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OPPO從來不拿亮屏快充來懟友商?

蝙蝠俠吃粽子


這個我有發言權,我之前在OPPO工作過,工程師兩年。

首先,OPPO和VIVO的大老闆都是一個人,大家都知道吧?對,就是段永平,這個人是誰呢?大家都知道小霸王吧?就是這個人做起來的,如果瞭解過美國股票的人應該知道在2005 2006年左右網易的股票被惡意打壓只有幾千萬美金的市值,這個段永平就在那個時候進入,現在網易的價值幾百億美金,段永平的人生絕對是開掛的人生,對了,他還是早期中標過和巴菲特吃飯的人(可不是隻吃飯哦,還有談投資的)。

接下來還有一個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拼多多大家都知道吧?他的老闆大家知道嗎?叫黃崢,而這個黃崢就是段永平的入室弟子或者叫關門弟子吧。曾經段去和巴菲特吃飯帶的人就是黃崢,所以大家知道段永平的眼光是多麼的毒。

再者話說回來,為什麼OPPO VIVO這麼猛呢?這個還是段永平留下來的傳統----低調做人,低調做事。不覺間就出來了爆款。什麼懟人懟友商這些,其實吧,他們更加相信的是實力,他們習慣用實力說話,這是在骨子裡的傲嬌特質,不是一般人能學會的。


深圳鍾先生


感謝邀請

為什麼有人說OPPO從來不拿亮屏快充來懟友商?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為什麼有人說OPPO從來不拿亮屏快充來懟友商?首先這個問題,估計不瞎都能看出來,雖然微博上面的PK確實很厲害,特別是榮耀和小米,小米和華為的PK一直沒有斷過,不過OV確實都沒有參與到其中,這也是一個事實,就像最近的沈義人,雖然在微博和頭條的發聲相對比較多,但是基本上都是針對自家的產品優勢的分析,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哪裡呢!


一,本身手機廠商的路線不同:銷售模式也是不同的:

  • 小米和榮耀本身都是互聯網品牌。而華為和OV手機其實線下居多,而線上的產品雖然也有,但是有一部分佔據了線下門店,線下模式可以通過員工培訓的話術來解決,以及廣告標語,而線上你的品牌怎麼宣傳,也只有靠著互聯網撕逼大戰,偶爾和友商對比一下,這樣才能吸引流量,所以其實只是說宣傳的方式不同。

  • 當然從配置方面來說。OV其實宣傳的意義也不大,之前的產品也不是性價比路線,和小米榮耀相比,確實同樣的價格,一點優勢都沒有,確實顏值頗高,工藝和品控相對優良,但是誰會注意這些,或者是說這些確實沒有高性能的配置來的直觀和人們可以明確的可以感受到。小米和榮耀的簇擁者,基本上都是數碼極客,對於手機的性能和配置更加看重,所以OV確實也不適合這樣的“交流戰”,如果參與,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二,廠商的創始人想法不同。

其實在盧偉冰沒有到來之前,盧偉冰做的這些事情,都是之前雷軍做過的,而且包括之前餘承東在接手華為的時候,確實也曾經和雷軍互相爭論,但是OV的負責人段永平,確實很少出現在我們的事業之中,而且從智能手機發布到現在,OPPO和vivo的負責人我們也很少知道,或者很少在微博發聲,即便是最近兩年的時間,他們都開始做性價比品牌,但是他們的出現也只是為了宣傳自家的產品,或者是優勢,但是從來不會拿友商去對比。

包括之前小米和紅米發佈會,確實有時候會拿著他們的產品做對比,但是OV都沒有天大的回應。所以從管理者可以看出來,每個人對於手機的理解不同,或者是想法不同,那麼企業文化差異就會很大。


總結:

