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衛健系統黨員隊伍:創新設計“雙人監督換穿法”、制定相關工作指引……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不休一天的“守護者”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區人民醫院院感科醫師粟尤菊放棄休假,自1月16日起連續堅守崗位60多天。


她是經驗豐富的“指導員”,針對新冠肺炎傳播快、感染性強等特點,結合抗擊“非典”的院感經驗,牽頭制定了院感制度、防控指引,迅速出臺消毒規範流程、防護用品使用規範、醫療廢棄物處理等20餘項感控制度、流程指引,全方位加強院感防控,並積極配合區聯防聯控辦出臺復工復產感染防控指引、居家消毒指引等。


她是技術精湛的“培訓員”,牽頭對重點科室醫護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會同護理部組織全院職工培訓,對在崗醫務人員進行防護設備操作培訓和考核測試,深入隔離病區、採樣單間等指導醫護人員規範做好咽拭子採樣,實地指導防護、消毒流程要點,確保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


她是認真細緻的“督查員”,每天深入隔離病區、發熱門診進行督促檢查,對可能出現風險的環節查漏補缺,為一線醫務人員築牢最強防線。


“既然選擇了就不怕危險,保護好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安全是我的職責使命”。這是她在非典戰場上說過的話,也是抗擊新冠疫情的不變信念。


主動請纓的“老院感”

區人民醫院醫師劉素球是原院感染科主任,具有豐富的院感工作經驗,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勇挑重擔,迅速投身到醫院感染防控一線。


她抓佈局,牽頭優化院感防控設置,迅速改造好“三區兩通道”,規範設置汙染區、潛在汙染區、清潔區,嚴格分設專用醫護通道和患者通道,從嚴規範疑似病例患者、確診病例患者的接診、轉治流程,確保醫院的人流、物流、氣流佈局嚴格規範,為醫護人員提供安全的診療環境。


她抓培訓,每天穿梭在醫院各科室、社康中心之間,根據科室職責、社區實際指導分類制定院感方案,仔細審核防護流程、防護用品規範要求,開通24小時院感諮詢熱線,對一線人員進行實地培訓考核,確保醫護人員個人防護全方位、無死角。


她抓重點,針對醫護人員在穿脫防護服時感染風險最大的問題,創新設計“雙人監督換穿法”,製作防護服穿脫規範流程圖,明確穿脫防護服時至少要有一人在場指導監督,及時查漏補缺消毒、廢棄物處理等易漏環節。


牽頭組建院感督導小組,每天至少2次到各科室、各社康中心的重點區域開展督查,守緊防控防線。


大梅沙社康李麗梅:

盡心盡責的“兜底人”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大梅沙社康中心主任李麗梅衝鋒在前,迅速投身到“三人小組”等工作中,為守護社區安全而不懈努力。


她堅決把好“人員關”,自大年初三起走街串巷,每天穿著悶熱的防護服上門對轄區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健康篩查、居家防護指導,協助開展咽拭子核酸檢測。有一次接到“當天下午要完成轄區內‘重點人員’排查任務”的緊急通知,她率領“三人小組”連續作戰,8小時內完成了重點人員的排查工作,逐一檢測身體狀況,詳細登記個人信息、出行軌跡、密切接觸人員等情況。


她堅決守好“健康關”,主動向轄區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公佈私人手機號碼、微信,每天定時推送防疫宣傳信息,提供線上問診諮詢、病情監測、保健指導、快遞送藥等服務,定期上門為他們檢測身體狀況,累計為轄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150餘次。


她堅決嚴守“重點關”,針對近期復工復產和人員“返深潮”來臨,為切實做好“外防輸入”,她會同“三人小組”加大對復工企業、公園廣場等重點場所的走訪排查力度,深入地鐵8號線施工現場等對員工進行健康檢測,耐心宣講防控要求,指導工地抓好消毒消殺、室內通風、測溫登記、個人防護等,確保思想不鬆懈、措施落到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