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未來科學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目前為止登上月球表面的只有12位宇航員,是上個世紀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在1969年-1972年期間共成功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每次三名宇航員但有一位是留守在月球軌道上指令艙,所以每次載人登月都只有兩名宇航員踏上月球並留下足跡。



不僅如此在後三次載人登月甚至還把月球上帶了上去,這裡的月球車跟我國的玉兔號等還不相同,他們的月球車是代步車,目的是可以移動到距離著陸點稍遠的地方。

其實我們可以找一些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期間拍攝的一些月球上的照片,如果是以宇航員和著陸器為主的照片遠處天空都是黑色的,看不見星星。因此這一點令很多人疑惑,實際上這就是最簡單的曝光問題。

說回主題,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哪?

人類中也就只有那麼十幾個人從月球或者月球軌道上回望過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而我們所能看到的永遠只能是照片,以及從科學上來了解回望地球該是什麼樣的情景。


首先我們要先放上非常著名的一張地球照片,這是1968年12月24日阿波羅8號上的宇航員拍攝的“地出”美景,阿波羅8號並不執行載人登月任務,只是繞月運動來提前做驗證準備工作。阿波羅8號在距離月球表面109公里的軌道上繞月飛行的時候拍攝下了這張照片。

從照片中來看我們的地球是非常漂亮的,就像是一個瓷盤一樣,甚至可以分得清大洲和大洋。個人感覺如果從月球上回望地球感覺到恐懼,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想家”了,因為當前所處的天體環境比較惡劣,沒有大氣層接近於絕對的真空,其次沒有水太陽直射,晝夜300攝氏度的溫差,這些條件都無法讓人類生存下去。唯一保護我們的只有身上的宇航服,看到掛在月球天空上的地球,會時刻提醒著自己,我們遠離家鄉站在異星之上,當然要恐懼了。





再有就是在地球上看月球和在月球上看地球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這是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情景,月球的視直徑大約是0.52度(月球直徑除以地月距離得到的結果單位是弧度,每弧度大約是57.32度,最終結果就是0.52度)。按照相同的方法計算出地球的視直徑大約是1.9度,那麼兩者比較看,從月球上回望地球差不多是滿月狀態14倍大小。

在月球上回望地球還有不同的感受,因為在月球上是沒有大氣層存在的,那麼也就意味著即使是白天天空中也都是黑色的,再看到明亮的視直徑很大的地球,感覺起來是非常突兀的。再有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導致月球的自轉和公轉週期嚴格相等,那麼一晝夜就是大約30天,非常漫長的。


同時如果在月球正面就一直都可以看到掛在天空上的地球,甚至可以感受到地球的自轉,完全可以搬一把椅子坐在月球上看七大洲四大洋過眼而過。但如果在月球背面就難以看到地球的存在了。所以說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恐懼是來自於內心的壓力,就像蹦極的時候安全保護措施很到位,但是也不敢輕易的往下跳,同時也不敢輕易的往下看。



其實更加恐怖的是在木星和土星的較近衛星上回望它們,尤其是木星的大紅斑。





科學黑洞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到現在為止,總共有12人從月球表面親眼眺望過地球,不過在月軌道上就不止這個數字了,比如阿波羅13號就有三位宇航員去月球兜了一圈返回地球,當然他們的經歷可沒有筆者說的那麼輕鬆!每一個從月球回來的宇航員談起在月球表面眺望地球感覺時,震撼是大家一致的觀點!

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有一種什麼感覺?

準確的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有一種不現實感,因為宇航員在地球上習慣了東昇西落的太陽,還有每天都不同時間地點上山的月亮,到月球上是在有些不習慣,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太陽走得很慢,大約需要花大約7天左右的時間從月平線上升到頭頂,又要花快7天時間慢慢落到月平線以下!

