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榜樣】方艙醫院“清零”背後的海珠英雄

2020年2月9日,廣州市海珠區首批援鄂醫療隊集結完畢。來自海珠區中醫醫院的鄧創豪、張貴麗、鍾少敏出征武漢,被分配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直到3月7日宣告休艙,鄧創豪、張貴麗、鍾少敏一直在這裡戰鬥。30個日日夜夜,720個小時的堅守,只因他們一直堅信治病救人,是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


【廣州榜樣】方艙醫院“清零”背後的海珠英雄

海珠區援鄂醫療隊三位成員


雖然三人均來自同一家醫院,但之前一直不是非常熟悉。這一次共同援鄂,將三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每天若是在病區遇見對方,隔著那厚重的防護服,會心的一笑向對方豎起大拇指,在心裡默默說上一句:“你是最棒的,加油!”

主動請戰,向武漢出發

鄧創豪是呼吸科主治醫師,出生在中醫世家,爺爺和父親都是優秀的中醫,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也立志成為一名醫生。高考之後,他選擇了廣州醫科大學,在學習期間遇上抗擊非典,見識了鍾南山院士的風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如今,他已經從業13年。

張貴麗是內分泌科主管護師,直到採訪前,她都沒敢告訴父母自己正在武漢前線支援。由於公公婆婆都是醫生,一聽說她要去武漢援助都很支持。每天,她會給婆婆打一個電話,和她聊聊醫院的情況。每一次,婆婆都會跟她說“你放心在武漢,家裡我會照料好的,你千萬注意防護安全。”

鍾少敏從業至今已有10餘年,一直從事內科護理,是一名主管護師。這次援鄂行動,鍾少敏先是瞞著家人報名,臨走前才打電話告訴他們。她將中醫特色療法帶給當地病人,每天在病房裡,帶領病人做操,給病人做按摩服務。

救死扶傷,戰勝疫情的共同使命和心願讓這三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援鄂之行,向武漢出發!

首進方艙:健康所繫,性命所託

方艙醫院和平常醫院最大的不同,是病床非常多。這座 “生命之艙”,最多時收治約1600個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每位醫生每班要管理100個左右的病人。第一次踏入方艙醫院,嘈雜的治療環境,密集的床位,一切和蜂巢一樣有秩序地運行著,眼前的場景令他們有些震驚。每天為患者測體溫、抽血、講解病情,如此近距離接觸,他們的心裡,有沒有害怕過?鄧創豪說:“怕過,但不曾猶豫過。我怕的是病人治不好,怕有更多的人被傳染。但是不怕進艙,當醫生的時候,都背過希波克拉底誓言。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沉重、臃腫、悶熱、乏力、呼吸不暢的感覺接踵而至。這樣的感覺,他們每天要忍受八九個小時,全程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時間長了,護目鏡壓著鼻樑很痛,面頰出現了一道道傷痕。

【廣州榜樣】方艙醫院“清零”背後的海珠英雄

長期的全副武裝,還容易造成缺氧。張貴麗說:“在醫院裡,有一名同事因為呼吸不暢,他想嘔吐了,可是怕嘔吐之後又要重新消毒換防護服,那樣會耽誤救治病人時間,他把那些嘔吐物又硬生生的咽回去了。我那時真覺得心酸。”類似的事情,也在自己的身上上演。有一次上夜班,張貴麗穿上防護服,戴護目鏡和N95口罩,剛好遇上生理期,一身的汗,呼吸不順暢,由於缺氧都快吐了,那種感覺她至今不想回憶。作為醫生,看著死亡病例的數字跳動,他們三人都深知,肩上的任務很艱鉅。

與病毒抗爭,與時間賽跑

這天,一名女患者衝進了護士站,嚷著要找她正在重症室裡救治的丈夫。其實,她丈夫搶救無效,已經死亡了。為了幫助該患者康復,他們隱瞞了她丈夫去世的消息。不知情的女患者不停地跟醫護人員道謝,感謝他們來援助武漢。“當時我很想哭,但忍住了,不能哭!哭花了護目鏡就沒辦法幹活了!”張貴麗說。看著病人對生的渴望,想到病人的幸福家庭在這短短的幾個月內不復存在,張貴麗就恨自己的無能為力,同時感嘆新冠病毒的可怕。然而,還有那麼多病患等著救助呢,作為醫護人員,她不能把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只能強迫自己忘掉那些事,和時間賽跑,繼續投入工作中!

