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草根出身,創業早期,他哪來的資金糧食維護軍隊運作?

歷史小學徒


劉備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人來幫助和入夥,這和他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我們從最開始來看劉備白手起家後如何空手套白狼維護軍隊運作。

首先 劉備起家時是有關張二人人在後邊支持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張飛賣了自己的祖業,所有資金用來打造兵器招募兵勇。 劉備前期有一些部眾來打黃巾軍,打下安喜縣,做了安喜尉,這其中也靠了有張世平,蘇雙二人的資助。然後他很瀟灑地怒鞭了一回督郵,跑了。跑的時候有沒有帶自己的部眾不知道,關張肯定是帶著的。這個時期的劉備基本上還是依靠著地盤上的資源。可能有一點部眾,當個小官。走到哪吃到哪,反正哪裡都不缺糧養他這點子人。


依附公孫瓚時期。初露鋒芒,刷了刷袁紹副本,靠刷聲望攢出來一個平原相。這時候的劉備應該是靠著平原的資源養家的。畢竟軍閥最主要靠領地的收入。

曹操打徐州大概是劉備前期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有陶謙養著他的兵,使得他可以放開了招募流民,又收了四千徐州戰神丹楊兵。徐州的資源有多豐富? 大家應該清楚。信心十足的劉備帶著自己的主力,吃著火鍋唱著歌去和袁術剛正面,然後被呂布抄了老家。轉戰海西那段日子不知道劉備怎麼熬過來的,只知道他又幹掉了為寇徐、揚間的楊奉韓暹。至於後來又和呂布求和,大概這段時間並不長,隨便搶一搶或者楊韓的輜重拿來湊合一下吧。


我們都知道糜竺是山東首富,家裡僕人門客過萬,資產以億金計。糜竺在劉備落魄的時候把妹妹嫁給劉備,嫁妝有兩千家僕,金銀貨幣無數。劉備靠著這個東山再起。 大概這一萬來號人跟著敗走的劉備在豫州落了腳。劉備回到小沛收了殘兵,拿著豫州的軍糧,吃飽喝足之後和曹操的夏侯惇一起打呂布,結果…那之後就是著名的煮酒論英雄和衣帶詔事件。劉備斬車胄將軍,之後又回到了徐州。這一段時間劉備的物資來源顯然還是來自於徐州。

然後被曹操狠狠揍了一頓,所謂叛逆的代價。妻子又被擄了不提。手下的部隊呢?在袁紹帳下休養生息,在袁紹的支持下開始聚斂敗兵。之後是去到汝南與劉闢聯合,和曹仁大將軍在許都外圍打游擊。糧食的話,大概是和劉闢的黃巾餘黨差不多,靠搶……

來到荊州之後,被劉表安排在新野做抗擊曹操的肉盾。這段時間裡荊州的物資供給應該是足夠穩定,不提。然後曹操來了。再次失去根據地的劉備帶著他的人口和輜重一路南逃,直到被五千輕騎追上。這一戰裡劉備基本上失去了自己一半的家底,幸得關羽手裡還有另一半。這些人馬物資加上劉琦在夏口的軍資和萬餘人,就是劉備在赤壁之戰時的全部實力。


以上就是創業早期錢糧的由來。那後期呢就是,廬江雷緒帶著私兵和部隊家屬數萬人投奔劉備。劉璋派法正帶四千人迎接劉備,前後給劉備的錢以巨億計算。劉璋派孟達送兵數千給劉備。劉璋增加劉備的兵力,還讓劉備指揮白水軍。劉備合併各軍三萬多人,車馬盔甲器械金錢無比繁盛。我們就不細說啦。


有李行天下


劉備草根出身,創業早期,他哪來的資金糧食維護軍隊運作?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國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劉備也被譽為白手起家到創立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劉備雖然是草根出身,一無所有隻能賣草鞋,不像曹操那樣不僅有人脈,資金也不成問題。對於劉備而言,創業如同畫餅,那麼他是如何將畫餅變成現實的?