月球上一天很久,可以磨洋工

另一個則是地球比月亮看起來要亮50倍以上,而且面積是月亮的16倍,但更奇怪的是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一動不動,無論你等多久它在月球的天空中位置是不會改變的,當然地球自轉的樣貌變化還是有的。但你可千萬別等到地球下山,要不然你就只能走到地球下山為止

這都是源自於中原因,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這是一種地球潮汐力對月球自轉的拖動效應所致,導致月球自轉會越來越慢,直至最終與月球繞地球公轉同步,所以含情脈脈的月球盯了地球看很很多年了,你們就沒看出月球那份心思嗎?

來自於內心的恐懼還是文明的的憂慮?

當然作為宇航員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了,因為這些都是科學常識,所以在他們的角度考慮這個這個感覺時候,總不會用我們習慣的那個說法“臥槽,好看”?除了這詞各位還能想出NB的形容詞嗎?本文徵集下次各位去月球旅行時走下舷梯的第一句話!“臥槽,好看”,“臥槽,NB”,這些都不算,因為種花家已經說過了哈!

生命的歷程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更多是感慨,但感慨之後是深深的不安,未曾想將近40億人(阿波羅登月時地球人口不足40億)就生活在這個藍色的球球內,而它在黑暗無邊的宇宙中繞著太陽一直轉了40多億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它未來還將繼續運行下去。

生命從地球上誕生已經超過30億年,從某個巧合中誕生的生命,歷經最原始的DNA到單細胞生命,再從厭氧性到喜氧性生命,從植物到動物,經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歷經五次大滅絕,無數次中小型滅絕,最終誕生出人類文明。

其中至少有一次大型滅絕的因素來源是宇宙,無數次小型滅絕中有很多次都是太空的威脅。而在地球軌道附近,小行星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生命能在這個藍色星球上繁衍生息那麼久,簡直就是一個奇蹟,不是嗎?

孤獨的地球

宇宙實在太廣袤了,太陽的直徑高達140萬千米,但在地球上的視角只有0.5度,因為它們之間距離1.5億千米,而距離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更高達4.2光年,再則銀河系更是龐大到了20萬光,可觀測宇宙則超出想象的930億光年!

但似乎宇宙中只有人類?要不然這麼久了外星人還沒來找人類?不是他們嫌棄人類太落後(似乎更恐怖,就像金魚缸裡被圍觀一樣卻無感),所以另一個結論就是也許真的只有人類?費米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他們在哪呢?”

暗淡藍點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完成了所有任務之後,準備飛向忙忙忙的宇宙之時,回望太陽系,拍下了一張著名的照片,這就是著名的、給了卡爾薩根靈感的“暗淡藍點”地球照片,其實如果不圈出來,沒有人能發現地球就隱藏在太陽的炫光中!

藍色圈圈就是地球

再來看一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裡。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無論他是誰,都曾經生活過。我們所有的快樂和掙扎,數以千萬自傲的宗教信仰、思想體系觀念意識……我們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於這樣一粒懸浮在一束陽光中的塵埃上。

拍攝淡藍小點是旅行者所在位置

無論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但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就是唯一的,現在人類在它的庇護下已經發展到了宇航時代,哪一天人類可以反過來去保護地球呢?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

1,地球太大,有強烈壓抑感。

2,天空太黑,有強烈恐懼感。

3,地球太藍,有一種詭異感。

4,直接能可看見宇宙,沒有大氣層沒有藍天白雲,強烈的陌生感。

5,月球太荒涼,喚起人的末世情結。

壓抑感,恐懼感,詭異感,陌生感,末世荒涼,不恐懼不是人類。


專業啃蘋果


人的恐懼來自三個方面:

1、未知領域

2、他人

3、自己

當你站在月球上,看到周圍都是漆黑的、空曠的、沒有任何聲音的,只能看到那顆蘭色的小水球。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孤獨,你根本不知道在漆黑的宇宙中會有什麼?地球的歷史根本沒有意義,人類只存在了200萬年,6500萬年前的地球主人恐龍早就沒了。我們又任償不是過客呢?


