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單一老化,華強方特主題樂園近來有點“方”

一邊是票房強勢衝破35億元的國產動漫驕子,一邊是流量明星加持卻票房慘淡的所謂科幻大片,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上海堡壘》的不同遭遇,再次證明口碑才是市場真正的“王者”。

IP單一老化,華強方特主題樂園近來有點“方”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海報

相比漫威,“哪吒”不會讓國內消費者感到文化差異;相比喜羊羊,“哪吒”也不會有太強的年齡差異。在某種程度上,“哪吒”就是一個全民認知度極高的大IP,成功的IP本身自帶粉絲,再經過精心地二次創作,一經推出即引爆市場。

當IP投射到實景娛樂

提到IP,主要涉及兩個過程:上游IP來源,下游IP變現。從IP來源來看,主要是文學、漫畫、動畫、遊戲等;從IP變現來看,衍生品是整個IP產業鏈的最下游,是最後的變現渠道。

衍生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衍生品就是周邊商品,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在日本和美國,衍生品佔到整個動漫產業商業收益的70%,而動漫的創作和動畫的製作僅佔10%和20%。沒有衍生品市場,就沒有發達的動漫產業。

廣義衍生品包括主題樂園等,也就是實景娛樂,是將虛擬的動漫、電影等場景在現實中呈現並給予大眾娛樂體驗的項目。

迪士尼就是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公司。2018年,迪士尼旗下主題公園和度假村業務總營收203億美元,同比上升10%,佔迪士尼總收入的34%,營收佔比穩步提升。

環顧國內,提到主題樂園必然繞不開華強方特。其擁有原創知名動畫IP《熊出沒》系列,並將其中的動畫形象植入到主題樂園中,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一躍成為全球第五大樂園。

IP單一老化,華強方特主題樂園近來有點“方”

華強方特主題樂園

主題樂園“看上去”很美

佔據“全球第五大樂園”位置的華強方特,擴張神速。在成立10餘年的時間裡,已經在全國建成23個樂園,而且還有21個樂園擬建設或在建設中。

IP單一老化,華強方特主題樂園近來有點“方”

有數據顯示,華強方特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3.45億元,同比增長12.49%;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87億元,同比增長5.12%。其中,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是華強方特最大的業務來源,全年營收36.04億元,佔總收入的82.95%。

同年,華強方特主題樂園累計達到4200萬人次的客流量,數據看上去很美。但是旗下23個樂園平均下來,每家樂園的年遊客量不到200萬人次。

而據遊樂行業專業人士分析,300萬人次的年遊客量是判斷一家主題公園能否盈利的一個重要平衡點。低於300萬這個數字,盈利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事實上,華強方特主題樂園過半數處於虧損狀態,其中廈門方特虧損超1億元,蕪湖方特虧損超8500萬元。

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主題樂園下沉到二、三線城市,遊客數量未能隨主題樂園的數量同步增加;第二,主題樂園屬於重資產項目,更新換代成本較高,資產折舊率高,流動性較差。

近四成利潤來自補助

作為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文化科技企業,華強方特持續受到與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業務和數字動漫業務相關政府補助,而其非經常性損益主要為計入當期損益的補助。

2016-2018年,華強方特計入當期損益的補助金額分別為3.53億元、3.30億元和3.27億元,分別佔當年利潤總額的38.91%、36.88%和36.45%。

財報顯示,歷年來華強方特各地項目獲得政府補助金額累計達50.08億元,共有約80個項目獲得政府補助,其中有18個項目的補助資金超過1億元,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達51438萬元。

此外,華強方特還享受了較高的國家稅收優惠政策。2016-2018年,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分別佔淨利潤的16.75%、16.06%和16.04%。

如果沒有政府補助和稅收優惠政策,華強方特難逃2019年第一季度扣非淨利潤為負的現實。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9.11億元,同比增加30.3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21.68萬元,同比增長7.71%。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季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5796.42萬元,同比減少1.46%。非經常性收益合計7743萬元,而其中7365萬元來自補助。

由此可見,華強方特對於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依賴性過強,風險較大。若國家對於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發生變化,華強方特或將面臨極大的營收風險。

單一IP拖了後腿

近年來,華強方特主題樂園及文化產品服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其電影IP,尤其是《熊出沒》系列已成為國內較具知名度的動漫電影。從2018年業績來看,動漫電影為華強方特貢獻的收入為3.2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

受益於電影IP,華強方特在2019年計劃持續加快佈局主題樂園項目,推進文化創意設計等工作,實現全產業鏈的影響力釋放。

很顯然,方特主題樂園一直在模仿迪士尼的運營,但是卻只學到皮毛。IP打造較為單一,目前只有《熊出沒》系列能夠吸引一些遊客,時日長久難免面臨審美疲勞和IP老化的風險。其他一些產品如《小雞不好惹》等並未達到《熊出沒》的市場反應。

IP單一老化,華強方特主題樂園近來有點“方”

動畫片《熊出沒之探險日記》

反觀迪士尼的吸引點卻很多,除了米老鼠唐老鴨,內容橫向不斷衍生,如《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等,每一個都吸粉無數。

而且不斷將動漫IP改編成真人版電影,如《灰姑娘》《愛麗絲夢遊仙境》《阿拉丁》等,這些衍生出的作品又成為迪士尼新的IP,並繼續衍生出新的作品。

相較於迪士尼,華強方特主題樂園仍以“打卡式”觀光為主,體驗性較差,重遊率較低,且營收主要依賴門票,二次消費佔比較低等問題都是影響和制約其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華強方特沒有強有力的新IP出現,未來是否會被其他主題樂園反超,真的不好說。

創新體驗才能贏得“芳心”

新穎的IP就像是一個爆紅的熱點,如果沒有自己所代表的一種情感和價值,很可能浪潮過後就會被人遺忘。

觀察迪士尼的超級IP可以發現,它們基本都是歌頌真善美、親情、友情、愛情、勇氣等普世觀念極高的正面事物,並且也倡導了一種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才能夠收穫如此廣泛的認同。

事實上,成功的IP能夠利用其完整的世界觀、生動的人物和深刻的故事情節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增強旅遊體驗。

由此可見,華強方特主題樂園缺乏的不僅是新IP,而且還缺乏將IP轉化為優質體驗的能力。

作為兒童成長和親子互動的主要場所,主題樂園從一開始就應塑造IP的正向價值和情感,而非盲目跟風一些流行因素或非主流形象,這才是三觀正確的IP建設思想。

在此背景下,華強方特想要探尋一條合理發展之路,需要將側重點回歸IP轉化上來,結合新內容、新技術進行多方嘗試,真正做到IP價值產業鏈成熟化,而捆綁IP、主題更加突出、參與性和體驗性更強的主題樂園才能贏得人們的“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