來知道那是殲6),甚至隱約看到裡面的飛行員。而現在,除了高空中的民航客機和偶爾飛過的直升機外,再沒有見過戰鬥機飛了。現在想來,可能七八十年代那時國家戰備緊,所以戰鬥機經常要轉場吧。


胡泉一脈


我好像被"悟空問答監控了,曾經發誓不再寫回答道了,前幾天和同事也談論過這一話題,不曾想今天就碰上了,忍不住也來分享一下個人觀點吧!

小時後,幾乎隔幾天就聽到頭頂轟隆隆的聲音,仰著腦瓜子睃尋,天空中一隻鳥樣大小,閃著亮晶晶銀光的飛機從天際劃過,把隆隆轟鳴遠遠地拋在後面。那時山裡娃看到的新鮮物事少,偶而村頭路過一輛拖拉機,都會嘰嘰喳喳地飛跑著在塵灰中瘋攆……。

記得有次在山上放牛,聽到頭頂轟鳴聲,便在地上抓起石塊,預謀著等飛機掠過時打落一架下來玩兒……隨著年齡增長"著飛機“的樂趣兒,也伴著流逝的童年塵封在兒時的記憶中。

扯遠啦!七八十年代民航飛機大多在五六幹米高度飛行,發動機轟鳴、飛機掠行,雖然模糊,但肉眼還是看得到大體稜廓。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在的飛機動輒就是萬米以上高空飛行,不說飛機稜廓,就連聲音也聽不到了!

不怕諸君笑話,本人年屆5旬,除了在電視上,還真沒有看到過真傢伙,見識淺陋且莫見笑[微笑][微笑]





大度能容鄖西農叟


其實就是和經濟有關。經濟發達了,生活質量提高了,城市化加深了。以前小時候沒什麼娛樂,天上過一架飛機都當新鮮事,自然感覺多。現在每天忙忙碌碌,飛機過去了也不會注意,自然而然感覺少了。就像我家的老房子,距離火車道也就100米,親戚來了覺得火車很震,我家人都習慣了,火車過去了也沒什麼感覺。


常山兩千年


不是現在的飛機少了,而是更多了。家住飛機場附近的應該都看厭煩了吧。

小時候經常能看到飛機有以下幾個原因

1、80年代前,世界格局處於冷戰時期,我國剛經過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印度邊境線戰爭,兩岸關係也很緊張,戰鬥機經常起飛巡邏演習。回想一下,小時候看到飛機基本都是戰鬥機。

2、當時飛機性能、續航都不很好,起降頻繁,看到飛機的機會就大。

3、現代飛機性能大幅度提升,無論戰鬥機、客機,飛行高度動輒上萬米,續航里程超長,所以除了飛機場附近的居民之外,基本上看不到飛機了。

4、現在中國繁榮富強,國力空前強大,國外飛機基本不敢來中國領空挑釁,所以戰鬥機身影就不多見了。



大江東劉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小時候各城市機場多在市區內。

以南京為例,本來的民航機場是大校場機場,就在南京秦淮區大明路附近。

在50年代,大校場機場屬於南京郊區了,比較偏僻。

但到了今天,大校場機場附近早已是人口密集的地區。

1997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建成啟用後,南京民航搬至祿口機場,之後大校場機場擴建,有一條2700米跑道,偶爾用於部分軍機起降。

2015年7月空軍大校場機場也關閉了,由此軍機也沒了。

而祿口機場距離南京市區很遠,在這裡無論怎麼起降,市區都是看不見的。

為什麼要搬遷民航機場,有很多考慮,其一是安全。

只要是機場,就存在出事的可能,大校場機場也不例外。

1992年7月31日,從南京大校場機場起飛的飛機出現嚴重空難。這幾中國通用航空2755號雅克-42客機起飛後,就墜毀在跑道上,機上126人中有108人當場死去,其餘全部重傷。

飛機離地僅僅1分鐘後,這架雅克42機頭突然失控,滑出跑道,衝過草坪,撞上2米高的護場圩堤後爆炸。

現在看來,這雖然是很大的悲劇,卻也有萬幸的地方。因為飛機剛剛起飛就墜毀在機場!

如果飛機是飛出機場以後墜毀,必定會殃及附近的居民區,那時候傷亡人數就無法計算,可能高達數百人。

第二,現在飛行和以往不同。

以前很多飛機早早的就將高度降低,可能在城市上空低飛甚至盤旋以後,才選擇降落。

起飛也是一樣,很多飛機會緩慢爬升。

這主要同當年的飛機性能有關係,爬升和下降都需要時間,如果太急的話乘客會比較不舒適,同時也可能出現機械故障。

今天客機都很先進,一般起飛後就會迅速爬升到幾千米高空,隨後進入8000米以上平穩飛行。

由於爬升很快,除了機場附近,市區市民不可能看到這些飛機。

降落也是如此,一般在降落前15到20分鐘,飛機才開始下降,但下降到低空則是降落前幾分鐘的事情。

同樣道理,市區的老百姓還是看不見。

第三,軍用戰機訓練儘量避開市區。

南京其實很有意思,薩沙以往在雨花臺區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江寧土山機場的直升機訓練,通常是2架一組。但這幾年就不常見了。