剛哥人生選擇師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讓人類得以首次在月球上眺望我們生活的藍色星球,這也是我們目前唯一一次在宇宙中的另外一顆星球上回望地球。那為什麼說從月球上看地球會讓人感到恐懼呢?我想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震撼和壓抑。

從地球上看月球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景象,但是在整個人類中只有12個人從月球上有幸看到過地球的樣子,那麼兩者之間有啥區別呢?

雖然黑暗夜空中的月亮十分常見,感覺沒啥特殊的,但是我們的月亮在各個方面都戰勝了夜空中的一切。

月球本身不發光,但它可以在距離地球平均384000公里的位置,通過反射太陽光來照亮我們夜空,滿月時候的月亮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沒有之一。它比夜空中第二亮的金星足足亮了1500倍,比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更是亮了2.8萬倍,一個有滿月的夜晚,可以照亮整個天空,夜晚的城市都可以不用開路燈。但是如此明亮的月球對於那些喜歡觀天的朋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光汙染源,它可以讓你看不到任何星星,因為滿月的月亮比夜空中所有天體的亮度加起來還亮將近40倍以上。
這就是我們地球上空的月亮,但是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比滿月更加霸道,地球可以說從各個方面都主宰著月球的“天空”。我們知道,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4倍,這說明地球的橫截面或者是地球在天空的大小是月球的16倍,如果我們在月球上看地球,會看到地球非常大,會給人一種巨物產生壓抑感。地球這個大小也意味著它要比月球看起來亮的多。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反照率。
地球跟月球一樣自身也不發光,但是都可以反射太陽光,而反射太陽光的強度更星球的反照率有直接的關係。月球其實真實的顏色看起來是黑不溜秋的木炭色,正是反射了太陽光以後我們才看到它是灰白色的。但是月球上昏暗的岩石和塵埃反照率跟地球相比差遠了,遠沒有地球上的植被、土地反照率強!而且別忘了,地球可是一個“水球”,而水的反照率更是沒得說,水面反射出來的陽光甚至十分刺眼。

上圖就十分行星的表現了地球整體的反照率和地球之間的差別。光照是一樣的,但是地區要不月球亮的多。而月球更容易吸收光線。

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中所說的水反射光線,並不是指地球上的海洋,其實整個海洋看起來是深藍色的,它所吸收的光線要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多得多,甚至比月球更善於吸收光線。其實在地球上反照率最高的是雲層、冰蓋、積雪、河流以及陸地上的一些潛水區域。總的來說,月球可以反射照在其表面上陽光的11%,地球可以反射37%。因此如果你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話,“滿地”要比滿月亮42倍,極端情況下,就是冰蓋增大,雲層增多,在地球達到最亮的時候,比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滿月亮56倍。

所以相信大家也聽說過,如果你在月球上看地球會出現旋光的現象,十分刺眼。而且我們還能清楚的看到地球自轉!那麼大的東西、那麼亮在你眼前轉,很容易讓人產生不適的感覺。

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月球已經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鎖定了,也就是說月球總是一面朝著地球,而且自轉的週期和公轉的週期一樣長。因此從月球的某些地方上看,地球永遠都在天空中,沒有“地落”“地出”這麼一說。

還有就是,由於月球自轉跟公轉一樣,所以在月球上的白天會持續大約14天,夜晚持續14天,這種情況任何人在月球上都不會適應的。以上就是我們從月球上看地球的感受。

除了我們能看到的景象以外,如果我們真的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估計你的內心也是感慨萬千。美國在阿波羅計劃期間,阿波羅8號宇航員威廉·安德斯曾這樣說:

我們從遙遠的地球來探索月球,卻看到了地球的模樣。

阿波羅計劃除了讓人類登上另一顆行星以外,最偉大的成就是:它也讓人類首次看到了生活數萬年的家園。我相信,如果你有一天親自目睹了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孤獨的旋轉時,你會不由自主的說一句:臥槽。如果你是個文化人,說不定還能作首詩出來呢。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感覺一切都很牢靠,我們腳下有堅實的土地,頭頂有厚重的大氣層包圍,地球這顆宇宙中的綠洲給了無數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且也為無數的生命保駕護航,我們在地球上感受不到任何來在外太空的威脅。但是當你走出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再次看我們生活的家園時,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顆藍色星球太渺小、太脆弱的。

我覺得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漂泊異鄉的感覺吧。內心的激動、擔憂、恐懼、震撼各種心情夾雜再一起,會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大家覺得呢?