一、堅持

劉備的創業之路可謂艱辛,無處安生,兄弟掉散,是從不放棄的執著讓他最後取得了勝利。創業路上充滿坎坷,碰到掉敗和挫折之時,千萬不能選擇迴避和退縮。哪怕面臨的挫折再大,跌倒的再慘,創業者只要堅持就能迎來成功。

二、合夥人可靠

劉備寄身袁紹,關羽卻沒有轉投曹操;長坂坡生死存亡,趙雲七進七出都沒有低過頭。關羽和趙雲身為劉備的創業合夥人,他們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而他們的可靠品質是蜀國成功建立的基石。對創業公司而言,一旦合夥人的基石搭好了,創業這棟大樓就能屹立不倒。

三、目標

創業初期,劉備同合夥人的目標就是消滅黃巾軍。完成創業初級目標後,劉備將目標轉向為光復漢室,並在之後長期堅持該目標不動搖。隨著創業階段的變化,創業者在設定目標時也要根據實際變化,合適的目標可幫助創業路更加通暢。

四、精準定位

雖然劉備是草根出身,但他初期就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漢室宗親。光憑皇室後代的定位,就為劉備帶來了無數無形資產效益,不僅吸引了無數用戶擁護,還招到了不少優秀員工。創業是一個持久戰,一定要在精準定位的基礎上開始,弄清自身楚優勢才能帶來成功。

就創業而言,劉備沒錢、沒勢、沒人脈,然而他卻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功。劉備的這些優點,在當今成功創業者身上同樣能看到。


史海閒聊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描寫: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可見劉備無論從氣質外貌,還是性格志向都具備了成大事的基本條件。加上其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這樣的背景加持,更是為他成就一番霸業做了很好的鋪墊。

劉備雖然有當時漢室血統背景,不過到他這代,家族已經沒落,所以年輕的時候過的並不好,一度靠販賣草鞋為生,《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到: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蓆為業。”不過好在劉備從小就異於常人,加上他家東南方向有一顆大桑樹,長得枝繁葉茂,遠遠望去就像一輛馬車的車頂,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坐有車頂的馬車,基本都是達官顯貴,所以有相士就說此家必出貴人。在劉備兒時於樹下玩耍時,也曾說:“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正因為如此,劉備也獲得了他人生創業路上的第一筆風投,當然也可以算是資助。因為其父劉元奇也認為“

此兒必非常人”,所以經常資助劉備。

劉備到了28歲,尚未得志,可見古今很多成大事者幾乎年少都很難得志。一日劉備在街上賣草鞋的時候,剛好看到了討伐黃巾軍的招兵榜文,禁不住長嘆一聲。忽聽耳邊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此人便是張飛,也從此時劉備的命運開始發生轉折。書中對張飛的外形描述: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 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一看就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氣場。劉備見此人相貌不凡,便與其攀談,得知此人名張飛,書中有云: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劉備一看這是遇到土豪了啊,便自我介紹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 能,故長嘆耳。看看,有皇室宗親背景的加持,那的確就是不一樣,在等級觀念特別強烈的時候,你有皇室血統,那就是權貴啊,就算是沒落了一樣是貴族。在哪裡都會被別人高看一眼,都有人願意結交,於是張飛回道:“

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我們土豪飛的意思就是,我以為什麼事情呢,哥們我啥都缺,就是不缺錢,我這就會去招兵買馬,和你一起幹一番大事。

張飛在當時可以算是真正的土豪,他不僅是賣酒殺豬,還有超多田產,妥妥的富一代啊。而且在書中也兩次提到,“頗有莊田,頗有財資”。所以劉備憑藉其背景和超於常人的大志贏得了他創業路上真正的第一次風投,也可以說是A輪融資。當然到後來,

也證明土豪飛的眼光的確不錯,這筆風投換回了一個皇帝大哥和五虎上將的千古功名

接著,劉備在當日又遇到了關羽,五虎上將超男團的另一位成員。從此三人便義結桃園,劉備也從此開始了他“開掛”的創業之路。書中有云: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劉備有了張飛的A輪融資之後,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憑藉其漢室皇叔的權貴身份,處處仁義,與人為善的性格。已經不必在為創業資金而發愁,只要他需要B輪,C輪,直到X輪融資都可以輕鬆拿到。軍事指揮上得到了臥龍先生諸葛亮的輔佐,戰場了有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虎上將的所向披靡,最終在章武元年(221)年,成都繼承漢室稱帝,立國號為“漢”(史稱蜀漢),從此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從劉備的“創業”歷程來看,創業不在乎是否有資金,如果沒有資金,你就要有一個到處可以用來吹牛唬住別人的背景,要有一個遠大的志向,還要有一個仁義之心,處處與人為善的性格,當然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有一個志同道合像土豪飛那樣的朋友輔佐,創業一樣可以獲得成功,這也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


