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疫情所引起的緊張和焦慮已經逐步消弭,但經濟上的震盪或許才剛剛開始。據著名經濟學家、 新供給主義經濟學創立者 滕泰介紹,若不考慮海外疫情擴散的影響,2020 年中國 GDP 增速可能也只為 5.4%,現在看來能達到 5% 就不錯了;2 月份預估一季度增速最高不會超過 1.2%,根據目前服務業復工的進度看,亦不排除負增長的可能。

“這是過去十年最糟糕的第一季度,可能也是未來十年最糟糕的第一季度”。

3 月 12 日,滕泰登上了 TGO 「鯤鵬說」的舞臺,更為詳盡的介紹了此次疫情對經濟造成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影響,並分析了政策、企業、投資者等維度的應對策略。相信在美股暴跌、連續熔斷的背景下,我們能更清晰地感知並分析 2020 年宏觀經濟的走勢。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新供給經濟學的博疫論」。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中國經濟如何應對疫情的挑戰。我的報告大概分為 4 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短期影響,探討疫情對經濟靜態和動態的供給衝擊;第二部分從新供給週期理論出發,分析疫情的中期影響;第三部分從新供給增長模型出發,探討疫情的長期影響;最後,簡單討論相關政策、企業和投資者面對疫情的應對之策。

疫情的短期經濟影響:靜態與動態的供給衝擊

首先,如何評估肺炎疫情的短期影響呢?一般從短期來看,主要是“供給衝擊”。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中期會對需求面形成一定衝擊,但是對經濟的短期影響主要來自供給面。具體影響程度取決於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疫情的社會反應模式。

2020 年春節期間武漢等地區封城、部分地區封路,像武漢一樣的社會反映模式在中國比比皆是,幾乎造成了整個中國經濟的短暫“停擺”。

供給衝擊的靜態分析研究雖然追求嚴密,因而進行精確計算,但卻往往誇大了實際影響,因為無論是企業、消費者還是政府都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以積極而複雜的社會反應來應對。因此,供給衝擊的動態分析,主要研究供給衝擊所引發的替代性增長、創新性增長、補償性增長以及政府的扶持和刺激政策。

以每日優鮮為例,在除夕到初八整個春節假期期間,交易額同比增長了 350%,反映了線上消費對線下消費的替代作用。人們的需求始終存在,當現場購物行不通,就會來到線上,選擇永輝超市、蘇寧菜場等新零售渠道。因此我們能看到,疫情對傳統批發零售行業影響很大,但新零售承接了傳統零售本該具備的增長。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我們再以交通運輸業為例,這也是受疫情影響非常大的行業,其中客運受到的衝擊要大於貨運。

有統計表明,春運期間客運行業發送旅客數負增長 80%;但 3 月份以後,客運作為剛性需求,開始迅速恢復,而旅行、商務等客運需求恢復緩慢;從 2 月下旬開始,快遞業開始快速恢復;伴隨著製造業、建築業等行業的復工,貨運行業的恢復速度也非常的快。對於交通運輸行業來說,貨運也能貢獻補償性的消費或生產。

眾所周知,住宿餐飲行業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有統計表明,疫情期間 78% 的餐飲門店或企業,營收損失達到 100%,也就是全部都停了;有 70% 的酒店在 2 月上旬停業。所以整個住宿餐飲業 Q1 恐怕會出現大比例的負增長,而且與製造業和貨運行業不同,幾乎是不可彌補的,我們預計住宿餐飲業一季度負增長在 45% 以上,是比較嚴重的。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我們再看看房地產行業,受損也比較受嚴重,春節階段的銷售活動幾乎停止,截止到 2 月末,27 個重點城市的整體成交金額,環比下降幅度高達 83%,同比下降 77%,所以房地產行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嚴重。預測房地產行業到 3 月中下旬基本能夠恢復正常,開發商彌補銷售進度,積壓的需求可能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有所回補。可即使如此,我們預測房地產行業全年銷售金額也是負增長。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其他服務業受到的衝擊也是非均衡的,但整體沒有前面幾個行業嚴重,其中金融業受到的影響其實有限,比如證券行業基本上不受什麼影響,2 月 3 號準時開始交易;投資也幾乎不受影響,但投資銀行業務可能受一點點影響;銀行業也幾乎不受影響,因為加大貨幣投放力度,整體的運量還有增加。保險行業受到少量衝擊,後續預測還會有補償性增長。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受的影響最小,預計信息技術行業全年增速應該在 21% 以上。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損失也不大。

其他服務業中,可能體育娛樂受的衝擊大一點,但是線上娛樂,如電子遊戲,也會對行業產生一定的刺激效應,一旦疫情過去,也會有一些回補性的消費。

總體來看,服務業受到的衝擊最大。現在國務院中央各部門特別注重復產、復工,主要是針對製造業。有個數據大家可能不太留心,整個製造業在中國 GDP 的佔比只有 27%,而服務業是 53%,製造業的佔比遠遠小於服務業。

