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包市”對口支援譜就同心抗“疫”壯歌

“省包市”對口支援譜就同心抗“疫”壯歌

“我們時刻等著召喚,如果需要,我們會及時回來”。3月15日下午,在廣西抗“疫”醫療隊疾控組休整儀式上,廣西抗“疫”醫療隊疾控組組長藍光華的話直抵心靈,這份彌足珍“桂”的情誼溫暖著350萬十堰人民的心田。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廣西壯族自治區對口支援湖北十堰,經過近一個月的奮戰,“十堰保衛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擴散之際,黨和國家及時提出“一省包一市”的對口支援戰略,精準支援武漢以外的市州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在荊楚大地打響。伴隨著一支支廣西援鄂醫療隊千里開赴十堰,一批批抗“疫”物資千里運抵十堰,兩地人民手牽手、心連心,親如一家,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抗“疫”阻擊戰,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同心“抗疫壯歌”。

“省包市”對口支援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今天,國內海外疫情形勢此消彼長,中國抗“疫”的勝利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關鍵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關鍵在於這種舉國抗“疫”模式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之所以能夠迅速在全國範圍內統籌專家、醫療隊、物資、設備等支援湖北抗“疫”,關鍵在於中國的現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迅速實現“全國抗疫一盤棋”,以廣西支援十堰為例,儘管兩地間隔數省,可中央一聲號令廣西聞風而動,人員、物資迅速向十堰流動,並且是接續不斷的。這種統籌能力、動員能力、馳援速度、救治效果,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省包市”對口支援是抗擊重大疫情的模式創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湖北、武漢疫情暴發後,來自全國各地從官方到民間的善款和物資迅速湧來。為了保證這種支援更有序、更精準、更高效,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從實際出發,提出了“一省包一市”的對口援助模式及實施方案。從而為搶救患者生命、保障群眾健康,切實防控疫情蔓延擴散進行了實踐探索。各支援醫療隊之間競爭中有合作,不但幫助疫情重災區堅定了抗“疫”必勝的信心,並且用實際行動提供幫助,和當地醫療機構並肩作戰。“省包市”對口支援無疑是中國抗擊疫情的工作創新、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全世界抗疫創造了中國模式,貢獻了中國智慧。

“省包市”對口支援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生動寫照。56個民族56枝花,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民族融合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親如兄弟、情同手足、患難與共的深厚情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千里馳援湖北十堰,不遺餘力,心心相印、患難與共,譜寫了漢、壯民族兄弟同心抗“疫”的時代“壯歌”,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生動寫照。今天,馳援湖北、馳援武漢的醫療隊正在陸續撤離,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若有戰、召必回”是他們共同的誓言,疫情過後,分佈在神州大地各個角落的中國人,心與心一定會貼得更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