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別國國籍和愛不愛國有關嗎?

牽著小狗看大海


先分享一個段子:一位有錢人面對一群已婚男人說,“如果你讓你太太今晚陪我一個晚上,我出一萬元”,不出所料,沒有人答應,甚至有人衝動地想揍他。有錢人緩緩地說,“那十萬元呢?”,人群中有人猶豫了,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答應。這時,有錢人提高聲音,“我出一百萬元!”,終於有人答應了,還不止一個。

這位丈夫愛他的太太嗎?你不能說他不愛,我們都是凡人,受生活所迫。如果你口袋裡有一千萬,你可以理直氣裝地拒絕,不過,你並不一定比那位答應出借太太的男人更加愛自己的太太,只是你的錢比他多。
  • 加入其它國籍,就是不愛國嗎?也許有人是因為恨這個國家,而跑到外面去的,那肯定是不愛國。但大部分人,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在當地生活得更加便利一些。坦白說,如果突然有一個機會給你時,你的決定會是什麼,這可說不定。

  • 當國家出現災難時,已經加入外國籍的華僑,積極幫助,出錢出力,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這次疫情,我們都能夠感受到,他們愛國嗎?當然!

  • 當中國需要他回國時,但基於個人家庭或者各方面的考慮,他拒絕了,他愛國嗎?你可以說他不愛,但,問你自己,你有沒有把自己奉獻給祖國的邊疆?你有沒有深入到貧窮地區?你沒有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設祖國,能夠指責你不愛國嗎?

  • 當中國利益與外國利益衝突時,他已經宣過誓了,肯定不能夠支持中國,他不愛國嗎?肯定不愛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把槍口抬高一寸”,或者“故意不做為”,或者“透露信息”,那,你說他愛國嗎?我說他肯定愛國。其實,哪怕不改國籍,也有許多漢奸賣國賊。


“愛”與“不愛”沒有那麼絕對,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會有不同的表現,或愛國、或不愛國、或者不愛裡麵包含著愛、或者愛裡麵包含著不愛,所以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標準來判斷,但,這恰恰是網絡上很多人的想法,舉幾個例子:


  1. 買外國車就是不愛國,買國產車才是愛國;

  2. 用華為就是愛國,用蘋果就是不愛國;

  3. 到洋快餐去吃飯,就是不愛國;

  4. 在當下的疫情期間,反思國內的防疫,就肯定是不愛國的;


坦白說,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能用“神”或者“聖人”的標準來衡量,我們有時候會表現得極其愛國,有時候,我們也會很自私,這就是人性。不能夠就一件事情、一句話,就給人貼標籤。


最好的建議,就事論事:在這件事上,他表現得非常愛國,在另外一件事,沒有看到他愛國情懷的表現。

HR威叔


個人認為入別國國籍和愛國沒有太大關係,比如劉亦菲,她入別國國籍,其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而是父母做的決定!目前廣電總局發佈了“限籍令”,對娛樂圈改國籍的明星,事業影響很大,不能像以前那樣撈金了,對劉亦菲的影響也很大!

劉亦菲參演了《花木蘭》,因疫情的原因,推遲了上映時間,而且網友對劉亦菲的爭論也很大,主要是抵制劉亦菲版的《花木蘭》,認為她太漂亮了,不適合演花木蘭這個角色,另外她的美國籍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花木蘭》會不會因為那麼多人的抵制而受到影響呢?娛樂圈明星入別國國籍和愛不愛國有關嗎?

《花木蘭》會不會受影響?

