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認真的讀一下《論語》,現在市面上賣的哪本好?

子涵青楓


《論語》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之一,《論語》是中國最早的語錄體著作,書中大部分記錄孔子和門生弟子的對話交流,也有其弟子們的對話問答,全書共二十篇,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至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論語》的地位非常高,影響非常大,《論語》曾被列入經書之列,成為學者必讀之書,“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既是古代兒童的啟蒙工具書,更是仕子們求取功名的教科書,因而對其的研究也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後代學者對其註疏更是不計其數,宋朝時的大儒朱熹視《論語》為經典中的經典,並作《四書集註》,成為當時及後代士子的修身圭臬,到了明朝朱元璋更把《論語》欽定為科舉必讀之書,此舉把該書的作用進步加劇,也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和思想建設的發展影響進步加深。

《論語》書中記述有: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有侃侃而談的啟發之辯,有娓娓道來的智慧之談。作為傳世經典都是經過歷史檢驗和人民評判的,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和道德理念,孔子的成就因此普世的價值規範而閃耀著智慧的光輝,至聖先師的孔子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標識,孔子的學術思想是祖述古聖先賢的豐功偉績,包含著人生哲理和處世方略及社會規律,其作用意義深遠。先孔子而生,非孔子無以聖,後孔子而生,非孔子無以明。品讀傳世經典,汲取聖賢智慧,注重傳統文化,提升思想境界,就應該如《論語》開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讀古文有些難處,我也有些觀點供您參考:象“不亦說乎”中的說應該是悅,是高興愉快之意。其中的“學而時習之”就難以解釋了,習字的內容包括學習,溫習,習慣,習俗等多種意思。如果把習當做學習,那只有做學生的份了,就會落入生搬硬套固步自封的圈套。我想這也不是書中本意。

學無止境,學習使人成長,學習使人進步,學習使人睿智,學無常師,我的建議認為任何一部《論語》都可值得一讀,品讀原典最好,意境也遠,回味也長。註疏釋義只供參考,學習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髮展,不斷創新,不斷領悟。領悟書中的思想內涵,掌握其中的智慧精髓。

我向您推薦的是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南師的經史合參、旁徵博引、拈古提今,使我們讀起古文來幽默生動,趣味濃厚,也便於加深記憶領會。


德厚致遠


想認真讀《論語》很好,因為當前能夠沉下心來讀《論語》的人不多了。從你的意思看,是想看一些有助於理解《論語》的書。市面上賣得好的書,不一定就是高質量的書。

雖然《論語》每章短小精悍,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一些名言警句,但真要讀懂《論語》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需要一些解讀性的書籍做輔助,便於快速掌握其內涵。

如果有古漢語基礎的話,當然是讀古人的註解最好,古人解釋古人,更接近《論語》本意,缺點是文言解釋文言,現代人讀起來費勁。

如果不懂文言文,讀現代的一些名家解讀也可以,首先是有語言障礙,讀起來也比較輕鬆。

綜合我這些年讀過的有關論語的書籍,推薦幾本覺得解讀覺好的較好的現代名家書。

楊伯峻《論語譯註》,可以解決字詞句的問題。

錢穆《論語新解》,讓你明白孔子及弟子為什麼那樣說和做。

李澤厚《論語今讀》,從中西方哲學的角度挖掘內涵。

馬恆君《論語正宗》,簡單通俗,可以快速閱讀。

不知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




丁小的時空


如果想認真讀《論語》,推薦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中華書局出版),這是較為權威,最為暢銷的《論語》注本,也是我大學的教授推薦給每一箇中文學子的。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有原文,有註釋,有翻譯,最重要的是有詳細獨到的評析。

孔子畢竟離我們的時代很遠,原文和翻譯很多版本都能看到,就算是學過文言文的中學生,也能通過原文,讀懂大意。但是要讀懂《論語》作為儒家思想代表作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就必須要一個好的評析。

舉個例子,比如著名的《學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思很好懂,但楊伯峻先生的評析讓我更加了解它的內涵: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所以,如果要好好讀論語,不如看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


默默共讀


學習《論語》首推楊伯峻《論語譯註》,1980年以前,此書在中國最流行,初稿經楊樹達審讀,二稿經王力,馮友蘭和童第徳審讀,有相當水準。

《論語新注新釋》楊逢彬著,本書是作者坐十一年冷板凳細細磨出來的成果。本書主要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證了《論語》中一百六十餘例古今見仁見智的疑難詞句;為惠及廣大讀者,一反慣例,做成了“譯註”形式,將這些成果融會其中——下里巴人的形式,陽春白雪的內容。

《喪家狗》(我讀論語)李零著。該書闡述了《論語》要拆開來讀:縱讀之,歷覽孔子的一生;橫讀之,深入孔子的內心,通過解讀《論語》來幫助那些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們。





楊柳145822138


我讀過李小龍譯註的《論語全解》,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

我推薦理由是:論語每篇正文都是經過仔細勘正比校,較為可信。註釋簡明扼要,譯文準確通俗。且較有難度的條目附有“主旨講解”,以便幫助理解。版面圖文活潑有趣,有眾多插圖以輔助理解。



yangdangxiang


推薦《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該書最符合《論語》本意,顛覆了以往的誤解。

這本書解釋清了《論語》的“語”就是“言"說“吾"龍(五)的傳人傳的文化語言體系,不是隨"口"亂說的話的意思。本書證明了《論語》以應用數學、龍代數、篇章序數相乘形成問題,得數答案編排,非常嚴謹,回答了各種問題,不是以往誤解的《論語》是雜亂無章的“談話語錄"。

詳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讀讀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我的這本是 三聯書店的。全書的註疏、解讀、翻譯都很容易入手。如果你想再深層次的學習《論語》,建議可以讀讀中國書店的《日講》,又或者讀讀程樹德的《論語集釋》。





如此品讀


推薦 楊伯峻《論語譯註》

“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 《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裡去。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裡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釋放出新的活力?《論語》是中國儒家的寶典 ,其中記載著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論語譯註》是楊伯峻的研究心得。



詩歌子寧


《論語》的版本和有關《論語》方面的出版物很多。讀文言文的版本比較吃力,理解和認知上也相對困難。現在白話文版的比較多,註解也明晰,但缺失了原汁原味的縕厚。近幾年隨著“國學”熱,好多出版社出版《論語》參差不齊,有的書中註解過於簡單,還存在著文字不嚴謹有誤解的情況。歷史文獻最好選擇專業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比如古籍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我建議有時間不妨兩種版本都讀一下,對自已會有更大的提升。


用戶言午澤群


《論語》一書,但作為儒家經典之一,長期以來,卻是文化人必讀的書籍。它所表現的人生態度、思想觀念,在我國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極為廣泛深刻的影響。其中一些典故,更是不斷地出現在文人學子筆下,成為他們表達自己、抒發情感的載體。

《論語》總是用最樸素的話去點明那個至高的真理。

也就是說,如果你懂得天體物理,懂得生物化學,或許你不是擁有大智慧,你只是擁有了知識;真正的智慧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面對人心,你擁有什麼樣的判斷力。

在一個充滿迷茫的世界裡,真正深沉的智慧就是我們能夠沉靜下來,面對每一個人以及他背後的歷史,能夠順著他心靈上每一條隱秘的紋路走進他內心深處的那些歡喜和憂傷,那些心靈的願望。而不是去究哪一本《倫語》好。以上的意見,如覺得有幫助,歡迎給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