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鸿陆夏”——这个村为什么取这个名?我没有看到取名的由来逻辑,近来编纂的类村志上也没找到出处。与龙游腔把它叫作“歪陆娃”一样,不知道为什么“鸿”在这里就不是用通常的龙游腔发音。

今天的我们喜欢讨口彩,把鸿、陆、夏三个字拆开来解读,分别用最恢宏通达的意思来注解。这是人们的好意。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但对鸿陆夏来说,我真觉得它不会在意这样粉饰,因行政划分而曾经归属“飘忽”的小村庄,据说历史上先后出过20多位朝臣要员和文化先贤,近70年来更有300多名工程师、教师、文化界人士出自鸿陆夏,这就是足够傲娇和自豪。一个只有数百户人家,却有40多个姓氏的村落,不正是吸引四方、谐和尚文、儒风浩荡的明证吗?


“儒韵鸿陆夏,耕读传家风”,村口墙上的这句话是点睛的,它映耀着龙游这个北乡小村所蕴藏的基因,和对精神家园的一份守望。它藏在古宅门廊上那些精美的石雕木刻中,藏在老少村民纯朴的言语和开怀的笑声中。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郑国华作开馆致辞

村乡贤馆和杜如望书画陈列馆今天开馆,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郑国华,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前来祝贺,表明这是龙游乡贤文化建设工作迈向新高度的一个鲜明标志。

只有百姓富庶、社会安乐,人们才会着重于梳理和树立文化风尚,近年来龙游许多乡镇、村庄的文化礼堂、宗亲祠堂的修建,这是乡里腰包鼓起来、文化兴起来、村庄美起来,龙游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真诚的写照。

就如郑国华部长在开馆仪式上所指出的,弘扬乡贤文化,聚合乡贤力量,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乡村建设的风向标”,“家乡发展生力军”。

乡贤文化得到弘扬,贤达人士回归与回馈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寓外龙商、龙游人近年纷纷回乡,参与公益事业,以新思想引领老家风尚,以反哺行动改造老家旧颜,使得龙游城乡的风气更加友邻和睦,人情豁达。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世界在忙,而老家很静。

我们在充满了喧嚣与嘈杂的世界里耳目不清,但一回到龙游老家,儒风拂面、端礼淳朴。在这不一样的乡愁与静谧里,沉淀浮躁,过滤轻薄,观照内心,冥想感悟,与素影照壁的老房子恍惚融合,那时光,刻划着中华流长千年的深深印迹。

看得见,望得着,像老人家脸上笑出的皱褶,像孩子跃动的身影,这是最温情的姿势,也是最质朴的思想流露。流露出的,是我们传承千年的文化风习,是揉合在生活里的信仰依托。

“歪陆娃”,素白翘檐的老屋,是驻在我们内心的一座故乡,它让我们内心不虚空。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龙游鸿陆夏村:用温暖的姿势与传承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