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陽光正好,我們來道一道“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現下陽光正好,我們來道一道“道”

道德經

老實說,之前從沒好好讀過《道德經》,對其概念估摸也就“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而已,此次疫情在家閒躺著,倒是翻了這本書。上了這麼多年學,經歷了這麼多事兒,見過這麼多人。倒也有了些感悟和自己的解讀。不不不,我要來解析!!(小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反正當個小透明)

也沒有啦,最近在準備研究生的複試,天天背哲學導致了娃兒已經走火入魔orz。。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重要範疇。勞資是第一個把道作為一種哲學範疇提出並加以闡釋和論證的,當然此哲學概念乃後世人提出,姑且就這麼著吧。“道”作為老子哲學的核心,貫穿其思想始終,關於老子“道”的認知和詮釋歷來眾說紛紜。有些主張說老子是客觀唯心主義,因“道”是精神的本體,是脫離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有的呢則說是唯物主義,“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一體,正待盤古開天闢地一斧子,咳咳,原諒我思想又飄了。說回來,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和萬物運行的規律。陳鼓應在其《老子譯註及評價》中引用楊興順的觀點,將“道”的基本特別歸結為: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則,是一種客觀規律,排斥一切神和“天志”。二、道永遠存在,是永存的物質世界的自然性。也就是哲學中說的規律是客觀的物質的。三、道是萬物的本質,它通過自己的屬性(德)而顯現,無萬物,無道。四、作為本質來說,道是世界的物質基礎“氣”及其變化的自然法則的統一。五、道是物質世界中不可破滅的必然性,萬物都從屬於道的法則。


現下陽光正好,我們來道一道“道”

六、道的基本法則是:萬物與一切現象,處於經常的運動與變化中,此乃“非常道”,在變化的過程中,萬物與一切現象都轉化為自身的對立物(矛盾的相互轉化)。七、萬物與一切現象都處於相互聯繫的狀態中,這種聯繫通過統一的“道”而完成。八、道是我們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邏輯思維中,他是可以被認識的。

由是觀之,道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於浩瀚的宇宙中,當天地生成以後,道就在萬物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貫穿萬物生成、生長、發展、消亡的始終。

道德經第一章的感悟還有很多,但今日突然肚子餓了,就先到這兒吧。我也不知道作為青春美少女為啥第一篇文是這個,只能說,嗯。非常可!

各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