同樣道理,以前大校場機場還頻繁降落軍機。薩沙有一次看到一架大型預警機以剃頭降落的方式,從我頭頂飛過。

但這幾年也很少見了。

目前軍用戰機除了無法避免的轉場以外,訓練都儘量避開市區。

因為軍用戰機的安全性不如民航,同時訓練時也容易出現故障,是比較危險的。

如果在市區訓練,一旦墜毀後果不堪設想。


薩沙


我之前去民航局空管局實習過一段時間,多少對這個情況有所瞭解,在這裡和大家做個探討。

一、現在飛機真的少了嘛?

首先我們來看下民航客機的數量,從下圖可以看出,2018年我國民航客機的數量為3639架,2009年全國民航客機僅為1417架,10年時間整整翻了一番。

我國軍用飛機歷年來的數量不詳,但是我們通過《world air forces 2018》、智研諮詢查詢到了我國2016年的軍用飛機數量為2955架,2017年為3036架,2018年為3187架,根據這個趨勢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相較於10年前,我國軍用飛機數量同樣有大幅度增長。

我們從百度天眼查上也可以實時看到我們上空密密麻麻的飛機數量。

綜上所述,毫無疑問當前我國上空飛機數量多了,而且增加了不少。

二、為什麼看不到了?

數量增加,但是看不到了,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飛機先進性增加

相比較於很多年前,我國無論是民航客機還是軍用飛機,其性能都有很大提升,重要的額標誌之一就是飛行巡航高度的提升。

上圖是我國當前民航客機的主要型號。

上表是我國當前軍用飛機的主要型號。

舉例說明,當前民航客機主流機型為A320/B737機型的主要巡航高度為8000米至1200米高度,而當年的運7、包括後來的新舟60等機型的巡航高度在5000米左右。

軍用飛機當前的殲10/殲11的實用升限也都較老式戰鬥機有了較大提升。

因此,很多飛機由於飛行高度的增加,我們看不到了。

(二)城市的發展

以前我國居民生活居住比較分散,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前往大城市集中居住,導致城市發展越來越大,以前很對城市的機場均位於城市距離不遠的地區,距離城市中心大約10km左右,大家能夠經常看到飛機起降,但是目前很多機場為了自身發展都遷到了距離城市較遠的郊區,大約距離都在50公里左右,這樣城市居民也很少能看到飛機起降了。近10年來,就有合肥、青島等機場完成搬遷。

另外,很對軍用機場進行從新佈局,很多軍用機場搬遷至人煙稀少的山區,一方面便於保密,另一方面不會對居民造成安全影響。

(三)環保的原因

以前小時候,天空比較藍,能見度較高,一般能達到5000米以上,這樣在這個高度的飛機都能看到,現在由於環保的原因,存在很多霧霾,能見度較低,有時可能只有1km的能見度,因此很多天空中的飛機是看不到的。


何甬舟


小時候經常看到的是戰鬥機巡航或飛行訓練;現在看到的則是架次頻繁的民航航班……。



一九五九年十月七日,中國空軍新組建的地空導彈部隊用“薩姆-2型”地空導彈,擊落了竄入中國大陸的臺灣空軍偵察機RB—57D。從此開始,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一日、一九六四年七月七日、一九六五年一月十日、一九六七年九月八日,導彈部隊先後在中國大陸各地上空擊落過五架臺灣U-2高空偵察機。由於當時比較特殊的國際政治環境,於是在白天經常可以看到炫目耀眼的銀白色殲-6戰鬥機,以長機、僚機編隊作巡航飛行。戰術飛行訓練時,甚至還能夠看到飛機作橫滾、翻轉等精彩動作;即便在晚上,也經常可以在夜空中看見閃爍著紅綠黃燈光信號的殲-6戰鬥機的身影。當時覺得在天空中看不夠,於是跑到城郊一個軍用機場,隔著鐵絲網近距離觀看一架架銀白色熠熠生輝的殲-6戰鬥機頻繁地飛起落:飛機發動機震耳欲聾的轟鳴呼嘯聲現在還縈繞耳中;噴氣式發動機從尾噴管噴出的熾烈高溫氣流,至今還歷歷在目……。




或許是當時因經濟條件較差,普通國民乘坐民航客機那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便是單位有關人員因公出差,也須要向民航售票窗口出示單位證明、介紹信這類的東西,否則你根本買不到機票。因此,當時在天空中看到的戰鬥機架次遠遠多於民航客機的架次。現在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國民遠行乘坐民航客機已然成為常態:從白天到夜晚,都有頻繁的民航航班飛行。某天晚上在天空一隅:幾乎同時出現四架民航航班,而部隊戰鬥機則基本上一直難覓蹤影。


東驤神駿


筧橋機場也是強五飛機改裝飛豹殲轟七飛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