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多嚼不爛,父母別貪心,孩子特長專精不專多

我同學的孩子從小爬山。我女兒同學裡,有的男生從小練琴很多,特別下功夫。有的男生對軍事武器特別鑽研,在同伴裡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女兒是英語很厲害。有個男生一直學奧數,數學很好,假期老師從網上找的數學作業,每次都被他挑出問題,後來老師都不敢再輕易從網上找題了……


貪多嚼不爛,父母別貪心,孩子特長專精不專多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都開始加大了在孩子身上的“投資”,最大的表現就是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特長班。

很多孩子從小練習各種樂器,繪畫或者跳舞,但是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並不多,大多孩子都是半途而廢了。其實這是大人的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因為大人從思想上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學一樣特長,目的是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貪多嚼不爛,父母別貪心,孩子特長專精不專多


在某一方面,多投入,長期堅持,久之,水平提高了,孩子對這事也更有認同了。孩子的各種能力、自尊自信,都受益了。
我看到很多家長就是盯著學校的幾個科目,沒有去在課外發展什麼。孩子會感到無聊,在群體裡也自覺泯然眾人,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亮點。


貪多嚼不爛,父母別貪心,孩子特長專精不專多


很多家長說,我孩子什麼都不喜歡。這個,就需要我們多嘗試,多想辦法,長項的來源,可能是家長自己的喜好,很自然就帶動了。可能是觀察孩子小時候表現出的特點,就此帶他多練。可能某個外界偶然的因素,孩子就喜歡了。

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興趣,特長之類的學好一兩樣就不錯了,貪多嚼不爛。否則,孩子沒足夠天賦,沒相關興趣,沒理想足夠的家庭條件來支持,拿頭來樣樣精通?畫虎不成反類犬!純粹交智商稅罷了。

貪多嚼不爛,父母別貪心,孩子特長專精不專多


當然,無論最初怎樣開始的,長期堅持去學和練,都是必不可少的。儘量不強迫,帶他跨越幾個最初的小瓶頸,後面就會容易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能力,而且會尋找到一種自我認同,獲得自信。

即便興趣可以讓孩子的訓練開始得順利一些,堅持得久一些,也一定會有瓶頸期和想放棄的時候,因為任何成績都是一遍,兩遍,無數遍訓練後得來的。遇到困難孩子想退縮的時候,如果確定要堅持,就必須要虎媽了。而虎媽是一不怕苦,二不怕花錢,三是基本放棄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