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燉、妙可藍多等品牌女神節結合電商與分眾梯媒,帶來了什麼?

女神節、電商、分眾梯媒,這三者結合會帶來什麼呢?效益。小仙燉、妙可藍多、林清軒瞄準契機,注重品牌力,創造了營銷的奇蹟。

小仙燉、妙可藍多等品牌女神節結合電商與分眾梯媒,帶來了什麼?

女神節:

經歷了自春節後的長期憋悶後,女神節,是不可多得釋放出口。採取報復性消費,獎勵做自己,補償疫情帶來的委屈是消費者普遍心理。

契機出現了。

電商:

今年疫情帶來的一個現象是,由於聚集行為被控制,線下消費全面鬱結,公眾久難釋放的購買慾望與情緒,只能轉由線上參與電商消費行為。因此,宅經濟的火爆顯而易見。

各大電商平臺針對疫情後的第一個消費性節日也做出了諸多刺激。比如阿里巴巴當即推出六大方面20項措施,扶持商家,而京東也推出女神節的種種刺激優惠。而自2月10日後,中國物流率先復工,也為女神節逆行契機提供了後勤保障。

小仙燉、妙可藍多等品牌女神節結合電商與分眾梯媒,帶來了什麼?

分眾梯媒:

分眾早就實現了數字化改革,其早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線下展示渠道。

自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分眾後,分眾與阿里的後臺得以打通,實現數據迴流,累積客戶的品牌數據資產,獲取投放分眾的曝光和興趣人群的轉化數據。分眾也實現了網絡客推送,實時可監測,洞察可迴流,效果可評估。

這意味著受眾看分眾廣告,最終可在電商平臺實現變現閉環。投放的品牌主則可監測這種傳播效果,有效分析自己的電商業績提升與分眾投放的關聯,不冤枉花投放預算。

這套玩法,分眾早已驗證。早在2018年的雙十一時,經驗證,品牌到店的新客被分眾觸達的佔比就達到了76%,成交消費者看過分中國廣告的佔比高達40%。

早在去年,分眾就把絕大部分屏幕都實現了物聯網化,可以遠程在線監控屏幕的播放狀態,做到廣告播放永不間斷。所以即使疫情讓不少小區封閉,分眾卻可通過雲端廣告推送讓屏幕正常運作。

小仙燉、妙可藍多等品牌女神節結合電商與分眾梯媒,帶來了什麼?

3月來臨,一線城市的大部分規模以上企業大都已復工,寫字樓的人群迴歸,分眾的觸達效應也迅速提升。

而巧的是,諸如小仙燉鮮燉燕窩,妙可藍多和林清軒等品牌的目標受眾均為一二線城市主流人群,恰好與分眾的輻射受眾精準對接。下班後的寫字樓經營人群被分眾廣告洗腦,再為“女神節”“報復性消費”也是情理之中。

小仙燉、妙可藍多等品牌女神節結合電商與分眾梯媒,帶來了什麼?

線下場景和電商聯動的分眾模式充分保障這些品牌的營銷效果,再加上疫情“女神節”的營銷節點發力,縱使大環境不良,長期依賴線下銷售的傳統行業品牌也能幹出驕人的銷售業績,逆勢造奇蹟。直接帶來經濟效益。

這也不是這三個品牌的偶然性,或幸運的運用了這次營銷機會。他們都有一些共同點:無一例外高度重視品牌力,為打造品牌長期不懈投入。

比如小仙燉鮮燉燕窩,在2018年看中與消費群體高度匹配的分眾,並持續投放,建立了燕窩第一品牌的品牌力,銷售也在2019年翻了三倍。妙可藍多在分眾持續投放了6個月,銷售實現劇增,2019年“6·18”期間,成為天貓、京東銷量雙冠王,同比銷量增長超過300%。林清軒在分眾投放了兩個億刊例價的廣告,結果登上相關品牌的第一位。

小仙燉、妙可藍多等品牌女神節結合電商與分眾梯媒,帶來了什麼?

即使是疫情大環境不好,反而增加了在分眾等平臺的營銷投入。“女神節”期間也是全方位營銷,投放也伴隨著業績的提高。為了“女神節”的銷售逆襲,他們也都開展了電商之路。不但啟動各種數字工具,也針對自有公眾號,釘釘,天貓等愛積累的精準粉絲和流量池進行促銷。在數字時代,他們長期注重品牌力的習慣,多方面營銷,運用電商和分眾梯媒的結合,這才是這次女神節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