有人認為會受影響,因為中國人的消費可以說令外國人咋舌,中國人在國外買下一棟樓,逛街橫掃一條街的新聞很早讓外國人領教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而且中國市場是眾人都想吃一口的唐僧肉,如果影片能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的話,無疑可以賺得金滿盆滿,如今被中國網友強烈抵制,那意味著失去了一大塊市場,對《花木蘭》肯定是有影響的。

也有人認為不會受影響,有爭議就有熱點,憑藉熱點讓這部電影更加聚焦了大家的關注點,原來片方就想靠劉亦菲的人氣來為電影造勢,現在沒有往他們期望的方向發展,不過熱點比原來期望的值要更高了,現在雖然說抵制,但是如果一旦上映,很有可能會比預期的票房還要高,因為人都是充滿好奇心的,本來有可能不想看,但是聽到大家都這麼爭論了,就去看看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真相定律的幾率還是很高。

國籍與愛國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有一些明星說著中文,長著中國臉,但國籍一欄卻不是中國,吳亦凡、鞏俐、張鐵林,李連杰等等,很多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華人明星卻是外國籍,那麼這些明星是因為不愛國就入了別國國籍嗎?其實加入別國國籍的理由有很多種,比如像劉亦菲和吳亦凡從小就隨家人到國外生活,由家人給他們辦理了加入別國國籍的手續,當年他們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自然是順從家人的意願改了國籍,你能說他們不愛中國嗎?答案可想而知。

還有一些明星是因為婚姻關係改了國籍,為的是更好的生活在一起,非要說他們不愛國似乎也是不對的,所以加入別國國籍和愛國沒有太大關係,不少明星為疫情捐款出力,他們愛不愛國要看他們是否為中國做出了貢獻,這個貢獻可能是大也可能是小,就像有首歌中唱的,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加入別國國籍和愛國沒有太大關係。

娛樂小總結:

明星們更改國籍,我認為這是他們的一種選擇,既然不違法,那麼就有這個權利。更改了國籍之後,談不上愛國不愛國,都不是中國人了,還愛哪門子國?不用太糾結《花木蘭》的主角劉亦菲是外國籍這件事,也不必非要將國籍和愛國劃等號,這個世界因為有不同的發聲才會變得精彩,明天還要繼續,與其關注戲子們的雞毛蒜皮,還不如自己活得精彩!


娛樂二公子


入別國藉就是不愛國。

也許你有千般理由加入別國,萬般的理由放棄自已的國藉。

也許說國家有難,我也捐款捐物,心繫祖國,我白皮黃心。

你錯了。你那叫善心,善心沒國界。就象科學技術沒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你懷舊也好,感恩也好,善心善舉也好,但和愛國不搭界。

愛國是有大前提的,去百度上問一下概念吧!



凌峰山顛


由於限酬令和疫情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明星的國籍問題顯得格外敏感,關於明星國籍問題的話題突然變得多了起來。

比如劉亦菲宣傳新劇《花木蘭》時被部分網友嘲諷,外國人沒有資格扮演我國的民族人物。比如寧靜,多次被網友質疑國籍問題,近日曬出戶口本霸氣回應,表明自己從始至終都是中華兒女。

再比如加拿大國籍的“皇阿瑪”張鐵林,吳亦凡等等。真是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原來這麼多公眾人物都改變了國籍。

對於改變國籍與是不是愛國這個問題,不二感覺要一分為二的看待。

那些主動放棄我國公民身份,轉頭其他國家的人,顯而易見是不愛國的。為何這樣說那?以美國為例,來看一下加入美國時的宣誓詞是怎樣的。


英文版看不懂?那來看下中文翻譯。

看明白了嗎?這麼淺顯又直白的語言,不知道當初那些更改國籍的人是怎麼讀出來的?

臉不紅嗎?良心不痛嗎?

都這樣了還好意思舔著臉說自己愛國?

拜託,稍微有點羞恥心好嗎?

就拿加拿大國籍的吳亦凡來說,年前國內疫情嚴重的時候飛往加拿大避難,前段時間國內疫情穩定後又立馬回國拍劇,急不可耐的賺錢。

這樣的人你跟我說他愛國?開什麼國際玩笑?跟這種背棄祖國母親的“白眼狼”談愛國,純屬對牛彈琴。



而對於另外一種被動加入他國國籍的情況,不二感覺還是情有可原的,這些人也是愛國的。

譬如,“仙女姐姐”劉亦菲。

劉亦菲是在兒時被家人加入美國國籍的,八九歲的小女兒根本什麼都不懂。要說她是為了利益加入美國的,就有點扯淡了。

並且她曾公開表示支持香港警察,因而被國外的噴子抵制。



坦白說,這次疫情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很多。我國可以在短短几天內建出一棟醫院,為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免費治療。而外國那?