MR瑞


回答過相似的問題,劉備,其實他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初創的時候他什麼資源也沒有,最早期他碰到了張世平和蘇爽,給他提供了一定的馬匹與啟動資金。後來他就碰到了我們張飛大土豪哦,不但把自己融入進去做為合夥人,還提供了不少的錢財和人力。再到後來打黃巾軍,當上縣丞時其實他的錢就花光了,但人家有你這麼牛的經歷呀,畢竟也是帶幾個人創業做到了幾千個人,所以他就拿自己的閱歷去給人打工了,先是投靠了同學公孫哥,不但給人還給兵,呆膩了,覺得還不走就要露餡了,所以他又藉口去救孔融,孔融一看,帶人又帶兵的來救我,好酒好菜好銀兩的招待著。剛準備撈一筆,結果又打散了,沒錢了怎麼辦,去投奔陶謙吧,結果又是一頓好吃好喝,而且還碰到了一生最大的投資人糜氏家族,不但好酒好菜還送銀子,銀子不夠情誼,乾脆送個老婆。老劉想,混成這樣,嗯……不錯了。結果又被我們的呂布攪和了,只好跑到了曹操那裡,叫曹操兄弟幫忙把呂布趕走了,就看著陶謙老了,不準備走了,準備好好享受時,又被呂布給殺回來了,曹操那邊辜負了一次怎麼辦,先在老呂這混口飯吃吧!嗯,就這樣決定了。可呂布是北方人,劉備是南方的,天天給他吃麵條夾饃,沒肉吃怎麼辦呢!換個老闆吧,他又跑到了袁紹那裡,袁紹呢,天天有酒有肉,但就是不發工資,還天天看不起他。走吧,又沒人又沒錢怎麼辦呢!哦,對了,小舅子那裡不是好久都沒給錢了,再去要點就說想到南方去做賣米生意,北方不沒飯吃嗎?運點米過來再高價賣就有錢賺了!哎,沒想到小舅子還同意了,還要入股,徐州不幹了,趁著這樣,他就打著招募運米隊伍又招了一批人馬,來到荊州 準備買米。劉表一看,這是一個大客戶呀,說什麼也要留下,說,現在米不太好買,兵荒馬亂的,我賣塊地給你,教你種,你看可以吧!自己種的賣家好。就這樣劉備就把小沛買下了,自己不會種怎麼辦呢,這不有個專門種田的諸葛亮嗎?叫他過來參點技術股,有人耕田(關羽張飛),有技術(諸葛亮),有人賣(糜芳,糜竺),管賬先生(簡雍,孫乾)賺到錢了,怎麼辦,沒保鏢不行呀,把趙雲叫過來當保鏢。小日子過得別提多高興了。剛賺到一點錢,結果曹操也想來發財,怎麼辦,別人兵強馬壯的,算了,讓給他吧,我換個地方,他就又跑到孫權那裡,說我這裡班子有了,技術團隊也有,你看你借塊地方給我種地備唄,反正你留著也在哪裡荒,我給你種肥了,你再收回去,怎麼樣。孫權一想,也要得。就把荊州借給你種三年吧。就這樣,劉備憑藉他專業的種地團隊,慢慢的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開始吧益州,漢中也租了過了,就這樣,從一個草根一步一步爬到了億萬身家,再也不用擔心吃饃夾面了。


跳跳的蝸牛


劉備的背景極為薄弱。劉備除了姓氏之外,與漢室宗親已經毫無聯繫了。他的祖上因“酎金案”被褫奪了侯爵和封地。到劉備的父親劉弘,史書上治記載“仕州郡”,也沒說當什麼官,大約只是一個小吏。

劉備家境貧寒,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以販履織蓆維持生計,可以說是最貧賤的社會底層。與偌大的漢帝國相比,他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是滄海一粟。

總之,劉備一沒曹操那樣的家族基礎,二沒江東孫氏數代的資本積累,那麼他哪來的資金糧食維護軍隊運作呢?

