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失業者如何發展,微信直播帶貨是否有大前景?

雲生活


現階段的失業應該是暫時的,疫情過去後經濟會逐漸恢復,而且疫情在一定層面上並不是壞事。

首先,經濟結構的總體調整,從之前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態來看,是不均衡的,一線城市越來越大,人口密度大,公共資源消耗高,道路資源的緊張,造成了一線城市過於飽和,二線以下地區發展滯後,疫情讓許多人認識到不一定的要在一線城市發展,會有一部分人會到家鄉創業或就職。從整體經濟發展角度來說是好事。

其次,疫情讓我們看清了網絡經濟的弊端,就是資源儲備總量降低,對單一行業(快遞業)的過分依賴,這不是好事,相信未來從宏觀層面會有更多政策傾斜到實體經濟。

不要過分相信網絡經濟,首先電商經濟過分依賴快遞業,這就是瓶頸,就像疫情期間美團外賣漲佣金壓縮餐飲業利潤一樣,這時候作為餐飲業從業者可謂是進退維谷,不賣賠錢,賣因為佣金提升,不掙錢,最後想想不掙錢總比賠錢好,只好忍了。

當然不是說網絡經濟不好,網絡可以做到快速多方比價,可以做到資源最大限度調配降低倉儲成本,也可以降低場地及人員成本,這是網絡的優勢。不過從前景來看,就不好了,網絡經濟受眾群體一般是價格敏感性客戶,這類客觀對價格比較敏感,基本可以說沒有品牌忠誠度。同時希望享受品質,但品質與價格是正比,所以實際操作還是有一定難度,同時還要一部分人是要先看到實物再決定是否購買,這時候如果實體經濟萎縮會直接影響這群客戶的購買能力,當然最關鍵的是都在網上購物,收入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時候,消費力就會降低,消費力降低最終沒有人為消費,整體經濟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