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單純的“回頭”就能看見岸嗎?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句話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聽過,但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這句話能給我們成長的啟示有什麼?我相信很多人沒有仔細研究過。

這句話原來是佛教用語,後來被演變成成語來比喻做壞事的人只要徹底悔改,就有出路。我感覺還是本意比較博大精深、耐人尋味。當我們深入“苦海”,簡單的回頭就真的有出路嗎?我覺得不完全是,應該分析進入“苦海”的原因而找尋答案。

第一種人是因為作惡多端而進入“苦海”的,那麼讓他進去的目的就是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如果他真的能夠悔過自新、積德行善、不再作惡,那麼即便是無邊的“苦海”,也是會給予他回到岸邊的希望。

第二種人是因為需要歷練而進入“苦海”的,就如同唐僧取經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一樣。那麼讓他進去目的就是要讓他頓悟、超脫的。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想象一下,當我們進入了一個茫茫無際的“苦海”中,這個“苦海”沒有邊,既然沒有邊當然也就沒有岸,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簡單的回一下頭就能到達岸邊呢?這種情況只有通過修行悟道,才能找到彼岸。而什麼稱之為“悟”?佛教釋義中,磨礪靈魂、提高心性,最終所達的至高境界稱作“悟”。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打破自己的知識邊界,顛覆過去的思維認知,重塑思維模型,專注、認真、努力的尋找全新的思路方法,從而找到出路。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聽過一些故事,故事中的人幾乎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絕境,最終卻走出來了。為什麼?真的是有天助的神人嗎?其實靠我們自己也能走出來!因為看似走投無路,但並不是真的沒有路。我們找不到,是因為現在的認知體系,思維模式限制了我們;在我們現在的認知體系,思維模式,這個問題當然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儘管我們在這個維度下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做出了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徒勞的。但是當我們提升了自己,有了更開闊的視野,有了更高級的思維呢?或者簡單的說我們換個角度走呢?這個時候或許我們能夠找到不止一條走出“苦海”的路。

老子說,面對任何困難都不必過於煩惱,總會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正所謂,道法在心,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得多,用智慧解決問題。

東漢末年,劉備為了和孫權結盟對付曹操,派諸葛亮赴東吳進行外交斡旋。東吳軍事統帥周瑜為諸葛亮出了一個難題,就是在缺乏生產條件的情況下,在三日內造十萬支箭供作戰使用。以當時的生產力是不是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不是真的等同於陷入一片“苦海”?但是諸葛亮用“草船借箭”完成了。認為“不可能完成”是思維定式造成的,而“完成”是因為完全進入了一個更加高深的修為境界、思維模式去思考。

馬雲說“非典的時候被隔離,有多少人心裡很難過,認為是災難。但是,過去了以後,所有人都認為那是機會。馬雲宣佈淘寶為所有用戶提供免費的網上交易服務,全體員工在家遠程辦公,通過電商解決了用戶無法出門購物的難題,反而收入大漲。順豐在在無人坐飛機的困境中發現商機,租賃了5架737貨機啟用飛機運輸,憑藉送貨速度戰勝競爭對手。從災難變成機會,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苦海”,能否走出“苦海”關鍵還是看能否有能力另闢蹊徑。

拼多多,一個神奇的公司。說拼多多神奇,它確實神奇,因為

面對淘寶、京東兩大巨頭的壟斷,本幾乎沒有發展的機會,但是拼多多卻另闢蹊徑用“流量模式”佔得先機。一年突破兩億用戶,成立了不到三年就敲響了納斯納克的鐘聲,市值一度超過300億美元。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其實一直在經歷著“不可能”變為“可能”,而每當有人要開始演變的時候,是不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是啊!引用南非總統曼德拉的一句話“在事情成功之前,一切總看似不可能”。他們之所以認為“不可能”是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體系、思維模式下,這確實根本無法成功。但是成功的人總是掌握了別人沒有掌握的認知,修煉了別人沒有的思維,才成就了這些“可能”,從而一次次的推進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不是嗎?因為進步都是在人類認知的不斷累積、更新、迭代中產生的。

人生無疑充滿各種挑戰和磨難,但我們卻有能力去塑造它。“苦海本無岸,單純的“回頭”也找不到岸,只有當我們保持“頓悟”之心,不斷的打磨自己、修煉自己、重塑自己,靜下心來重新思考的時候,

苦海就有了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單純的“回頭”就能看見岸嗎?

Businessman stepping over impossible tex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