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小學教師馮彩萍:小學科學線上教學 我這樣做“有備”而來的混合式教學

個人簡介:馮彩萍,渭南小學教師。一級教師,臨渭區優秀教師,縣級教學能手,參與並主持多項省市級課題,多篇論文在《中國教師報》上發表。

渭南小学教师冯彩萍:小学科学线上教学 我这样做“有备”而来的混合式教学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延遲了開學的時間,讓我們不得不面對線上教學的挑戰,那麼,怎樣開展線上教學才能促進孩子們更好的宅家學習呢?為此,我校克服了一切困難,開通了線上學科教研和學科教學活動,不一樣的場所,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交流,不變的是學校、老師對孩子們的愛。我以“基於兒童立場,培養學習習慣”為主導,依據我們班的學情及學科本身特點,摸索出適合我們班的網絡授課形式。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有備”而來的混合式科學線上教學,我是這樣做的。

一、選擇適合的網絡平臺

為了找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我積極研究學習,提升自我,尋找適合學生的線上學習方式。雖然此次疫情給我帶來很多的困難,但是解決困難的過程卻讓我學會了更多的新技能,讓我更好的成長。通過實踐,我主要運用以下線上教學方式:

(1)通過QQ群網絡平臺將自學攻略、課件、微課等教學資料發到平臺讓學生自主學習,並在線解答疑問。

(2)QQ端作業佈置平臺、微信端“小打卡”落實學習任務完成情況。

二、探索適合的授課形式

“停課不停學”的重點是“學”,即學生。因此,在網絡教學中,應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更加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教師角色也相應的從知識的提供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線上教學,一旦沒有了能夠引發學生興趣和思考的教學內容,必將直接流失大量“學生粉絲”,尤其是小學科學,興趣激發至關重要。

我採取“問題驅動”的方式,用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以自學攻略和課時訓練為手段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探索出的教學流程共五個板塊:

(1) 上傳“自學攻略”,自主預習。提前1天上傳,給學生自我

安排時間的空間,逐漸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反饋“自學攻略” 檢驗學習。每節課,前5分鐘進行預習反饋,針對預習中的突出問題進行強化指導,梳理學生質疑,聚焦核心問題。

(3)觀看“微視頻”,“帶疑”學習。我們通過QQ群平臺將製作好的微課資源推送給學生開始在線學習,也方便學生課後進行復習。微課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

(4)推送“科學知識整理”,鞏固學習。課末講解當天學習的要點、易錯點和提問核心知識點。

(5)推送“科學趣讀”或“科學小實驗”,拓展學習。科學世界妙趣橫生,探無止境。“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願孩子們帶著好奇心,去發現,去探究,去實驗。

三、及時的參加線上教研

“教無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學的雙翼,只要有教學就會有問題,就需要進行研究。教研深化教學、引領教學,並不侷限於某一時空,而應是我們網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網絡視頻教研,我對如何組織線上教學,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課前提早發放自學攻略清單;課中呈現學習任務清單,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回應、進行有效答疑解惑、及時評價反饋,基於科學學科特點推送知識點整理;課後做到作業重質減量,批改及時到位(通過QQ平臺佈置作業並批改)。

通過網絡視頻教研,如何在線上教學中有效運用自學攻略,如何在線上課堂中加強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如何提高線上教學的效率等這些困惑,都在我們的交流和溝通中、提問和答疑中得以深化理解,這樣的分享和感悟讓我研有所得。

網絡是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網絡教研給我提供了學習機會,促進了我的專業成長,讓我的網課思路能進一步明晰,為後續網絡課堂的開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明確的路徑。

二月在感動中落幕,最好的流光是三月!讓我們繼續堅守線上陣地,為學生打造一片適合的學習天地,即使宅家,也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要有目標有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春天的繁花已經盛開,我們歡聚的時刻已經不再遙遠。再相聚,渭小滿園春色,中華盛世依然!

初審:賈偉宏

終審:賀維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