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伶俐,平時遇到困難能機智解決,上學後學習成績優異,這樣的孩子能讓家長省很多心,也是父母心中的驕傲。

有的孩子確實聰明,但天生性格調皮,不把自己的聰明勁用在正道上,讀書的年紀不踏踏實實學習,反而做一些惡作劇,讓大人生氣,歪門邪道做的一套一套的,以此為樂。


案例


疫情期間,教育部為了學生們的安全,避免疫情惡化,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大部分學校相應教育部的號召,停課不停學。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開展網課。作為一種前所未有的教學方式,家長孩子們也是很新奇的。家長為了不耽誤還學習給孩子備足了設備,但有的孩子對於網課時十分抗拒的。

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小虎是襄陽一所中學的初中生,性格外向調皮,平時在學校裡都是老師特別注意的對象。好動在書桌前都坐不住。但是小虎腦子很靈活,聰明,媽媽總是生氣又無奈的說:“除了學習,啥的都行。”媽媽雖然這樣說,為了兒子上網課還專門買了個平板電腦。可是網課上了沒幾天,小虎這熊孩子又開始耍小聰明,搞惡作劇了。

小虎冒充校長,加了各科老師的QQ。為了真實一些,還把自己的頭像暱稱都改了。小虎模仿著校長的語氣私聊各科老師命令老師們把學習群解散掉。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老師們沒有一個發現破綻的,都以為自己在和校長聊天,最後真的把學習群解散了。其實小虎這樣做,就是因為自己不想上網課。


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網友評論


網友一:這語氣我差點就信了,最佳演員獎非你莫屬。

網友二:太皮了,等著被家人批評,被學校處分吧。

網友三:真是個人才,但是做得太過分了,要把這聰明勁兒用在學習上多好啊,放在這個旁門左道上有什麼用?


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厭學情緒


1、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的孩子其實一開始是很樂意學習的,也自己嘗試努力地學習,但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非常不樂觀。孩子難免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越這樣想,越不想學,最後成績也越來越差,厭學情緒也就隨著產生了。


2、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最主要指的是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有的學校學風不好,一個班好好學習的孩子都沒有幾個,有的愛玩,有的做些歪門邪道的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是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的,再加上父母一直強迫孩子學習,對孩子的思維觀念不進行合理的教育,一味地批評,孩子的厭學情緒很快就會產生。


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作為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改善這種情況


1、多和孩子談心


有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對孩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見好轉。其實我們是不鼓勵棍棒教育的,一味的打罵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叛逆。作為家長要多和孩子聊聊天。除了要做孩子的父母,還要做孩子的朋友,多傾聽,多關心孩子。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你的付出,就會對你吐露出他們的想法。


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2、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有的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把心放在學習上,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學習的目的。做父母的,要告訴孩子,他們年紀小,作為學生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在平時生活中,多灌輸這樣的觀念,孩子就會慢慢地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3、鼓勵孩子


有的孩子,不是不想學,而是不會學。父母平時工作忙,做不到每道題都給孩子輔導。孩子在遇到難題時,就會失去耐心,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慢慢地產生厭學心理。家長這時就要鼓勵孩子,讓孩子梳理學習的自信心,相信通過自己的思考、網上查資料或者請教他人就可以解決難題。

孩子冒充“副校長”私聊老師,讓老師解散學習群,網友:真是人才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