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區:多措並舉,提升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市紀委監委指導下,高新區紀工委、天元區紀委監委立足本職,提升監督精度、加大協調力度、傳遞服務溫度,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動加快園區企業復工復產速度。

提升監督精度,堅決壓實責任。一是迅速進入“戰時”監督狀態。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專項監督檢查小組,由紀委書記直接領導,做到統一指揮、統籌安排、不打亂仗;建立專項監督機制,實行監督情況每日通報、監督工作每日會商、監督重點每日發佈、整改情況每日反饋,並明令做到“日清日結”,累計下發督察通報25期,整改問題140餘條。二是全面鋪開不留監督“死角”。牽頭成立8個專項督察組,以半個工作日為單位,通過“四不兩直”方式對全區所有規上企業進行排查摸底,監督全區各職能部門、駐企聯絡員幫助企業落實上級關於“防控疫情和復工生產兩手抓”的系列政策實情況,共計開展監督檢查40餘次,對8名缺崗及履責不力的幹部在全區通報批評。三是精準督促建章立制。對在復工生產中存在疫情風險的企業,嚴格傳導壓力督促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建立防疫機制,為復工復產提供保障。如:株洲眾普森科技有限公司,在區紀委監委指導下成立防疫領導小組和企業督察組,對員工不戴口罩、聚眾聊天等行為進行100元-200元不等的處罰,有力營造了防疫氛圍。

加大協調力度,主動解難破壁。

一是左右聯動發揮部門合力。對區內能解決的問題,牽頭有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督促產業局等相關部門趕製員工復工生產接收函、企業復工證明等資料,做好“政企對接”。如:株洲麥格米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承擔著火神山、雷神山醫院3000餘臺醫療設備配套電源的重要生產任務,卻因30餘名高層管理技術人員暫時無法返工而延誤生產。市、區紀委監委派出專項監督服務小組,深入企業對接,召集駐企聯絡員、區產業、交通等部門負責人現場協調,並督促有關部門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任務,及時完成該企業員工復工接收函的辦理。二是上下聯動加快破除政策“阻梗”。對政策原因造成的困難,主動對接協調。就特殊情況作專項彙報,結合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制定解決方案呈交上級,限期完成“障礙清除”。如:針對企業中湖北籍員工回株問題,及時和省高速交警總隊積極進行彙報對接,經批准後辦理返企通行證,實現了人員有序返工,做到“跨省對接”;對員工已經在湖北解除隔離卻由於政策原因返株後由於當地政策還要隔離以至於耽誤生產的情況,及時和醫療機構做好對接,在返株當天即做好核酸檢測,以最快速度恢復正常工作。

傳遞服務溫度,全面把握需求。

一是查訪結合深挖需求點。實行檢查幫扶“兩手抓”,細緻收集企業復工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並製作臺賬,重點問題當日即呈批解決。暢通企業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類信訪渠道,共處理重點信訪件3件,均下發督促相關部門辦理。二是對重點企業做好“家訪”。針對涉及重要生產環節、承擔重要任務的企業,定期進行跟蹤回訪。重點難點問題及時溝通協商,現場辦公解決,如湖南頤豐防腐工程有限公司在被省委督察組交辦問題後,區紀委監委3次復訪並形成專項彙報,堅決將存在的問題徹底解決。三是細緻提供便利服務。針對企業自身現實困難,市、區紀委監委加強工作研判,成立專門工作組將服務一抓到底,必要時安排專車、專人及專用物資,以暖心服務促企業穩步恢復生產。如:湖南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新入職45名員工在監督部門及駐企聯絡員的協調下,開闢“綠色通道”,3天之內即完成核酸檢測和體檢的全過程,實現最短時間內全部入職,有力推動了生產工作。(天元區紀委監委 張俊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