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如果能擁有一次和已故親人“重逢”的機會,你會做什麼?

——你是不是有些難以想象這樣的畫面?

但它卻真實地發生在韓國媽媽張智星身上。


1

你好,娜妍!

再見,娜妍!

3年前的一天,7歲的娜妍因為咽喉水腫前往醫院,那時候家人還以為只是感冒。

一星期後娜妍高燒不退,去大醫院檢查後,結果令全家人晴天霹靂——娜妍得了白血病。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孩子發生變故,這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令人心碎的打擊。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女兒去世這件事,似乎也把張智星身體裡的一部分帶走了。她時常會想到女兒,隨著回憶時笑時淚,精神一蹶不振。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她開玩笑道:如果你看到一個瘋瘋癲癲的女人,那個人就是我。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因為內疚,在張智星的夢裡,女兒從來沒有真正地笑過。

“真想觸碰你,哪怕一次。”

得知此事後,韓國MBC電視臺聯手VR技術公司,用七個月的製作時間,為她打造了與女兒“重逢”的機會。這個故事也被MBC電視臺拍成紀錄片——《遇見你》。

一將VR眼鏡戴上,張智星便開始泣不成聲。

三年前因病去世的女兒娜妍就站在自己的眼前,穿著生前最喜歡的鞋,輕輕晃動身體,看著她的眼睛,說著想念媽媽。

“我很想媽媽。”

“媽媽也想你,每天都(想你)。”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媽媽想抱一次妍兒,

媽媽一直想跟你再見一次,

想再擁抱你一次……”

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環抱眼前的小人兒。

而作為旁觀者,看到的只是這位母親顫巍巍地抱著一團空氣。

看到這一幕,現場的製作人也不禁動情落淚。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在這個虛擬世界,娜妍帶媽媽來到了現在的家,介紹了自己的新朋友,和媽媽一起慶祝自己7歲的生日。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場外觀察的娜妍爸爸也掉起了眼淚。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桌子上擺著的是娜妍之前說出院後一定要吃的糕點,而這個願望,卻沒能實現。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在這個生日會,娜妍許了四個願望:

“爸爸不要再抽菸啦;

哥哥和姐姐不打架;

小靜身體好好的;

還有,請不要讓我的媽媽哭泣。”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娜妍姐姐

吹好蠟燭後,娜妍跑到大樹後,回來時送給媽媽一束花,說道:“我現在已經不痛了。”聽到娜妍的話,媽媽有所醒悟:“是啊,你現在已經不痛了啊。”

娜妍說:“媽媽再也不要哭了。”

媽媽答應她:“不會哭了,也不會思念你,而是更加地愛你。”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最後,娜妍給媽媽唸了一封信,每念一句,媽媽也會做出回應。

“媽媽,我們永遠會在一起的,對吧?”

“嗯。”

“我們下次再見面的話一定要一起玩。”

“好的。”

“我也會永遠記住媽媽。”

“謝謝你。”

她展開舒心的笑容:“妍兒無論在哪兒,媽媽都會去找你的。但媽媽現在有些事情必須得完成。等我做完這些事,一定會去找你的。”

這次短暫的會面,張智星得以和女兒正式告別。

看著女兒幻化成蝶,飛向天空,張智星釋然地說道:“一路走好。”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2

有盡頭的生命

提醒人們珍惜當下

我們都期望健康平安,長命百歲。

但其實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是,你我皆凡人,沒人能預測到未來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今年1月26日,一架直升機在加州卡拉巴斯墜毀。飛機所有乘客,無一生還,籃球巨星科比和他的二女兒吉安娜是其中的遇難者。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科比父女原本是在前往曼巴學院進行籃球訓練的路上,可誰都沒想到,意外來得這麼突然,前方的目的地,再也到達不了了。