當然小米的性價路線從2010年成立到現在,基本上快要十年的時間了。但是走高價低配路線的OV還沒有消失,這是為什麼呢!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我們都懂,性價比剛出來的時候,確實人們很興奮,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能會發現,只是各個手機的優勢不同,OV手機的優勢在於顏值和拍照,這是其他手機做不到的,就像水滴屏幕,升降式鏡頭,包括現在最小的打孔設計這些,創新和研發確實是小米和榮耀無法企及的,只是可能說我們覺得這些不重要,沒有更高強勢的處理器來的直接罷了。所以性價比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最為關鍵的是看你個人在意的是什麼。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OPPO一直以來是很少和競爭對手互懟的,首先他們的CEO陳永明本身的性格就不是那樣的人,包括公司下面沈義人之類的高管形象上也不是那種熱衷於打嘴仗的,至少也沒主動惹過事。從過去幾年來說,OPPO主要還是靠著強大的線下佈局和宣傳力度來獲得用戶,本身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術實力,所以也沒資格懟友商,反而悶聲發大財更好。

OPPO手機之前就有高價低配的詬病,不過得益於重視的女性用戶和宣傳力度,所以銷量一直不差,不過這幾年OPPO也感受到了小米、一加扽性價比手機的競爭壓力,所以也開始推出一些高性價比的型號,Reno系列就是全新的開始,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主打線下的型號仍然是高價低配,不過比以前好了很多。

其實作為手機廠商,頻繁的拿友商說事並不能增加自己的形象和口碑,無非就是賺一些流量罷了,流量能否成為銷量就很難說了,OPPO自然也知道這一點,華為當年剛起步的時候,為了獲取流量餘承東也沒少懟人,不過一旦企業跨過那個階段就不應該經常懟友商了,OPPO這幾年靠閃充技術也算建立起了自家的技術研發能力,為了塑造品牌形象,其高管也絕不會輕易拿某些配置來和友商PK,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穩重的發展路線。


嘟嘟聊數碼


說到"懟"字,讓我聯繫到之前的盧十瓦,以及餘大嘴了。這兩哥們真的是把互聯網營銷推到了頂峰,時不時弄個熱文出來,引來無數花粉米粉的仇恨!在我個人看來,互聯網上的互懟啊,互噴啊,其實都是為了起到宣傳作用。那為什麼OPPO從來不拿亮屏快充來懟友商呢?


第一個原因:可能就是跟企業文化掌舵人的思維決策有關

我認為每款產品都有著自己的優勢,正如題主說的亮屏快充是OPPO的強項,OPPO還不止這一個強項:比如OPPO Reno系列的5G 手機同其他的5G手機相比,質量確實做的相當精美,而且很輕。同時OPPO主打的手機外觀跟音質拍照效果特別強。但還有一個更強的地方,那就是OPPO還一直那麼低調。我們都知道OPPO有一個非常值得人尊敬的地方,那就是發佈手機時,基本上不懟友商,不會科普友商的缺點,也不會說自己在亮屏快充可以吊打友商。頂多就是自己誇自己,不去傷害其他的友商。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像盧十瓦,以及餘大嘴那樣喜歡沒事就對比,用自己的優點去跟別家的缺點懟,我想這跟企業以及企業裡面的掌舵人本身脫不了關係,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去蹭熱度,喜歡張揚的個性。我感覺OV是被段永平帶出來的企業,企業文化文化,低調、踏實,而且oppo子公司的一加劉作虎哪怕專攻互聯網,也不像盧、餘等人鋒芒畢露。段永平當年成立步步高的時候,也是瘋狂的自己專研,只管做自己的產品。一心不聞窗外事啊 ,所以說企業BOSS的文化素養是很有關係的。

第二個原因可能就是沒有時間

近幾年OPPO的發展是非常不錯的,從下圖銷量就可以看出來,而且自己都把經歷都花在線上線下的營銷上面去了,我們都知道,OPPO系列的手機都請了很多明星代言。有這麼多事情要做,OPPO有時間去懟人?

