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9.5萬隻直寄市民手中…

3月17日,青海人民迎來兩件大喜事:援助武漢醫療隊部分成員凱旋;“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

當天9時30分,我省首家民用防護口罩企業第一批帶著身份標識的口罩下線。十幾個小時後,9.5萬隻民用防護口罩從生產廠家直接打包寄往市民手中。記者全程參與採訪,帶您去看看一隻“青海造”口罩的使命。

半夜三更

跨界到處“搶”原料

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高新路14號,創業基地裡各個復工復產的企業都在加緊生產,一派繁忙。

位於基地四層的青海克冠民用防護用品有限公司廠房內,幾十名工作人員正在做正式生產前的最後準備。

身著白色防護服,戴著自家生產的口罩,雖然看不清具體的模樣,但是公司負責人馬功講解起眼前的口罩生產設備和流程時,佈滿血絲的眼睛裡,突然亮起了光。

從專業做數字檔案的科技型企業,跨界到輕工業生產起了口罩,馬功自己也沒想到,一切來得如此突然。

“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9.5萬隻直寄市民手中…

2月17日凌晨4點21分,馬功發了條朋友圈,配了一張空曠的廠房的圖片。當時疫情的狀況,口罩等物資的緊缺,讓他萌生一個想法:決定響應政府號召,造青海人自己的口罩。

於是,本著“人民需要什麼,企業就造什麼”的精神,他和幾位合夥人共同投資,成立子公司,興建2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全力支援疫情防控所需,保證全省各行各業在有防護保障的前提下復工復產。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程度,遠遠超出了馬功和幾位合夥人的想象。生產線的口罩機從哪兒買,口罩所需的原料從來?如同從未下過廚的壯漢要準備一桌豐盛的美味,他無從下手。

“不懂就學,不會就問。”作為青聯委員,馬功和團隊想盡辦法從各地協調,“庫房裡這些藍色的無紡布、白色的熔噴布,後面貨架上的耳條電焊帶、全塑鼻樑,都是從不同省份‘搶’來的貨源。”馬功說。

看著眼前,放在廠房裡的10噸藍色無紡布、5噸SS熔噴布,10噸白色的親膚無紡布和生產民用防護口罩其他所需的原料,馬功感慨萬分。

經過多天的設備調試,終於要開機生產了。隔著玻璃,看到工作人員按下開機鍵,全自動生產線上,三大卷口罩布被傳送到壓制端,緊接著打出完美的三折壓層,完成定型裁剪、焊接、切片、耳帶、檢驗、包裝……生產流水線的末端拋出一隻口罩成品後,馬功和同事們深深呼了一口氣。

開通“綠色通道”

1小時拿到產品碼

看似普通的一隻口罩,實際上背後有著太多人的付出。能夠順利生產出“青海造”的口罩,“綠色通道”功不可沒。

“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9.5萬隻直寄市民手中…

疫情初期,省工信廳就通過督促醫藥企業採購、尋求中央駐青企業支援、調用省屬出資企業庫存、協調民營企業支持等多種措施,組織民用防護口罩。同時,向全省廣大民營企業及所屬商協會、異地青海商會發出倡議,發動各級商會組織、民營企業發揮各自營銷網和產業鏈優勢,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民企力量。

在保證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加緊生產的同時,我省對民用防護口罩企業的生產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開闢綠色通道。

“我半夜三更冒出來的想法,跟幾位合夥人商量後,就開始準備各項申報材料。2月24號,當天在東川工業園市場監督局的綠色通道我們拿到了營業執照,3月2號用了僅僅一個小時,就拿到了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證書,3月3號省工信廳就下達了項目批覆文件。”馬功說。

在省工信廳、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多個部門的協助下,馬功看到了真正的“青海速度”,感受到了各方力量匯聚後,那股強勁的勢頭。“在各項審批的環節時,大家看到‘克冠’這個名字就會點點頭,齊心協力克服新冠肺炎,我們的初衷就是這麼簡單。”

“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9.5萬隻直寄市民手中…

說話間,戴著藍色口罩和白色潔淨服的操作員們對剛剛生產下線的口罩抽檢、打包、裝箱。“打包裝前,所有的口罩都要經過紫外線消毒。這包裝外觀也是我們自己設計的,而且我電腦裡還有口罩機的3D設計圖,每一個零件的情況都很直觀,就是為了做好一切準備,加足馬力生產出優質的口罩。”馬功說。

“口罩送到家”

再也不用擔心了

經過紫外線1小時消毒後,下午14時許,一隻只口罩打包成盒,進入同城快遞環節。

看著一盒盒口罩從廠房抬出來,公司生產主任王和邦早早就安排人手,跟早前協調好的快遞小哥團隊一起打包。“西寧市城西區西川南路6號的楊先生定的個三個月的套餐,信息錄入完了就趕緊掃碼。”“這個快遞盒的外包裝再加固一下。”“排單數據出來了最後統計一下”……廠房裡的8排貨架上,滿滿當當放著待發貨的口罩,工作人員們成就感爆棚。

“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9.5萬隻直寄市民手中…

“這會兒下單的人越來越多了。”負責後臺數據統計的工作人員說。為了市民不用排隊購買,本來就是做數字產業的馬功乾脆設計了個小程序,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下單購買。

“我們的原料的的確確都是高價買回來的,但口罩的售價每隻只有2.5元,就是希望大家不再擔心沒有口罩。”夜已深,看著燈火通明的廠房裡,幾十個人全身心投入打包發貨,馬功又鬆了一口氣。

3月18日,通過分揀、分送等流程,從東川工業園區高新路發出的“青海造”口罩陸續送往市民手中。

下午18時40分,下班回家的劉先生終於在快遞櫃取到了自己購買的口罩。“娃娃馬上就開學了,老人每天也想出來轉轉,家裡的口罩需求量很大。現在好了,咱們青海自己生產的口罩,而且送到家,的確很方便。”劉先生看到包裝盒上寫著:一次性三層無紡布口罩,過濾效率≥95%後,終於放心了,“雖然不是醫用的,但日常防護足夠”。

生產線到位後,十幾個日日夜夜總算熬過來了,馬功說雖然經歷了重重困難,但公司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所以,他還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從3月20日起,連續10天,每天為西寧市民免費贈送一萬隻口罩,希望青海人戴著青海產的口罩,安心生活,完成它應有的使命。

“青海造”民用防護口罩開始生產!9.5萬隻直寄市民手中…

聲明:圖文源於西海都市報周建萍,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