量子科學論


曾看過這樣的報道,有宇航員在飛離地球軌道升到太空回望自己的家園時,頓生一種極度渺小的感覺,還伴隨著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嘆:微渺的人類不好好珍惜自愛,竟敢發動戰爭,自相殘殺,太悲哀以至不可思議了!這是在親眼目睹地球的渺小後思想上的一種自我昇華,當他們重返地球后又只能無可奈何地面對殘酷的現實了!


阿拙哥


這個問題恐怕除了那少數親臨過太空的人外絕大多數人都只能靠想像吧!如果我會感到恐懼,可能的一個原因是看到自己頭頂有一顆巨大的星球有種泰山壓頂的感覺?再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茫茫宇宙中只有那麼一個顯得有生機作為人類會有一種孤獨感?但最可能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擔心回不了地球家園?


無心睡眠177364178


是因為有不真實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害怕回不到自己可掌控的空間。


梁氏爾雅


怕黑


紅迷輕羅小扇


月球是地球的忠實夥伴,幾十億年以來一直在默默無聞地守護著地球,把從太陽系外側遊蕩進入地球周圍的眾多小行星吸引過去,砸出數不清的隕石坑。與木星一起,最大限度地保護著地球免受小行星和彗星撞擊之觴,為地球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創造了非常安全和穩定的環境。

在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美國共先後選派了12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這些宇航員在迴歸地球以後,都表示出了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無比震撼的感覺。之所以會有這種震撼,主要在於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與在地球上看月亮兩種情況的反差非常懸殊。人們在地球上已經習慣了太陽、月亮在地球上空升起降落的規律,也對太陽、月亮的亮度及其變化過程瞭如指掌,而到了月球看到地球時,會朦朧中有一種虛擬的感覺,覺得這一切都不像是真的。

首先,在月球上看地球,會覺得很大。月球的直徑3474公里,地球的直徑12742公里,是月球的3.67倍。地月之間的距離為38萬公里,那麼從地球上看月亮,視直徑僅為0.5度。而反過來的話,從月亮上看地球,視直徑可以達到1.9度,也就是說映入眼睛的地球面積,將是地球上看到月亮的14倍,這樣的一個龐大大物懸掛在空中,肯定是無比震撼的。

第二,在月球上看地球,會覺得很亮。由於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總體上要比月球平緩和光滑得多,而且地球上還有面積那麼大的海洋,因此對於太陽光線的反射率要比月球高得多,對光線的反射率高,那麼從遠處看其表現出的亮度就會大。據測算,從外太空觀察地球和月亮,前者的亮度將是後者的40多倍。如果在月球上觀察地球,明亮的光線不但能清晰地映射出地球的全貌,而且巨大白色的雲層、蔚藍的大海都能盡收眼底,無疑是對心靈的巨大洗禮。

還有,那就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月球已經被地球潮汐鎖定,一面永遠向著地球,其自轉速度與繞地球公轉的速度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在月球上看到地球,不會看到地球的升起和降落,地球在上空的位置是不會發生變化的。試想一下,在空曠、毫無生機的月球表面,看到如此巨大、光亮的地球一直在頭頂懸掛,肯定會被宇宙的神奇和浩瀚所深深震撼,同時也會自然覺到人類的渺小,當然對地球家園的美好和嚮往之情也油然而生,孤獨的感受也會讓月球上的宇宙員們更加想念地球故鄉。

所以,與其說是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有恐懼感,倒不如說是無比壯觀的場面帶來的震撼和孤單感交織在一起的綜合感受,而且這種感覺會牢牢地銘刻在記憶中,終生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