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致青春: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不再年少!

本人就是90后,在外面都有叫叔叔的啦,真的老啦,我深知90后的不易,每天都想着怎么提升自己,怎样挣钱。

压力很大,吃的苦头不比80后少。90后基本上都有同感吧!有一句话说的就很直白:80后想着怎样离婚,00后想着怎样谈恋爱,只有90后啥也不想,只想着挣钱!

30岁,是初老也是而立

2020年,第一批90后,真的开始奔三了。90年出生的人,会在今年迎来自己的30周岁。


微博搜索90后,会得到很多关键词,比如#90后存款#、#90后抗疫#,微博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80后忙着结婚离婚,00后忙着谈恋爱分手,只有90后,只想暴富。


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现状,90后的的确确成为了现在社会的主力军、“领头羊”。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也有很多90后表示如今轮到他们来守护世界了。


前段时间,因为豆瓣一个无心发起的帖子,90后又被推到了大众面前,帖子名为: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于是,不服输的90后心血澎湃的地开始做起了数据。集体熬夜为周杰伦打榜,和00后拼体力拼时间,终于将90后共同的偶像送上明星榜第一。


看,90后也是追星的最好年纪。有人说,30岁就像是一个deadline(最后期限),总让人觉得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道分水岭。其实30也不过如此,和18岁一样,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时间都去哪了?致青春: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不再年少!

(90后共同的偶像周杰伦)


2.

结束或许是翻开另一页新的篇章

年少的时候觉得当大人很酷,长大了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很残酷。每天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是90后的必修课。


朋友圈戒掉了情绪,打开微信才发现,跟很多人的上一条聊天记录,还是去年的春节祝福,通讯录里那些熟悉的名字,曾经无话不说,如今只剩下相互点赞。


问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时光,还停留在学生时代,那些一起哭过笑过的日子里,是岁月赠予我们的美好回忆。虽然逝去,但依旧温暖。


时间都去哪了?致青春: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不再年少!

(13年高中校运会班级合影)


想起前段时间有个同事在朋友圈感叹:“不知道怎么了,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前嗤之以鼻的鸡汤,现在越看越觉得有道理。三十而立的我最想念的竟然是小时候的游戏机。”说完还不忘在末尾加了个哈哈的表情,像是在模仿年轻人。


我顺手点开他的朋友圈,发现清一色的都是相同的文字,诸如:今天又加班了,打卡。


同事的心境不难理解,他们这一批90后似乎从一出生开始,就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垮掉”的一代,“叛逆”,“裸辞”,“佛系”。


他们是这个社会进步的见证者,同时也成为了小时候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未来世界”的建造者,他们顶着压力变得越来越“丧”,这时候却发现这个世界早已没人关注90后了。其实,他们的“佛系”,不过是选择与世界和解的一种方式。


时间都去哪了?致青春: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不再年少!

(高三时教室后墙的志愿板报)


张爱玲说:“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你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你可以依靠的人。”90不再是那个狂热青年的代名词,但是在而立之年,成为了“依靠”的代名词。


任何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焦虑,可是,生活的意义就是,在重压下依然努力前行,一代人终将远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不论如何,30岁会如期而至。是一段青春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时间都去哪了?致青春: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不再年少!


寄语

我总感叹,好像毕业之后人生就按了快进键,一晃眼,我们要担起那么多的责任。不光光想着照顾好自己,也要时刻关切家人的健康。想办法保持稳定的收入,想有一些富余的存款,也想尽快有一个自己的小家。


前两年很犟的时候做什么都天不怕地不怕,连去游乐场也净挑那些刺激的项目玩儿,现在路过“大摆锤”、“过山车”、“升降机”,只敢远远的观望,甚至当玩家的尖叫声此起彼伏的时候,心脏揪着疼,害怕,担心。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算是真正的大人了呢?是从赡养家中长辈开始,还是我们可以不用再依靠谁,独自在外顶风抗雨开始呢?


这次疫情,我和家人待在一块一个多月了,好久没和家人待在一起那么长的时间。也是这次机会,我才开始慢慢观察到,少了陪伴的这三年,父母都是怎么生活的。

时间都去哪了?致青春:第一批90后正式奔三,不再年少!

(我的大长腿高颜值之家)


一回家就犯“有事找妈”的毛病,从小妈妈打骂我最多,但也对我最好,从花裙子到电子琴再到卡片机,都是妈妈守护着我的爱好和天真。


小时候爸爸总是很忙,没什么交流的机会,直到近几年我发觉他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主动下厨、爱和孩子沟通想法、甚至会为了我和弟弟驱车到很远的地方给我们买爱吃的东西,这是我以前从没有体会到的。原来,爸爸的爱都在潜移默化里。


如今弟弟也到了快成年的年纪,是家里的第二个男子汉,很多糙活累活我都爱推给他,他也耳根子软,嘟嘟囔囔嫌弃我两句就帮我的忙。以前我总说有个哥哥才是最幸福的,后来我的弟弟长大长高了,我就再也没羡慕过有哥哥的人。


家里最年长的是奶奶,今年93岁了。她的身体大不如前,眼睛看不清、耳朵也不灵了。虽然能自理,但是心智也越来越像小孩子。我们很难能够交流,因为她听不清我的话,但是她很爱说,好像总有说不完的往事,我就静静坐在她身边听她讲。


日子依旧仅仅有条,每个人都在扮演生活里自己该有的角色。


90后奔三了,我要奔三了。哈哈,难以想象又要默默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