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家玩自媒體,自媒體的熱度不降反增,你會培養孩子做網紅嗎?

揚子記事


不會,那樣會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現在正是上學,學習的階段,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阿孝記事錄


這是我妹妹,才讀小學四年級。

起初我在家裡拍視頻的時候讓她參與,她都會扭扭捏捏的,總是有些不好意思。

一個月過去之後,現在我拍視頻,她還會主動進來參與,並說一些自己的話。

我覺得自媒體這個可以培養小孩子的一些自信心,我常常在家說她表現力是不是比之前旺盛了很多。可以看出來她很喜歡這樣子的方式。

所以自媒體並不是什麼泥沼,這只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不要把它看成一種工作進行。去好好享受生活,記錄點滴,你會獲得很多驚喜



張張同學的日常


作為一個教育行業從業者,孩子還小,我不會特意培養我的孩子做網紅,等孩子成年後,如果他想要做網紅這一行我也不會反對。我個人以為孩子的未來必然與他自身的興趣有關,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高科技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不會對孩子使用手機電腦等太過緊張。

首先,信息時代,自媒體是一個趨勢,它有利也有弊。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大家都自己待在家裡,總要找些事情去做,我在疫情之前都沒有抖音賬號,下了抖音之後,用抖音給孩子拍視頻,學手工,做美食,聽一些專家的直播,學習一些東西,其實也挺好的。在另外一方面,會無意識當中花掉很長的時間,有點“上癮”,自己獨立思考動手的時間太少,所以需要控制孩子玩手機電腦的時間,不會特意培養他成為網紅,年紀太小了沒有自控力。

其次,明星、網紅也有正負能量之分。正能量的明星、網紅給社會帶來好的影響,比如疫情中的韓紅,利用自己的資源,實實在在幫助疫情一線。負能量的明星網紅們,扭曲的價值觀,人生觀誤導了孩子們,無論是哪行哪業還是腳踏實地的為好,所以孩子成年後如果能夠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網紅,我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孩子的未來自己決定。為人父母總是擔憂思考孩子的未來在哪,可是,十幾年後的事情我們又如何去預測呢。我們現在能做的,以孩子的興趣為基礎,幫助他學習更多的東西。在高科技時代,如果他想學編程我會鼓勵,跟上時代的步伐,至於要不要做網紅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吧。

與家長孩子統一戰線,在一線與孩子“鬥智鬥勇”的園長老師,樂於解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戰爭”,讓他們“重歸與好”。有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園長說育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網紅賺錢快, 一部手機,註冊賬號,申請直播,似乎網絡賺錢的道路並不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眾多網紅明星有著巨大流量,賺錢迅速,可是光環背後有多少人能看到這些所謂“名人”背後的心酸,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著名歌星邁克傑克遜一生痛苦,苦難的童年給其一生帶來陰影。

哥哥張國榮因為抑鬱症在愚人節那天離開了我們。

曾出演過經典林黛玉的陳曉旭最終選擇了出家。

這些只是一些縮影,可能只是個例,但是我要強調的是做網紅做明星,你承受萬千寵愛與一身的時候,也要經受的了這些榮耀光環帶來的壓力痛苦。不是說明星網紅這個職業不好,只是說過早讓孩子經歷面對這些名與利真的好嗎?家長們,當你培養孩子做網紅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三個問題:

1、孩子如何面對輿論壓力,自我調節。

2、孩子如果成不了網紅,明星,以後職業生涯怎麼辦?

3、過早的接觸社會、享受名利對於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本著為孩子負責的態度,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慎重,不要為了自己的名利心賭上了孩子的一生!


可愛的菲姑娘


不希望也不會去引導孩子成為網紅

自媒體和網紅不同。可以培養孩子對自媒體的興趣,但不會培養和引導孩子成為網紅。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我們不能排斥新事物,往往很多新興事物都會對時代發展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就如同自媒體的發展,讓信息更加平民化,拓寬了普通民眾的信息獲取渠道,同時也催生了許多新興產業。網紅就是其中一種。

網紅的准入門檻較低,但是要想做出成績,也必須付出不懈的努力,不論那種行業,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酸和苦楚。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即便是星二代、富二代等等,他們的父輩肯定也都有過一段奮鬥史。

大浪淘沙,像周潤發、劉德華這樣的影壇常青樹相比於影視業的眾多演員是少之又少,更何況成為網紅,如果有幸,也會成為流星一閃而過,很難取得更進一步的成就。可是嚐到了網紅的甜頭,又會有幾個人能真正安下心來從事其它事業。

作為父母最想看到的,不是孩子大富大貴,而是能夠腳踏實地,活的真實,所以像網紅這種空和虛的行業,肯定不會支持。

而且現在疫情當前,更加彰顯了科學技術、實業領悟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時代需要工匠精神、國家和民族需要工匠精神,我相信大多數父母也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實業的道路。