其次經常有業界反應OPPO的手機價格很高,但配置也不怎麼樣!試想面對著這麼多質疑不去苦苦專研努力證明自己,難不成還有時間去懟別人?與其跟別人互懟的時間還不如默默無聞的去研發去悄悄的發財,我想OPPO就是屬於這種實幹家的類型。

正因為這樣的風格,OPPO 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比如前不久加入了OPPO加入Avanci專利許可平臺,在5G 行列種是繼華為,中興之後。而且在智能設備方面推出了OPPO watch,我想將來OPPO只會越來越好,我們這些機友將拭目以待。

其次,我覺得是定位不同,比如華為行業老大,再加上小米公司,這兩哥們都擅長推銷自己家的品牌,甚至只有通過營銷才能賺取流量。自己在國內市場發力的同時力也想把自家的產品打向國際市場。難免華為小米這兩家會在搶客戶資源上面產生交集。互懟的事情在所難免。而OPPO定位不同,至少這幾年一直都是主打國內的產品,而且主打線下模式,集中在二三線城市,所以說可能並沒有觸碰到其他品牌的利益。既然其他品牌商不懟OPPO,難道OPPO還自找沒趣去主動招惹他們嗎?這不是沒事挑事嗎?

總結:

放眼市場,別的方面我不敢說,我說OPPO屏幕跟快充都做的相當的給力,但是更值得人去學習的是該企業的低調的風格。您覺得OPPO怎麼樣?歡迎一起討論留言!


感謝您的閱讀,碼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記得給我點個贊和關注哦!小胖每天為您放送科技資訊,編程技術!

胖子李愛互聯網


我認為主要企業價值觀不一樣!

如果你瞭解的話就會發現,OPPO的CEO陳永明也是很少露面的,去年年底,在媒體面前闡述OPPO的企業價值觀『本分』:“本分就是要隔絕外力,抵制誘惑,永遠堅持做正確的事情,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本分要首先以利他出發,並作為行動的目標,同時會利己。”實際上本分的價值觀一直在這十多年裡伴隨著OPPO的成長,並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國內認真做體驗的只有華為和OPPO,就是不管什麼技術,他們都能把體驗做到最優,同時OPPO和華為做產品方面有非常大的“默契”,比如Find X使用結構光,同期的mate20p也是結構光,兩個都是曲屏,R17 pro用TOF,華為也用TOF,OPPO在Reno 10x上使用潛望式鏡組,華為也用潛望式鏡頭,現在Reno 2用變焦四攝,華為也是四攝,沒用潛望鏡組。你用我就用,你不用我也不用。看明白這點會對這兩家有個清楚的認識:實際上,他們的產品就是定位不同,華為想做高富帥,貴在曲屏和工藝上,定位6000+,OPPO想做屌絲中的高富帥,定位4000+,而且是華為三分之二的價格做到了華為80%的體驗,可以說是性價比十足,也就是說OPPO是緊貼著華為跑的。


Lantime


只能說營銷策略不同,蘋果給自己的定位高端高級,就像包包裡的奢侈品。oppo vivo的定位是廣告明星營銷,一大堆明星節目都是ov掛名。華為的定位是愛國 爵士人生保時捷,既國產愛國還有洋B格。小米的定位就是性價比。

這就導致了蘋果營銷說自己怎麼精緻高級,ov營銷直接就是明星出廠,華為營銷就是中國驕傲展望未來,小米營銷就只能說我這個快充有多好,我這個cpu有多棒,我這個內存是第幾代。

然後前幾個的營銷其實屬於軟營銷,蘋果只需要灌輸高端,ov捆綁明星價值,華為灌輸愛國就行,消費者無論懂不懂你只管一直灌輸就行,時間久了耳濡目染效果自然有。

而小米只能硬核營銷,說自己第幾代內存多強,到底怎麼強強多少?強一米?強一斤?還是強一分?這個小米也就只能懟友商了,說我比友商分數高20%,快充速度快20分鐘,開始大家還會覺得眼前一亮覺得性價比高,但時間久了消費者就會反感“又說自己吊打友商,真能吹”我想現在很多人已經到了這個階段了。


糊裡不糊塗a


因為,當你站在一定高度上,就不會在這方面與別人計較!只有實力相當,才有競爭!


康康講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9142cf656ce47d8a4466a077a0b02c5\

小孟哥手機


別給事實加問號好嗎?本來就沒做,你這樣問是幾個意思呢?如果無聊,其實你可以把10萬個為什麼都拿來頭條問一輪?為什麼太陽比月亮大?為什麼地球是圓的?為什麼我那麼無聊還是有人回答無聊的問題?……


葡萄和蝦


本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