花了幾天的時間去挖了一個大坑,準備掩埋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

高下立判!

那些放棄中國國籍的人,後悔嗎?


不二喲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如果你已經選擇加入了別國國籍,那麼你就只能選擇放棄中國國籍。

那麼,問題來了,入別國國籍和愛不愛國有關嗎?

這問題還真的要區別對待!

第一,加入外國國籍,不等於就不愛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抗戰時期,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祖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甚至還有很多愛國華僑歸國參戰。最著名的就數抗戰時期,許多馬來華僑回國參戰,在滇緬公路當汽車兵,將國際上給我們的援助物資,運送回國內。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武漢抗擊疫情……每一次都少不了華人華僑愛國的身影。

他們雖然散居世界各地,但是他們的心依然牽掛著祖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著祖國,表達對祖國深切的愛!

第二,不管加沒加入外國國籍,都有不愛國的人!

這兩天爆出的“澳大利亞籍歸國女”,大肆破壞抗疫規則,無禮取鬧,最終被其公司——拜耳中國開除!還有那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的華人音樂家蔣逸文,在臉書發帖侮辱、謾罵國人。像這樣的外籍華人,顯然是不愛國的!這種人不論身處各地,都是祖國的逆子!



但是,我相信,這樣的人只是極少數!他們並不能代表整個華人華僑的整體。我們也不能就此就說,加入了外國籍就不愛國!

第三,那些選擇加入外籍的富豪、明星、貪官、犯罪分子。

這些人,還真的不能說他們是愛國,這些人加入外籍,用意無非就是將財產外移、逃避打擊而已!

這樣的人,你能指望他們愛國嗎?除非是到了將死之時,良心發現,才會想起祖國、家鄉!但是也未必就是愛國!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總之,一句話:愛國者,不論身份如何變換,他依然愛國!不愛國者,不論他擁有什麼身份,他也是不愛國的!


姑蘇講堂


辨這個有意義嗎?傻子都知道,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如果你非要說沒有,你的目的就成了“司馬昭之心”了。別再忽悠自己的智商了,這沒意思!


風中琴聲老祖


這個還用問嗎?毋庸置疑!既然放棄了自己國家的國籍,還談得上你愛自己的國家嗎?你如入了美國國籍,自然就是美國人!你就可以在美國軍隊服兵役,成為美國軍人。一旦中美開戰,你開著美國的軍機來同我們作戰!除非你開著美國的戰機飛回祖國,那叫你愛國,也可以叫潛伏!到那時,祖國和祖國人民為你喝彩!


流金歲月八一七


這事兒很難說,但立場肯定有問題!過去當過漢奸的也非真的為鬼子賣命,一有機會也會幫助游擊隊搞垮小日本,骨子裡還是傾向祖國的!只不過為了個人的發展私心佔了上風!一棍子打死肯定有些怨枉,難道不跑外國的就都愛國嗎?容人之私這是現實,只要出去沒幹過對不起和損毀國家的事都可以原諒吧!過去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還應該是主政之策!


兵心詩韻


加入別國國籍,是要宣誓的。

至於“加入外國國籍與愛不愛國”,應該說的確是有密切關係。因為,你選是那一刻就已經背叛了自己的祖國。難道說你在宣誓時都是信口胡說?


歷山耕夫569


講真,是不是入了他國國籍,普通民眾真的不是太關心,這是個人選擇的權利與自由,是不是“中國人”也不要緊,即使國家屬性不再是,自認民族屬性仍然是的,我們也歡迎,而且歷史證明,搞戰時期,東南亞華僑民族屬性認同感很強;關鍵是入了他國國籍後回到祖國後就自以為高人一等,處處優越感十足地說三道四,又或者一邊掩掩藏藏不敢承認,一邊又佔著資源偷偷在國內大賺其錢卻又不用為國家多做一絲貢獻的人,這樣的人我們普通人確實立場鮮明地不歡迎。所以,是不是愛國,特別是已入他國國籍的名人,聽其言,觀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