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留學生不該被“汙名化”,極端個例不能代表群體

「評論」留學生不該被“汙名化”,極端個例不能代表群體

最近,留學生頻頻上熱搜,甚至有人戴上了有色眼鏡,對於從歐美返回的留學生和華人華僑,用“千里投毒”等網絡暴力狂轟亂炸。其實,這些留學生中,可能就有你我身邊親朋好友的孩子。留學生回國,各有各的具體情況,不應把來華航班上的所有人都齊刷刷貼上“回國添亂”的標籤。來看新民晚報的評論↓

「评论」留学生不该被“污名化”,极端个例不能代表群体
「评论」留学生不该被“污名化”,极端个例不能代表群体

被稱作“教科書式回國”的留學生瑤瑤(化名)主動在意大利隔離20天后才回國且主動申報的經歷,贏得網友紛紛點贊。

留學生赴海外留學已有百餘年曆史,2019年,我國外出留學人數更是創出歷史新高,以60餘萬人的數字,“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

其實,這些留學生中,就有你我身邊親朋好友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他們中,不少人的年齡還很小。當所在國接二連三紛紛爆發疫情,特別是,其中一些國家還採取佛系政策,孩子們害怕了,想回到父母家人的身邊找一個依靠,這是人之常情。還有一些留學生回國,也是各有各的具體情況。比如有的是因為學校放春假、停課;又如筆者在楊浦區採訪到的一對日本歸國母女,就是因為孩子的留學簽證到期必須得回來。所以,

不能把來華航班上的所有人都齊刷刷貼上“回國添亂”“千里投毒”的標籤。

抗疫這些天,我們常對外國同胞說一句話是“構築防控疫情的命運共同體”。前幾天,我在旁聽“共住地球村 齊心共抗‘疫’——支援海外華僑華人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治愛心連線”視頻會議時,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法國當地的華人也再次提到了“命運共同體”這個關鍵詞。全人類都休慼與共了,難道,我們還要單獨把留學生排斥在外嗎?在斥責留學生“從哪兒來,滾回哪兒去”的時候,可別忘了,人家可不是從“哪兒”來的,真真切切就是從“這兒”出去的。

當然,在這些回國的留學生以及華僑華人中,不乏也有個別人做出了不合時宜的舉動。但是,引發全網關注的必然是極端個例,本本分分主動申報、接受隔離的大多數一定是默默無聞的,而正是這個不被關注的“大多數”,才是歸國群體中的主流。

而且,大家別忘了,就在不久前,國內疫情吃緊,海外華人和留學生們奔走街頭,掃貨口罩等防疫物資,一箱箱地往國內運,還有留學生人肉快遞迴國。當時的感動和感恩,一轉眼已然健忘了嗎?

當然,歸國的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要調整心態,嚴格遵守祖國非常時期的各項防控舉措。同胞們也要多一些同理心,換位思考一下,留學生不該被“汙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