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說到我國曆史上最為悲慘的皇帝,我國最後的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絕對算是其中之一。看過《末代皇帝》這個著名紀錄片的人都會對溥儀那悲慘的一生有所瞭解吧,他的一生的經歷可以說是十分的坎坷和戲劇性了,在他還是三歲的時候就懵懵懂懂地成為了的當時快要滅國的清末的皇帝。一直到他被人趕出了皇宮過起只能靠變賣宮裡帶出來的古董度日的生活。然而,當時的溥儀把所有的東西都賣了,卻遺留下來一件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的物品,一直到他快要死去的時候才上交給國家。

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這一件東西就是清朝著名的乾隆皇帝的“清乾隆帝田黃三聯璽”,這一件東西是當時清朝時期乾隆皇帝叫人所雕鑄。這塊三聯璽原料是一塊極品的田黃石,經過皇家工匠大師們的精心雕琢了近半年才製作而成。我們可以看到在在這個三聯璽之中,有兩塊是正方形的,一塊是橢圓形,用特製的田黃雕鎖來聯接。而這兩塊正方形的田黃根據考古專家們解說到是分為陰陽兩個部分,其中陽的那個部分的田黃裡面刻著“乾隆宸翰”,陰的那個部分則刻著“惟精惟一”,至於中間的那個橢圓形的田黃璽裡面就銘刻著“樂天”兩個字。還因為那些工匠大師們運用了密法把整個“三聯璽”需要鎖鏈連接的地方,變得沒有任何一個缺口,看起來就像是純天然一樣。

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同時這一件物品也是乾隆皇帝在晚年最為喜歡的一件物品。也由於種種原因,這一件物品並沒有被乾隆皇帶入墓地之中反而遺留了下來。導致他下面的皇帝都十分重視這一件物品,甚至把他看作清代的傳世之寶。而且這一枚“清乾隆帝田黃三聯璽”還經歷了清朝王朝由強盛到衰落的過程,具有十分之高的歷史文物價值。


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而這一件物品對溥儀來講則是他的,甚至他認為是整個滿清的最後的尊嚴所在,所以,這一件東西一直被溥儀看作比他生命更為重要的東西,除了為了躲避當時的日本人的搜擦離開了他的手裡一段時間之外,就一直被他貼身藏好。

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一直到戰爭結束了,新中國成立之後長年流浪與海外的溥儀,回到了新中國的並且成為了當時的新中國的一位普通公民。

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到了1950年,愛新覺羅·溥儀這一位末代皇帝也到了人生之中的末年,他終於放下了心結決定把這一件他看作比生命更重要,而且貼身保管了幾十年的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清乾隆帝田黃三聯璽”無償上交給了國家。要知道,這一件物品只要當時的溥儀把他賣給海外的發達國家他的下半輩子也能安安心心的當一個大富豪了,可是他卻無償上交了。

溥儀最不願上交的文物,實為滿清“傳家寶”,民間估價超8億元

到了現在民間收藏家對這一件物品進行估價8億人民幣起步。然而,對於溥儀來說他還是不會出手,因為這一件物品對他來說並不是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現在這個國寶終已近被收藏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