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二手車市場存在的畸形部分,二手車販子是不是要負很大責任?

萬航林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目前中國的二手車市場確實存在一些畸形的現象,部分車源價格不清晰,車輛質量不能得到保證,甚至部分地區由於二手車市場的不規範還存在著強買強賣的現象。二手車販子也確實在這些畸形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想說雖然二手車販子是這些現象的發起者或執行者,但是從根本上說這並不完全是他們的責任。


首先: 二手車市場初期沒有準入制度和相關健全的法律法規來規範,要知道二手車販子採用的盈利模式是收車、整備、加價、賣車的獲利模式,在前兩個階段都是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的,那麼他們相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當他們的利益受損又無法彌補的時候,必然會轉嫁給消費者。

其次:二手車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車販子為主體的銷售模式,甚至現在很多的4s店都有二手車部門,但是由於置換的二手車會壓資金,所以大多數都是直接的轉給車販子,或者讓車販子直接進行價格評估,這樣拱手將市場讓人的方式也使得車販子在二手車市場獲得了足夠的話語權。

再次:二手車由於不是標準化產品,所以其質量和價格很難做到統一,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價標準,而在國外往往採用的是寄售模式,二手車商只是作為一箇中介,但是這種模式在國內的市場還是比較少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爺說車


這跟二手車販子,

又有什麼關係?

究其根本原因,

難道不是國人對汽車的認知所導致的?

早些年,

所謂的高配車型,

必須是天窗、導航、皮座椅……

然後一味的對後排空間的追求,

恨不得可以在後排聽著音樂吃著火鍋……

從眾心理,

如同吃飯下館子一樣,

必須是哪家人多就去吃那家。

也不問這家的飯菜合不合口味?

其實還有很多人,對購車的認知,

只是停留在“我考慮一下,回去問問朋友怎麼說”的階段而已!

無問西東,只求別人開心……

也不管自己用車需求,

只求身邊的朋友別說:“傻*呀,這車也買?”


良駒速遞


二手車水不深,深的是人心,在這個信用時代其實良心商家也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