【廣州榜樣】方艙醫院“清零”背後的海珠英雄

方艙醫院大部分是輕症患者,有少量的重症病人。有些是從社區轉診過來的,有些是從重症室轉過來,病人年齡從7歲到80多歲。他們的心理狀況多多少少會有些壓抑,為了緩解生活的單調,鍾少敏每天帶領病人們跳廣場舞、唱歌、練八段錦等。對一些焦慮的病人,她耐心地教他們:“按摩少商穴,可以緩解咳嗽、發熱、咽痛。按摩足三里穴,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對於從業超過10年的鐘少敏來說,給病人按摩護理,帶他們跳體操,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她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心理學知識欠缺。“對於一些因親人去世而情緒消極的患者,很想安慰,卻無從入手,感覺很愧疚。”所幸的是,她認識了一位江蘇來的心理學醫生,鍾少敏向他學習了一些專業知識。在這段期間,她也摸索出心理學的一些經驗。“書到用時方恨少,心理護理在臨床上越來越受重視,我還要加把勁去學習。”

親筆感謝信越來越多,病人越來越少

進艙的每一天,鄧創豪都要為病人制定治療方案,安排複查時間,看影像學片子,講解病情的同時也要安慰他們,給他們信心。接連忙活好幾天,方艙醫院裡還有那麼多病人,有那麼一瞬間,他或多或少感覺到心累。但隨著醫療工作的有序進展,看著自己接手的病人一個個出院,醫院慢慢空曠了,他逐漸感覺到希望就要到來了,光明就在眼前了!漸漸地,鄧創豪收到了很多感謝信。辦公室的牆上,全是患者出院前留下的感謝信——“廣東醫生鄧創豪無時無刻在關心我,對我提出的任何問題耐心解答,感謝國家培養了這麼優秀的醫生。”就這樣一步一步,從100多個病人,到固定約15-20多個,3月5日,鄧創豪手頭上的患者基本都出院了。除了對病人的擔憂,這段時間最難熬的,莫過於每天下班後單獨隔離,思念家裡人,思念廣州的一切。

休艙後再次請戰

一路走來,他們收穫了滿滿的愛和感動。感受到了醫患間相互信任,與病人結下了親人般的感情。

至今,張貴麗依然掛念著接手過的病人:“張阿姨和朱阿姨,在艙內血糖總是控制不好,出院有沒有按我講的去做?劉阿姨轉院到雷神山了,在房間裡要經常做運動,要和同個房間的阿姨多聊天,不要想太多。”“那個因為老公隔離而失去生活和治療信心的胡阿姨,已經出院了,隔離期也滿了,你們一家幾口又團聚在一起了!當你們吃到熱騰騰的武漢熱乾麵的時候,一定會感謝我們的祖國,也會想起廣州的張護士吧!”休艙前最後一天,鍾少敏帶領患者跳起兔子舞,她說,要讓他們開開心心的離開這裡。幫忙患者收拾行李、搬運行李、送他們出艙。患者全部出院了,只剩下空蕩蕩的大廳。他們三人在方艙醫院前合影,留下了曾經在這裡戰鬥過的印記......

此時,他們沒有絲毫怠慢,共同做出一個決定——繼續請戰,前往武漢各醫院呼吸內科和重症監護室,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廣州榜樣】方艙醫院“清零”背後的海珠英雄

再次請戰書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三人始終沒有忘記出征時立下的誓言,他們是逆行勇士,是廣州人民的榜樣和驕傲。期待春暖花開,英雄平安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