一、張飛的投資是“第一桶金”



張飛賣酒屠豬,頗有資財。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飲酒。錢雖不多,但總比沒有強,畢竟容易舉大事。

二、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成為他的“理想投資人”

原來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張世平,一名蘇雙,每年往北販馬,近因寇發而回。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從此,劉備有了軍糧的資本,維持軍隊的開支。

三、徐州富商糜竺的慷慨解囊,給劉備雪中送炭

公元196年,劉備來到廣陵海西。糜竺出身東海郡朐縣人,是大商人,家僕數以萬計,家財數以億計。

當時,劉備接管徐州沒多久,便因為與袁術相攻,被呂布襲取了後方,輾轉流落到了海西,已經狼狽不堪,飢餓難耐。這時候糜竺要錢給錢,救劉備於危難之際。劉備還成了糜家的乘龍快婿。

四、曹操的給予,陶謙的豪讓,劉備不斷“贈網”



劉備歸服曹操時,曹操“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布”。儘管杯水車薪,也不至於讓逃亡中的劉備斷炊。

而劉備救陶謙時,陶謙見其薄弱,贈送三千丹陽精銳,還把整個徐州送給了劉備。徐州的富庶讓劉備大補血,給劉備帶來了一筆不少的財富,從而使劉備在夾縫裡得以艱難發展。

五、南逃荊州,赤壁之戰後乘機佔據南郡,獲得當地的賦稅收入。

在被曹操追殺的過程中,劉備在新野,就曾裹挾大量百姓難逃,多少也不是沒有掠奪在其中的。

劉備又在荊州劉表處落腳,得到救命的喘息之機,並且一待就是好幾年,軍費主要靠劉表、劉琦的資助。替劉表看守荊州北大門,多少也靠當地的徵收來維持軍隊開支

一直到赤壁之戰結束時,劉備相繼取得桂陽、零陵等荊州南四郡,以諸葛亮負責錢糧的管理,穩定後方,開始了以賦稅和鹽鐵專賣作為主要軍費來源。

六、對益州的巧取豪奪

在來益州的時候,劉備就向部下說,只要拿下成都,城中的金銀財富,盡數犒賞將士。後來劉備也沒有食鹽言。不過在大將趙雲的規勸下,劉備多少有所收斂。

“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

奪取益州後,劉備採取了劉巴的建議,大量發行直百錢來掠奪百姓手中的財富。



漢朝當時的市場貨幣是五銖錢,劉備鑄造的直百錢1枚就可以換100枚五銖錢。可是,直百錢最好的時候8克,後來才2克,以不足1誅的青銅來換50誅的青銅。就是說,劉備拿1塊錢當50塊錢來花,去百姓手中購買東西。

這種靠行政手段來發行貨幣管理市場,很快使劉備的軍費實現了充盈,而百姓的日子日見窘迫。如此斂財,焉能不敗?這也是為什麼在三國中,蜀漢最早滅亡的原因之一啊。

閒將西話:劉備雖然底子薄,白手起家,但劉備手段多多:

一是靠不斷的承諾,來換取大富商的捐助。如糜竺就是個例子,劉備入蜀後,糜竺為安漢將軍,班次甚至高過軍師將軍諸葛亮。

二是靠不斷的靈活的選擇,把握生存的機會。先是袁紹,後是曹操,再就是陶謙,最後落腳荊州劉表,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不少實惠,從而在夾縫裡獲得發展,不斷積累軍費。

三是靠取得地盤,運用行政、財政、軍事手段獲得軍糧。如取得荊州後讓諸葛亮負責後方,偏於賦稅的管理。


閒將西話


大家都知道劉備雖有“皇叔”之稱,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草根,發跡之前就是靠編草鞋為生的。這樣的身份背景是如何組建起龐大的軍隊的呢?既然沒有豐厚的前期資本積累,劉備又是哪裡來的錢解決自己創業路上所需的軍費開支的呢?

其實,劉備的軍費來源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 、富賈捐助支持。

這裡的商賈不僅僅指商人還有更多的世家大族。東漢時期地方豪強崛起,大家族的勢力在一州一地儼然就是一個小城堡,經濟實力、政治實力都不容小覷。劉備初期的軍費來源也主要是靠這些人支持,比如《三國志》中提到的“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他的大舅哥糜竺,糜竺糜氏大家族的接班人,擁有鉅額財富,因為看上了劉備的雄才大略,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劉備也因此獲取了更多的軍費支持。

二、通過貿易籌措。

有了創業資本,劉備就開啟了創業之路,在創業的道路上雖然艱險,但是他也懂得開源節流,在駐地開軍市就是他獲取資本的一個重要途徑。尤其是後來劉備進入蜀地後,發現蜀地的蜀錦產量很高,所以劉備抓住蜀錦交易的機會也為他籌措了不少軍費。

