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一直在關注口罩行業,1月21號在濟南第一次買口罩就發現處於缺貨狀態,2月初還是缺貨,網上預定搶購多次都失敗了,後來託人在甘肅省會蘭州買了些。前天著急外出,開車行駛了一段是時間才發現忘帶口罩了,又不想回去,於是就去藥店買,跑了3家藥店,其中2家缺貨,店員表示第二天會到貨,最後又去了另一家連鎖藥店才買到。由此可見現在口罩依然不能充分供應。有不少人看到口罩的商機也曾想從事這個行業或者已經在從事這生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行業狀況。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新增的企業。企業查詢類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起至今,新註冊的生產口罩公司約5000家,這5000家從事口罩生產企業中,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浙江和山東,四個省份的企業佔據整體比重的60%以上。

行業准入要求。據瞭解要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必須辦理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註冊證和食藥監局頒發的許可證,平時這三個證件需要很長辦理時間,但是特殊時期辦理流程大幅度優化,時間縮短了不少。除此之外還要具備廠房、潔淨標準車間、資金、人員等條件。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行業的大型競爭企業。網上消息顯示大型企業如富士康、深圳地鐵、爹地寶貝、燕山石化、中石化、星源材質等大型企業正在這個行業裡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而且這些企業大多上了多條生產線,富士康至少有5條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和1條N95生產線;爹地寶貝有6條生產線;燕山石化熔噴布生產線的生產能力約為14400噸/年,包括兩條熔噴布生產線,3條防粘布生產線,每日可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中石化正在江蘇籌建8條熔噴布生產線,總投資額約4000萬人民幣。

原材料。一次性口罩有三層組成,外層是無紡布層,中間層是熔噴布隔離過濾病毒層,內層用無紡布製成,除此之外就是掛耳和金屬條。中間層是口罩核心的部分,佔了整個口罩成本的70%左右。部分地區的熔噴布的價格,從疫情之前的1-2萬元/噸漲到50-60萬元/噸後,現在依舊維持在高位。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口罩機。疫情發生後,市場上口罩難求,而且價格上漲,口罩機也成了“印鈔機”,日產十萬片的口罩機被炒到150-160萬元/臺,不過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現在也在每天折價。

剛開始時口罩機據說3天就可以回本,有人算過1條口罩機生產線1分鐘生產130個口罩,1天24小時可以生產18.72萬個口罩。每個口罩按3元錢計算,一天56萬元,三天就168萬了,但是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可信,有待考證。

口罩機大的供應商現在的生產能力已經爆滿,都在滿足指定的生產訂單和原有的擴大產能的老客戶需要的口罩機,光是這些訂單,都積壓了很多,生產不過來。

如果要現貨市場上幾乎沒有,二手貨也沒有。口罩機工廠在利益面前,也出現了一些違反承諾和合同的事情,有的甚至會違約和加價,所以說有口罩機現貨坑很多,現貨價格也炒得很高。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自動化生產是高效的保障,國內金太陽精密正是高速自動口罩機的生產方。金太陽在互動平臺上稱市場對高速自動口罩機需求較大,公司正在全力擴大生產,目前已有國外客戶有意向訂購高速自動口罩機,不過公司將優先供應國內客戶,在滿足國內訂單後才會考慮出口以滿足國外需求。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海外情況。

隨著國內的疫情防控的明顯好轉,市場不約而同將眼光投向海外,韓國、意大利、伊朗、美固等形勢嚴峻,確診人數加速攀升,海外疫情增加使海外口罩需求缺口逐漸顯現。口罩產業鏈的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在巨大的供需缺口之下,不少企業坐地起價,海外疫情的蔓延帶來新一輪的需求,但也不要期望太高,因為美國的疫苗現在也已經上市,相信一段時間後,疫情就會過去,如果疫情過後,這些盲目擴張的企業將損失慘重。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原來的全面復工和海外疫情爆發導致的口罩需求激增,推動口罩生產上游訂單的暴增,疫情發生後巨大的口罩需求和低門檻,使得大量企業迅速湧入投產,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國內網上和藥店已基本不缺口罩。

火爆的醫用口罩行業,現已趨於正常!

口罩市場看起來商機無限,但不是誰都能進入的,只有那些佈局早、資金實力雄厚、從業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他們才是真正的玩家和真正的贏家,後來入場者,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沉澱,還是謹慎小心,現在高價接盤設備、原材料入局,等疫情過去那將是哀鴻遍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