熊貓寶寶之教育


我不會培養孩子做網紅,因為我不想消費孩子。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孩子,就是因為承擔不了這些工作,也沒有責任承擔。網紅是大人世界的產物,理應由大人來做。我覺得

孩子的未來還在於讀書,孩子以後當明星也好,當網紅也罷,當醫生,當老師都好,那是他的職業選擇,不是家長給的選擇。不管是什麼選擇都需要知識,需要個人積澱,如果沒有,那不過是曇花一現。所以作為孩子讀書學習最重要。

首先這裡說的學習並不是一週三個奧數班,兩個作文班什麼的這種學習,當然不排除。因為學習是一個綜合性的,越是基礎教育階段,越需要在各個方面打基礎,英語需要基本的語感培養,語文需要國學素養,數學需要羅輯思維,體育需要跑跳投的身體能力,繪畫需要創造力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在基礎教育階段需要做的。這也是孩子的地基,以後孩子能走多遠也就看地基能打多厚。

二是孩子要有自主選擇權。這個問題一出,會不會培養孩子當網紅,那孩子想當或是願意當嗎?大人不應過多幹擾孩子的生活,他也是個人,也有思想。大人需要做的是幫他修剪長歪的枝葉,而不是限制他往哪生長。





家有小鬼娃


首先,職業無分貴賤,做網紅也一樣,只要能掙錢,能養活自己和未來的家庭,並且可持續收入,那也沒什麼問題。

當然,要當網紅,一定要宣揚正能量,輸出的內容要對別人有價值,不能當那種輸出低俗或沒內涵內容的。

另外,做網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相信很多讀者都羨慕那些大V網紅,每天成千上萬的入賬,可是當自己去嘗試時,是否覺得連門都進不去,就像我自己,現在興趣認證4個優質回答,幾天過去了,絞盡腦汁回答了十幾個問題,一個優質回答都沒有,哈哈。

所以,不管做什麼職業,不是靠幻想就能成功的,成功沒有捷徑,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努力積累才能成功!做網紅也一樣。





小謝出征


這個社會造成的一種怪異觀念,孩子理想不在是科學家,醫生,教師,軍人……迫切希望成為網紅,開豪車,買豪宅,錢多多,違背孩子生長規律,無異議於拔苗助長!



徐小壞的vlog


不會培養孩子做網紅。賺錢是大人的事,孩子的童年應該只負責快樂。等孩子長大成人,選擇什麼樣的人生他再自己決定。當前首要任務就是學習,過一個單純的童年生活。



不知道什麼時候,網上就多了很多網紅小孩子,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走入人們的視野,迅速走紅。

在這個網紅盛行的時代,小到三歲的孩子,大到八十歲的老阿姨,都有一個網紅夢,其根本原因,與網絡快餐流行文化的泛濫是分不開的,人人都想著一夜暴富、一夜爆紅。

一開始只覺得孩子的萌、可愛,不知道什麼時候因為他們能夠賺錢,慢慢變成了家長賺錢的工具。

孩子的世界裡摻雜了太多的金錢利益,那麼一切就變了味。擁有的也不再是快樂的童年,而是不得不像一個成年人一樣,以各種方式賺取更大的金錢利益。




孩子還沒有成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不留神就被這些思想帶偏。

他們會以為:原來只要我賣賣萌,就會有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

原來只要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會有人來給我打賞送錢。

原來只要我成為網紅,我就可以過上又有名又有錢的好日子了,那為什麼我還要讀書呢?

想改正一個孩子的壞毛病千難萬難,但想讓一個孩子變歪卻十分簡單。

就被這種網紅的成功模式影響,造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錯位,不知不覺中,就長歪了。

讓孩子遠離網紅,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知識和積累才是永遠的後盾,而不是隻靠“美貌”和“毀三觀”來博取的網紅。



讓孩子有理想、有目標,有努力奮鬥的動力,而不是追逐網絡快餐流行的網紅,丟失了本真!

喜愛讀書的孩子,他的言談舉止總會有一種氣度,那是任何金錢也買不來的氣質,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餅乾育兒


我不會培養我的孩子做網紅,並且孩子的未來在他手中,作為媽媽只要引導她,讓她在學習的年紀多學習,開拓視野。

我並不反感自媒體。也是社會的一種發言形勢,孩子還沒成年的時候,我不會培養孩子來從事這方面的事情,我認為孩子在未成年的時候就應該多讀書,多學習,開闊視野,可以去旅遊,去長見識。我一直信奉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對於網紅我不持意見,我不想孩子生活中只是金錢和名利。如果有能力就要在某一方面成為專業的人士,如果沒有突出的能力,就做個普普通通的人就很好。

作為網紅,也應該有許多知識的儲備,網紅也是在負責傳遞一些正能量,的知識越多,見識越廣,才能紅的時間越長。

關於孩子的未來。並不是我們能設計好的,只有讓孩子有足夠的底氣,將來才能有選擇的餘地。而這些底氣正是來自於他的知識與見識等個人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