從製造業來看,3 月中旬,規上企業復工率高達 90% 以上,但復工不等於復產,產能或許達不到正常水平,加之一些中小企業復工率也比較低。受疫情衝擊,2 月上旬的停工雖然會導致製造業損失幾千億市值,但今年還剩 200 多天的工作日,每天產值差不多 1000 億,加幾天班就趕回來了,所以製造業只是面臨短期的衝擊,只要需求還在,大部分可以補回來。但是如果海外疫情短期不能受控,影響到出口和製造業總需求,則影響還會更多。

建築行業也有類似特點,短期有一定的衝擊,全是 Q1 收益率受到影響,全年影響並不是很大。那麼綜合考慮第二產業,在暫不考慮海外疫情對出口的影響的情況下,我們評估:2020 年第一季度的 GDP 增速大概是零增長到正增長 1.2% 之間。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在不考慮海外疫情擴延長對出口衝擊的前提下,考慮到第二季度後的部分行業迅速回補,2 月下旬我們做出的樂觀預測是全年 GDP 增速有可能達到 5.4% 左右。為什麼稱之為樂觀預測?因為當時沒考慮海外疫情擴散,其次包含了疫情衝擊下的替代性增長、創新性增長、增長延遲和政府的穩增長等措施。

所謂替代性增長,就像剛才我們提到的線上消費對線下消費的替代;

所謂創新性增長,就像在疫情下的信息技術產業,凡是管理模式,商業模式比較傳統,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比較落後的企業,受到的影響都會比較嚴重,所以疫情會刺激對企業人工智能、自動化、信息化轉型的投入,這就是創新性的增長。

增長延遲,就像製造業的延後增長,旅遊業的延後消費等;

政府的穩增長措施,包含了積極財政政策、結構性寬鬆的貨幣政策等影響。

綜合起來,就是所謂的樂觀預測。但在最近,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有可能對我們的出口、對外貿易產生更長時間的影響。考慮到這種情況,要達到 5.4% 的 GDP 增速恐怕有困難。目前來看,海外疫情有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嚴重的影響,進而影響中國經濟,這樣 2020 年全年 GDP 增速很有可能只有 5% 左右。

以上是從供給衝擊的角度來看,疫情的短期影響。短期衝擊不可低估,但從中長期看也不要盲目的悲觀。

疫情的中期經濟影響:新供給擴張週期加快到來

那麼如何評估中期影響?這要結合中國的經濟波動週期來看,觀察經濟週期原本處於哪個階段,以及相應的運行趨勢。

中國這輪經濟下行週期可以從 2010 年開始算起,到現在大概有 10 年的時間了。一輪經濟週期往往包括復甦、繁榮等 4 個階段,可我們單單一輪經濟下行週期就延續了 10 年之久,這不但在改革開放以來尚屬首次,在全球最近三、四百年的歷史中,也頗為罕見。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經濟下行週期呢?新供給經濟學認為,這是工業階段後期的供給老化造成的。按照新供給經濟學週期理論,經濟週期粗略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新供給擴張階段和供給老化階段。

新供給擴張階段,新供給在經濟結構中佔主體,新供給能夠創造成倍的新需求,而老化供給只能創造不斷越少的需求。舉個例子,2007 年,喬布斯推出了蘋果手機,作為一種新供給,13 年來創造了無數的新需求,包括智能手機和相關衍生產品。但對於那些老化供給,如已經過時的一些傳統產品,投入的生產要素越多,浪費的越多,創造的需求也越來越少。

傳統的薩伊定律、老供給經濟學派認為,供給能夠自動創造等量的需求;但新供給經濟學不這麼認為。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如果追溯經濟總需求不足的根源,馬克思會認為是源於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凱恩斯會認為是源於工業社會中期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而我們認為是供給結構老化。

2010 年以後,中國逐步到進入供給成熟與老化的階段,因為老化供給的佔比太高,所以總需求會越來越少。面對疫情的衝擊,新供給、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會加速擴張,同時老工業也會加速退出,傳統商業模式會加速淘汰。

所以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不只是過去十年增速最低的季度,也是未來十年增速最低的季度。相信經歷過這次衝擊只會影響中國 2020 年的增長,2021 年以後的新供給擴張週期將加快到來。

疫情的長期經濟影響:新供給增長模型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疫情衝擊的長期影響,我們運用新供給增長模型理論來進行分析。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經濟的長期增長取決於三位要素,包括:

1、增長的條件,主要指制度條件,即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到底哪方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決定經濟增長的重要維度;1980 年代中國經濟增長為何那麼快?就是因為聯產承包責任制、股份制、價格雙軌制等新的制度安排,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2、增長的要素,包括人口與勞動、土地與資源、儲蓄資本的供給。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得益於豐富的要素供給和豐富的居民儲蓄;