三、通過攻略獲取。

攻閥之戰總是有獲勝的一方與戰敗的一方,獲勝的一方自然就獲得了所有的物資。《三國志》中記載的:“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可見通過此次戰果頗豐。後來蜀國征討南夷的時候,平定後也掠取了大量的錢財來補充軍費。總之,任何年代的戰爭都是一樣的道理——成王敗寇。

四、通過賦稅籌措。

三分天下的劉備不僅佔據了富饒的天府之國,轄下的領土也是非常的廣袤的。有了穩定的地盤就可以獲取穩定的稅收,從劉備佔領荊州和益州開始,賦稅就成了一筆巨大的收入,足以維持整個蜀國軍隊的開支了。

以上就是劉備獲取軍費的幾個重要途徑,大家方知柴米貴,帶領一支軍隊,一個國家更要會過日子,不僅要節流更得開源,整體看來,劉備是個成功的當家人。


黑板前的胡楊林


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白手起家到最後三分天下,掙得偌大家業,當然離不開投資人。

劉備的第一筆投資並非來自張飛(那是演義說法),而是來自張世平、蘇雙這兩個商人。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摘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大致意思是劉備不太喜歡讀書,喜歡遛狗跑馬聽音樂,喜歡穿漂亮衣服。還喜歡結交江湖豪傑,有很多年輕人都跑去依附他。張世平、蘇雙這兩土豪見他挺有號召力,就給了他一筆投資,然後劉備拉起了第一支隊伍。

後來陶謙讓徐州給劉備,呂布又將他趕出徐州,家眷被俘。在這人生最低谷時期,劉備集團最重要的投資人出現了,他就是糜竺。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也。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

後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這是一個大土豪啊,並且將妹妹嫁給了劉備,然後大力贊助了這個妹夫。而劉備當時窮的叮噹響,就靠著這個大舅哥的資助東山再起了。


不訴離觴


沒錯,劉備是很窮,但耐不住他有主角光環,有貴人幫忙,一共有三個人,幫了他兩回,最後一回,尤為厲害。

第一回:黃巾之亂的時候,劉備打算起兵幫幫朝廷,可那時候他不過是個賣草鞋的小販,哪裡來的錢招兵買馬呢,靠張飛?

正史上沒說張飛是幹嘛的,即便如演義中所說,當地一個屠戶,不過溫飽而已,是沒有能力幫劉備幹大事的,於是,就這劉備發愁時候,貴人來了,不是別人,中山販馬鉅商張世平、蘇雙,也就是現在的河北商人,那年販馬來到涿郡,因為欽佩劉備的人品,才出錢資助軍器馬匹,讓劉備能夠招兵買馬,得到了起家的第一支部隊。

張世平、蘇雙贊助以後就走了,以後再無消息,估計劉備以後就是想報答,也找不到人去。史書上說: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張世平、蘇雙依靠販馬積累下千金家產,正因為有錢,所以能饋贈劉備大筆錢財,而這筆錢也就是販馬的本金,估計再多也多不到哪裡去,比起第二回幫劉備的貴人,簡直是望塵莫及的。

第二回幫劉備的貴人,簡直太了不起了,就連諸葛亮也對他尊重有加,但三國演義裡卻把說的非常平庸,其實呢,這是很不公平的。

這人是誰呢?

不是別人,劉備的舅子哥,論尊重程度甚至超過諸葛亮的蜀漢大臣——糜竺。

糜竺在三國演義裡表現並不出色,甚至可以說得上平庸,但歷史上,他這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史書上說他: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巨億

祖上世代經商,積累下億萬家產,光家裡使喚的奴僕,據說就有幾萬人,富貴程度已經可想而知,糜竺起初在徐州刺史陶謙手下當了個刺史的佐官,州別駕從事,就是他把劉備迎到徐州,劉備就因此暫時當上了徐州牧。

公元196年,劉備奉命征討袁術,與袁術相持一月有餘,被曹操打敗後,劉備親手扶持起來的,暫住下邳的呂布居然乘後方空虛,起兵奪取徐州,並虜獲了劉備的家小,劉備萬不得已,只好帥兵轉往廣陵郡海西縣。

這時劉備內外交困,幾乎一蹶不振,就連他自己也覺得時不我與,從而心灰意懶的時候,糜竺出現了,都看看他做了些什麼吧。

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就是這個糜竺,在劉備最困難的情況下帶兩千奴僕以及全部家產投奔劉備,不但給了錢,給了兵,還自己做主把妹妹許配給劉備為妻。

