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氾濫時代,新手孕媽一定要養好腸道菌群!

現如今,絕大多數的動物性食物都含有大量抗生素。牛、羊、豬、雞、鴨、魚,只要是人工飼養的,都會在飼養過程中使用上抗生素,來達到增加成活率,減少病害而最終降低成本。


但是這些動物從長大,到送上我們的餐桌,身體裡的抗生素會全部累積,被我們吃進身體後,而以更多的數量富集在我們體內。


現代研究已經明確指出,抗生素是體內有益菌的第一大殺手。相信有過在醫院服用或是注射抗生素藥物的朋友肯定有經驗,很多醫生也都會在這同時建議使用益生菌,因為大量的抗生素會殺死腸道有益菌群,而導致出現一系列腸道問題,比如腹瀉、便秘等。


抗生素氾濫時代,新手孕媽一定要養好腸道菌群!


我公司一位新加坡來的同事之前就有親身經歷,去年秋冬季突發鼻炎,因為是急性的,所以進院治療,很自然,快速緩解炎症,醫生給她使用了抗生素。幾天過後,雖然鼻炎情況有所好轉,也開始來公司上班,但是卻開始出現了嚴重的腹瀉。被逼無賴又請假去看醫生,在醫生了解詳情後便建議他服用益生菌。也正是因為這個,他那時還來向我諮詢益生菌每天的最高食用量。


而現代人,相信90%都是每天都在吃肉,而且遠比20年前的人們食肉量多出很多倍,甚至也幾乎都遠遠超出了營養協會建議的全天所有動物性食物150~200克的食用量。因此,我們人人都在被抗生素消耗腸道有益菌。


抗生素氾濫時代,新手孕媽一定要養好腸道菌群!


孕婦更是需要注意的人群。首先從自己的健康角度來看,孕婦本身就是比較容易出現便秘和一些消化系統的問題,那麼如果再有益生菌群減少,對於身體健康就會有隱患。首先就是免疫力會降低,容易感冒或者感染疾病等。因為就在我們的腸道,駐紮著70%的免疫軍團,腸道環境對於免疫力的平衡舉足輕重。


另外從胎兒來說,雖然,還沒有出生的胎兒生活在無菌的環境,可是一旦降生下來,從第一口吮吸媽媽的母乳開始,腸道菌群就開始建立。也就是說,孩子的腸道環境好與壞直接受媽媽的影響,媽媽體內菌群環境好,自然孩子也會好。這也是為什麼,往往孩子就算是長大了,都跟媽媽的腸道差不多的原因。


抗生素氾濫時代,新手孕媽一定要養好腸道菌群!


我自己就有深刻的體會,我媽媽一直是便秘體質,我也是曾經很多年的便秘困擾,甚至是在我自己懷孕時候還完全不懂營養,自然也沒有好好調理腸道菌群,所以女兒也有這個煩惱。儘管通過學習營養和自我調理差不多5年來,自己的便秘問題有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女兒還並沒有到很理想的狀態,作為媽媽的我,一直覺得要是懷孕前就調理該多好,至少會對女兒好些。


不光是我自己,我的先生也是一樣,因為我婆婆屬於腸道敏感體質,有時候甚至是輕微腸炎。所以我先生也一樣敏感腸道,只要吃進去的食物稍微有點不是那麼新鮮,就會腹瀉。而同樣一起吃的我和女兒卻完全沒事。


抗生素氾濫時代,新手孕媽一定要養好腸道菌群!


我們人體的腸道是細菌大本營,這裡有好菌、有壞菌、也有中性菌,總的數量遠遠超出我們人體細胞至少3倍;不但數量龐大,細菌的種類也至少上百種。不同的人腸道菌群種類自然也會有不同,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容易腹瀉、有的人容易便秘;甚至有的人容易胖,而有人卻不會。這些都跟腸道菌群有關係。


所以孕媽們能夠在孕期,或者更好的是在備孕期就開始調理腸道菌群,這無論對媽媽還是寶寶都會是一輩子的大事。


要調理好腸道菌群,其實也很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減少抗生素攝入、補充益生菌、補充益生元


抗生素氾濫時代,新手孕媽一定要養好腸道菌群!


第一、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營養協會建議的全天不超過150克;有條件的情況下,選擇有機飼養的動物食品更好。


第二、堅持補充益生菌,目前市面上已經很多這類的功能性產品,購買方便,價格也多種,選擇自己能承受的。當然,最好選擇內含菌株種類多一點、菌種數量多一點,還要有包埋技術,促進吸收利用;再有是否產品成分中輔助益生菌繁殖的益生元、或是保護腸道環境的一些酶的成分。


第三、增加益生元的攝入。益生元其實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協助益生菌大量繁殖。通常益生元都是一些可溶性的膳食纖維、或是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寡糖、木糖這類的)。一般來說蔬菜、水果中都含有比較多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尤其是水果皮),因此每天水果至少吃半斤以上,蔬菜1斤以上。


而寡糖類的可以補充一些萃取性食品,比如菊粉啊、果寡糖什麼的,都能很好幫助腸道養菌。


PS:溫馨提醒,無論是補充益生菌或是益生元食品,都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根據不同體質甚至於長期補充都可以。切不能當作是吃藥,腦子裡想著吃幾天、或是吃幾次就好的樣子。因為調理和治療是兩個概念,而我們要從根本解決問題也一定需要長時間的調理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