3、增長的根本驅動力,即技術進步。不斷地學習、利用第三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工業技術和各類自主創新技術;

按照這樣的框架,我們來分析下疫情是否會影響經濟的長期增長。

首先,疫情絕對不會影響增長的制度條件。無論多麼嚴重,疫情早晚會過去,市場仍然會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市場化改革仍然是大方向。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已經講過,越是經濟困難,越是要深化市場化改革,越是要擴大開放。

第二,疫情也不會破壞生產技術。大部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受到損失,而且還加快了新技術的應用。因此疫情對增長的驅動力要麼有正面作用,要麼沒有影響,長期來看,沒有負面作用。

第三,疫情短期會影響勞動力、土地和資源的供給,但從長期來看,都不會產生影響。人口和勞動者素質都沒有下降,對土地資源和儲蓄資本的數量、質量也沒有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疫情既不改變經濟增長的條件、增長的要素,也不會改變根本驅動力,也就不會改變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很多人聽到“疫情不會改變經濟增長長期趨勢”後,會覺得這恐怕是個空洞的口號,實際上不是的,疫情對經濟增長的長期影響趨近於零。

在這種短期影響很大,中期影響主要是需求萎縮和加快新供給擴張,長期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應該如何看待政策的應對措施、企業的應對措施及投資者的應對措施呢?

政策、企業、投資者該如何應對疫情

首先我們看看政策還有哪些應對的空間。宏觀政策無非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改革政策。

貨幣政策,我們認為要解放思想、迴歸本位,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面對疫情衝擊,美國、澳大利亞、歐盟都在降息並增加貨幣投放,唯獨我國只用結構性的方法增加貨幣投放,既沒有大規模的降息,也沒有大規模地降準。

為何?其實是因為這些年,我們被“放水”這個詞罵怕了。聽上去很正義,其實似是而非。中國的貨幣供給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凡是經濟增長較為正常的年份中,M2 的供給增速一般都是 GDP 增速的 1.8 倍以上,我們這幾年的貨幣供應並不充裕,所以才有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西方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多次降息,已經是多年負利率,我國利率還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間。此時,我國為何沒有大規模降息降準呢?主要是因為“貨幣沒有流到該去的地方”。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是貨幣流向的微觀機制問題,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過去十年一直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再過五年,此問題還是解決不了,貨幣還是優先流向國企和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總是處於劣勢,難道我們永遠不降息、不降準了嗎?

所以,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貨幣政策的主要職責就是逆週期調控。當經濟下行的時候,就應該降息降準,就應該寬鬆;當經濟上行,通貨膨脹泡沫過熱時,就應當緊縮——中國的貨幣政策還是應該解放思想、迴歸本位,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第二個政策空間,我們聚焦於財政政策。既要減稅降費,又要擴大“新基建”的投資,那麼錢從哪裡來?所以要有創新的方法,打開財政收支空間。

有一個方法,我認為應該重點考慮:加大國企的分紅力度。中國的國有企業規模很大,很多壟斷企業每年賺取鉅額的利潤。2019 年,中國國企稅後盈利 2.6 萬億,如果按照 50% 現金分紅,就可以增加 1.3 萬億的非稅收入。

第三個改革政策空間,我認為要深化市場化改革,放鬆供給約束,讓一切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在我國,不但勞動力要素受到戶籍制度的約束,土地供給也受到土地產權流轉制度的約束,資本的供給更是受到金融供給側很多問題的約束,老百姓將錢存到銀行裡時像是水的價格,企業貸款則像是油的價格。

此外,各行各業都有很多供給約束,比如疫情期間,我們討論了很多口罩問題,無論在專營權、價格等方面,你是相信市場,還是行政審批的力量?在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的供給約束都應該大放鬆,堅決不能讓供給約束長期化。

那麼企業如何化解危機呢?主要加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組織管理模式創新。

  • 產品創新,如釘釘、在線娛樂、在線教育等;
  • 商業模式創新,如《囧媽》聯手字節跳動,實現軟價值的彎曲實現;西貝筱面村借力非現場營業方式走出困局;
  • 組織管理模式創新,如遠程辦公、軟性就業等,包括目標與關鍵結果考核法(OKR)的應用,等等,可確保疫情衝擊期間的正常運營,也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這可能是過去與未來 10 年,最糟糕的 Q1

最後,我們也為投資者提出幾點建議:

  • 對短期衝擊有充分、客觀的評估。Q1 很多上市公司的季報可能會比較難看,要有思想準備;Q2 受出口限制等影響,短期可能也很難扭轉;對國內業務的短期衝擊可能集中在 2-3 月,對國外業務的衝擊可能還要更長;
  • 對經濟的長期前景要有堅定信心。我們已經從新供給經濟增長模型出發,做出了判斷,疫情對經濟的長期增長並無太大影響;
  • 以價值投資為主線,以新經濟為主要方向;
  • 適當降低風險偏好,要有一定資金配置在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