科比父女遭遇事故,這對愛著他們的人無疑是個重擊,尤其對於科比的家人,更是一場災難。

科比的遺孀瓦妮莎在一瞬之間,失去了丈夫和女兒。

2019年,演員譚松韻在微博上發完跨年祝福便了無音訊20多天。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直到“譚松韻媽媽車禍去世”的話題上了熱搜,大眾才知道,譚松韻的消失是因為家裡遇到變故。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譚松韻經紀人方小葉曾發微博解釋

跨年當天,譚松韻的媽媽和朋友聚會後走在馬路邊上,沒想到飛來橫禍,一輛車突然撞到了三人,譚媽媽傷勢最重,當晚就緊急做了開顱手術,並移交至ICU搶救。

譚松韻知情後,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看護媽媽。

什麼功成名就,都沒有家人的生命重要。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熒幕上的她,是閃亮的明星,而在媽媽的病床旁,她只是個無助的小女孩兒,只能將希望寄託於不斷地祈禱。

“媽媽,只要你能醒來,我願意拿一切去換。”

可現實卻是殘酷的,經過二十多天的搶救,譚媽媽還是因為傷勢過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最疼愛最牽掛的女兒。

沒來得及留下一句話,她就走了。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失去所愛之人而感到悲痛和思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除此之外,我們需要知道,生命的消亡不能終止我們對故人的愛和回憶,更重要的是,它能教會留在世上的人感恩能夠共處的時光,以及珍惜寶貴的現在。

2月25日,在科比和吉安娜的悼念會上,作為親朋好友的致詞人們在演講中幾度哽咽。

科比去世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跟著他走了。R.I.P. 我的小老弟。——喬丹

“籃球之神”喬丹稱他們之間是超越好友的關係,科比就像自己的小老弟一樣,他總是會給自己發短信到凌晨兩點半,問他關於假動作、訓練的問題——這對他而言,一開始是一種負擔,但漸漸地轉變成一種激情。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但科比的離去,帶給喬丹的並不只有傷痛。他更加懂得了陪伴家人是多麼的重要。喬丹的女兒30歲,育有一對雙胞胎,喬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陪伴家人。

演講最後,他向在場的所有人發出肺腑之言,希望每個人悲痛之餘,能珍惜所愛之人,畢竟人生短暫,世事無常。

“沒人知道,我們生命還剩下多少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活在當下。我們要享受當下,我們要更多地和我們的家人朋友,和那些我們所愛的人在一起。活在當下意味著,享受跟我們能聯繫的每一處的時光。”

不僅是喬丹有這樣更深刻的感悟,科比的妻子也是這樣。

這場變故,奪去了瓦妮莎的丈夫和女兒,她心裡裝滿了悲傷。

她沒辦法像過去暢想的那樣,和丈夫享受二人時光、相伴相守一生,沒辦法看著吉安娜長大成人,看著她穿上婚紗,迎接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但她最後堅強地說道,她會好好照顧孩子們,並囑咐科比一定要在天堂照顧好吉安娜,他們仍然是一個團隊。她會永遠愛著他們,直到他們再一次相遇。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譚松韻在綜藝《嚮往的生活》裡,首次在母親出事故後公開談起這件事。她說希望能夢見母親,如果可以,下輩子希望母親能是自己的女兒,這樣她就可以好好照顧她了。同時,經過母親的意外離世,她也更加珍視生命,希望身邊的人都能夠健康。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現在想想——有時候我們和愛人,會因一些瑣事就吵吵鬧鬧,明明互相在乎,卻總是要等對方先示弱。最後因為溝通不暢,兩敗俱傷,傷了彼此的感情。

也會因為孩子犯的小錯,對其指責,卻沒想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讓孩子獨自面對成長,承受孤獨。

生命無常且短暫,沒有多少時間夠我們消耗對家人的愛,所以請在餘生,好好去表達愛意,珍惜和彼此相聚的時光吧。

3

生死教育

是成長的必修課

生死這個話題,在中國的教育裡很少被關注。

要放在平日裡,常人更是將其拋在腦後,認為它無比遙遠。

可是,當下陷入疫情的緣故,那些人們平常不在乎的,或是避之不理的,一下子就充斥在生活中,使人們不禁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一名女孩的媽媽因感染病毒去世,她追著殯儀車哭著喊“媽媽”