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不但捐贈億萬家產,還主動跟他結成親家,主動拋棄富貴榮華的生活,和前途未卜的劉備捆在一起,也不知糜竺怎麼想的,這種幫助已經不是雪中送炭那麼簡單了,因此劉備對他非常感激, 馬上利用這筆財產重新振作起來。

也就是說,劉備後面之所以發達,糜竺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曹操打敗呂布時候也聽說了糜竺的名聲,於是上奏朝廷,任命糜竺擔任一郡太守,從一個佐官直接升成一方諸侯,曹操對糜竺的賞識可見一斑,糜竺怎麼樣?

也不知怎地,就是看好劉備,不為曹操高官厚祿打動,上書辭去官職,跟隨劉備東征西討,轉戰各地,立下不少功勳,一直到最後開邦立國,始終不離不棄。

從豪門巨戶到主動獻出家產跟隨一無所有的劉備,如果為了功名,曹操已經給了他,可他還是不為所動,就是一門心思追隨劉備,真正達到了古君子貧志不改,達志不改的程度。

這種作為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得了。


斯文卿相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也是打錢,或者說資源。

特別是像東漢三國這樣的亂世,單純的錢財已經不堪大用,糧食才是根本,許多人參軍,其實僅僅只是因為軍隊裡面能吃上飯。

而眾所周知,三國亂世,民生疲敝卻戰爭不斷,這些軍閥養著大量軍隊,錢糧物資該從何而來?

家底兒厚的,像曹操可以回家鄉,和夏侯惇他們散盡家財,籌備糧草,拉起一支大軍來;有實力的,像董卓,可以進駐京城,控制官倉財庫;有關係,比如孫策,可以讓乾爹袁術和好兄弟周瑜資助。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有地盤的,可以憑藉當地稅賦養軍,比如河北袁紹、益州劉璋、漢中張魯等等幾乎所有的大軍閥。

這也是為何天下都這麼亂了,大家還要打仗。打仗的目的就是搶地盤,有了地盤便有了人口和土地,其便代表著兵員和糧食,這是爭霸天下最重要的資本,比任何名將謀士都要強。

然而像劉備這種,要家底沒家底,要地盤沒地盤的,劉備世居涿郡,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老母相扶販履織蓆為生。

那麼他的一步步建立蜀漢政權,軍費從何而來?

眾所周知,劉備家就一賣草鞋的,但是黃巾平亂,他居然能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來參與平亂。就算你劉備名氣大人緣好,人家願意免費跟著一起幹,但是糧草物資這些還得自己掏吧,錢從何來?

當然是投資人了,當時的中山富商蘇雙、張世平是劉備的主要“贊助商”。這些人本身就是有社會地位的人員,在亂世之中非常擔心自己的命運,商人的固有思維促使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投資”對象。他們在見到劉備以後發現此人氣度不凡,決定在他身上進行一些投資。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當然,演義中劉備的第一桶金來自於張飛。當時張飛也算是當地大戶,他賣酒屠豬,頗有資財。

飛曰:“武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飲酒。

錢雖不多,但總比沒有強,畢竟容易舉大事。



後來劉備一直在給人家打工,比如公孫瓚手下。劉備從184年的黃巾起義,到194年入主徐州,這10年裡劉備立下不少戰功,官職最高做到過平原國國相,這段時間劉備實力相對薄弱,也沒有割據的野心,安心當大漢的好臣子,應該主要是吃皇糧了。

既然是打工,就不必擔心這些了。

直到後來被陶謙表為徐州牧,正式成為了一方諸侯,劉備又不得不考慮起再度找投資人的問題了。劉備救陶謙時,陶謙見其薄弱,贈送三千丹陽精銳,還把整個徐州送給了劉備。

此時的劉備算是有了地盤,但徐州被曹操幾乎都打廢了,僅僅靠收稅,劉備根本不足以養活軍隊。

所以還是得找投資,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徐州的麋竺。麋竺是徐州富商,他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

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後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三國志》)

當初陶謙讓出徐州,孤立無援的劉備不敢貿然接受的,因為缺兵少糧,沒有實力。

麋竺就是在這時選擇了支持劉備,不僅幫助劉備順利掌握徐州,而且還在糧餉和兵士方面給予了劉備很大支持。然而劉備在徐州並不安穩,他在和袁術作戰時,呂布襲擊其後,留守的張飛丟了徐州,這下劉備就成了孤軍在外。

當時劉備的情況很窘迫,糧食都吃沒了,慘到什麼程度呢?

