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愛上搖滾的(什麼機緣)?

花捲默默


我搖滾啟蒙過程:

小學五六年級時 當時身邊的人都在聽張學友 劉德華 小虎隊等等,我個人覺得特別難聽,放學時在音響店裡買磁帶 記得當時買的是動力火車 零點樂隊應該屬於盜版磁帶的合集 特別喜歡晚上睡覺的時候戴著耳機聽音樂,到現在我還迷戀磁帶的聲音,那種音質感覺特別好,當時聽到音樂裡面的配器,覺得鼓啊 吉他呀,聲音特別的有力量,當然,當時我並不知道那種聲音是由吉他和鼓發出來的,就是迷戀這種聲音,每天聽得如痴如醉,後來逐漸瞭解到黑豹唐朝

中學的時候開始聽黃家駒,記得那段時間特別喜歡鄭鈞,還記得第一次聽回到拉薩的時候,唱到歌曲的副歌的部分,超燃的那段漸強的鼓點,我在床上蹦了起來,瘋狂的跟著節奏蹦踏,這個畫面應該就是我對搖滾樂的啟蒙時期的印象!

高中開始就接觸到歐美樂隊 金屬樂隊等等,現在也成了一個吉他老師,在做自己的現代音樂教育中心

為了搖滾樂 乾杯!🍺


Rockband


我與搖滾有個約會

音樂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通俗上口的流行樂、安逸舒適的鄉村月或者行雲流水的爵士樂,就好像眾人皆愛牡丹,我獨愛蓮,或者說,我更喜歡搖滾樂。

和她(搖滾樂)的邂逅是在學生時代初中年紀,和大多同學一樣,CD不能離手,每個人的偶像都不一樣,但是我們有一撮人,單獨只聽beyond。最初的印象只是因為夠酷,流著長頭髮,穿著皮衣,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正是初中小男生追求的感覺,慢慢的聽,就會開始很喜歡他們的旋律,很喜歡曲,不會很躁,但是聽了會馬上上頭,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聽了能解乏,上學不會困了。後來年齡慢慢長大一點兒,就不光是聽曲,更多的又喜歡研究歌詞,每一句,每一組詞,每一個字,就像“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這不就是每個年輕人的呼喊麼,這不就是我們的心聲麼!慢慢的聽,慢慢的研究,慢慢的就開始唱,開始模仿,失意時候,她能讓你振奮起來,聚會時,她能讓氣氛燃到高點,不同的階段聽不同的歌,但是相同的都是搖滾樂,我想這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後來慢慢的年齡更大了一點,所有的壓力開始慢慢的湧來,就像人們常說的,每個男人回家之前都喜歡在車上抽根菸,因為那段時間是屬於自己的。同樣,我感覺只有搖滾樂是最懂自己的,然後自己開始試著慢慢的去寫,這個過程中對搖滾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實搖滾樂不是憤世嫉俗,也可以愛與和平,不只是撕扯吶喊,也可以低聲溫暖,搖滾樂不光是一個樂種,是一種心聲,而這種心聲是什麼,就是你自己,我在想什麼,搖滾樂就是什麼,你需要什麼,搖滾樂就會給你帶來什麼,我感覺,也許真就是我的搖滾精神。我愛搖滾樂,一直都愛。

順便表達自己對個人崇拜的搖滾人的喜愛:beyond 竇唯 鄭鈞





非主流文藝圈


你是怎麼愛上搖滾的(什麼機緣)?

說這個是很曲折的,最早接觸就是在電視聽一些歌,家父也是非常喜歡搖滾的。時常會放一些beyond的,汪峰的,一些樂隊的,然後就是從小就耳濡目染。

到了初中有了心愛的的人想去用音樂表達自己,搖滾這東西很純粹的,有什麼就什麼,沒有說什麼拐彎抹角的甜言蜜語,到後來吧,覺得什麼都不重要了,也不為了什麼,就是熱血少年的拼搏,永懷一顆赤子之心!


尖條


偶然聽見的,剛聽覺得躁狂,慢慢聽出了味道,最早的崔健,Beyond,越聽越有感覺


鵬程萬里117290646


海闊天空


我是阿韋


我是八零後。


隨便起個名字就行唄


搖滾的是精神不是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