“敬畏生命”這門課,人人都需要受教。

其實,生死和吃喝玩樂沒什麼區別,都是人生的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如果一個人缺少了對生死的認知,他的人生觀就是不完善的,這對個人成長不利。

日本作家山口茜就因為小時候父母隱瞞奶奶的死亡,直至今日也無法釋懷。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山口茜和奶奶的感情很好。她5歲時,奶奶病逝。臨終前,她被大人拉到病床邊,她雖然覺得當時氣氛很奇怪,但沒有人告訴她:這是你和奶奶的最後一面。

直到幾個月後,在她再三追問媽媽“我們為什麼不像原來一樣去奶奶家”時,才知道奶奶早已去世的真相。

父母也許是覺得在孩子面前講死亡,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卻不知道,隱瞞實情更是大大加深了年幼無知的山口茜對死亡的恐懼。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這令她直到今天都記得當時的憤怒、絕望和悲傷。成年後,她不能聽到和死亡相關的詞彙,否則就會精神崩潰。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害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因為死亡對他們是陌生的,是無法想象出來的。他們害怕的是分離,害怕被拋棄。

所以當父母回答孩子有關死亡的問題,一定不要含糊其辭,錯誤的認知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對生命的尊重,不是迴避、渲染死亡,而是知道命裡有盡頭,也要珍惜人生的過程。

正如蒙臺梭利所說: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確認識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更加尊重生命、熱愛生活。”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給孩子上“生死教育”這堂課,韓國父親都慶完是個好的典範。

在上期韓國親子綜藝《超人回來了》中,KBS主持人都慶完帶著子女延宇和夏英去給孩子們的祖爺爺奶奶掃墓。

他們一起挑選花和酒,孩子們學著爸爸的模樣,向已故親人行跪拜禮、敬酒 ,聽爸爸講過去的事。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都爸爸問,想到爺爺奶奶的話最先想起的是什麼?

延宇回答,溫暖。

都爸爸說他也是,想到爺爺奶奶的話就會覺得很開心很溫暖。如果他們還在世,肯定很喜歡延宇。只是因為去世得早,真遺憾他們沒能看見延宇和夏英。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爸爸的話,引發延宇對生命的思考。他小心翼翼地問道:“我們一家四口不能永遠一起生活嗎?”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都爸爸沒有在孩子面前渲染或迴避生死,面對孩子真心的發問,也是用真誠端正的態度教育孩子:人是不能永遠活著的。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人會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是生病,也可能是出事故,總有一天,都會離開人世,去天堂的。不過,那絕不是悲傷的事情,人們可以通過掃墓和他們見面。所以,在活著的時候努力去愛,這樣生活就可以了。”

媽媽與去世3年的女兒“重逢”:一聲“媽媽”,全場淚崩

這個時候,延宇意識到了生命並不是無限的。

他、妹妹和父母,都會像祖爺爺奶奶一樣,總有一天會走向生命的盡頭。正因為如此,生命才是如此寶貴,人更需要珍惜家人。

但生命的結束並不會終止人們對他們的愛和想念。

聽了爸爸這堂生命之課,延宇許了個願望:“請保佑我的爸爸媽媽一直健健康康。”

電影《尋夢環遊記》說:

人的一生,經歷三次死亡。

第一次,當你心跳停止,呼吸停止,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這一刻你的身份將被這個社會所抹掉。

第三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離去或者把你忘記,這一刻,你真正地死去。

生死,和星辰海月一樣是自然的一部分。正視死亡,就是尊重生命。因為命裡有盡頭,我們才更要珍惜寶貴的生命和所愛的人。

不管明天發生什麼,請把握住當下,全力去愛,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