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

但就算是徐州被呂布所奪,麋竺依舊不離不棄,不僅給與劉備很多實質性的幫助(兩千士兵和大量糧草),還把妹妹嫁給他,劉備也因此才能度過最艱難的時期。

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糜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從某種角度來講,麋竺才是劉備最大貴人,比諸葛亮還重要。這也是為何劉備平定益州後將其拜為安漢將軍,論地位還在諸葛亮之上。

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

後來糜芳造反,劉備也沒有追究哥哥糜竺,因為人情欠的太大了。

當然,僅僅有麋竺得支持還不夠。畢竟後來劉備被趕出了徐州,麋竺對其的幫助已經不大。以至於劉備被曹操擊敗後,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軍中“人吃人”的現象屢見不鮮。

其實曹操也幫過劉備,當初劉備被呂布趕出徐州,被迫投奔曹操,曹操可是隆重接待。

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將至沛收散卒,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布。

儘管杯水車薪,也不至於讓逃亡中的劉備斷炊。

而後面與曹操翻臉,劉備又陷入困境,好在逃到荊州後,遇到了劉表這個遠方親戚的支援。

劉表坐擁的荊州可以說是天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荊州作為交通最便捷的地區,其經濟發展為遠超其他地區。

當劉備前來投奔劉表以後,劉表不但給了他們新野之地,還在糧餉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劉備也正是因為這一波雪中送炭才得以在荊州立足,同時劉備替劉表看守荊州北大門,多少也靠當地的徵收來維持軍隊開支;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得南方四郡以及換得半個南郡,擁有了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地盤。以諸葛亮負責錢糧的管理,穩定後方,開始了以賦稅和鹽鐵專賣作為主要軍費來源。軍費開支,糧草調動逐漸寬鬆起來。

當然,劉家人都是“老好人”,除了劉表,劉璋也是劉備的“財神爺”,當年的劉備佔據荊州以後,早就對西川垂涎不已。而劉璋恰好在這個時候受到了強敵張魯的打壓,由於擔心自己被敵人完全吞併,劉璋就啟動了後來的“引狼入室”計劃,他派出使者請劉備大軍進入川地,想利用他人之力拒敵於外。

在劉備軍進川以後,劉璋幾乎擔負了對方的全部後勤工作,大量的錢糧兵馬不斷送給劉備。只可惜他沒想到自己這是引狼入室,張魯沒被滅掉,自己的地盤卻被搶了。

等到攻下益州以後,那完全就是正常發展了,益州的農業和紡織業也給劉備帶來了巨量的財富,蜀軍在這個時期的實力已經超過吳地成為第二。

值得一提的,劉備對益州的巧取豪奪,留下蜀國隱患。

在來益州的時候,劉備就向部下說,只要拿下成都,城中的金銀財富,盡數犒賞將士。後來劉備也沒有食鹽言。不過在大將趙雲的規勸下,劉備多少有所收斂。

“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

奪取益州後,劉備採取了劉巴的建議,大量發行直百錢來掠奪百姓手中的財富。

漢朝當時的市場貨幣是五銖錢,劉備鑄造的直百錢1枚就可以換100枚五銖錢。可是,直百錢最好的時候8克,後來才2克,以不足1誅的青銅來換50誅的青銅。就是說,劉備拿1塊錢當50塊錢來花,去百姓手中購買東西。

這種靠行政手段來發行貨幣管理市場,很快使劉備的軍費實現了充盈,而百姓的日子日見窘迫。如此斂財,焉能不敗?這也是為什麼在三國中,蜀漢最早滅亡的原因之一

隨後蜀軍又順利的奪下漢中,漢中地區也給軍隊“輸出”了一部分物資,伴隨著戰爭的進一步“深化”,劉備也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城池,而他的軍隊實力也因此發展了起來。

這些成為了劉備稱帝,建立蜀漢的最大資本。


她不愛吃番茄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劉備早期家族末落,靠砍柴,編草鞋換去生活費。自從遇到關羽和張飛,才風迴路轉。關羽空有一身好本領但沒什麼錢,張飛可不一樣,張飛在當時算是個富翁,家有看家護院的家丁就有上百人,還有農場,資產頗豐。劉備早期的糧食和維護軍隊的軍餉都是張飛散盡家資,資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