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被填滿的《負空間》,是對父愛深深的思念與呼喚

“這個葬禮糟透了,我爸平躺在那個大箱裡,讓我想起一句話,看看這些浪費的空間。”

這是美國詩人羅恩·科爾奇2014年發表的散文詩《負空間》裡的一句話,也是同名高分短片裡的臺詞。短片的以這首詩做為全篇旁白,在詩意般的畫面下,展現出淡淡的憂傷和父子間不可言說的深情。

2018年上映的法國定格動畫短片《負空間》,由一對美日夫妻做為搭檔進行導演,上映之後就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反響。這部影片通過獨特的風格和豐富的意蘊,獲得第90屆奧斯卡多個獎項。

短片講述的是兒子與父親之間聚少離多的故事。故事中兒子與父親間的交集是通過父親傳授兒子打包行李技巧的過程而展開的。而當有一天父親離去的時候,兒子感受到生命中留下了無法被填補的空間。他看著放著父親的棺材,就像一個大號的行李箱,裡面只有父親孤單的遺體時,感嘆那些被浪費的時光。

其實短片中反映的故事,無疑不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一種折射。父愛是一座深沉的大山,雖然父親往往不善表達父愛,但卻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裡,留下了親情永恆的印跡。

那些沒有被填滿的《負空間》,是對父愛深深的思念與呼喚

01、定格動畫與誇張的畫面相結合,在刻意營造的敘事效果下引起人們的聯想

一部電影採取什麼樣的創作風格,就能使這部電影產生獨到有別於其他電影的效果。在《負空間》這部影片中,導演採用了定格動畫的方式,與誇張的視覺化效果相互結合,展現了一種別樣的藝術效果。

影片就是採取了定格動畫的方式,將影片中突顯的關於行李打包的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定格動畫是通過逐格的拍攝對象,然後連續放映,從而產生彷彿活了一般的人物,或者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異角色。一般通常會採用粘土、偶木或者混合材料來進行演出的。

在動畫的一幀一幀放映中,影片中的男主角彷彿是活著的一般,短片裡的故事似乎就是現實中的故事,拉近的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同時,短片為了將行李打包這個過程展現得更為精妙,在材質的塑造上凸顯衣物的褶皺,使動畫中的物品具有真實的質感和觸感。

導演把橡皮泥放在衣物中,製造衣物運動中的褶皺感,使動畫中的衣服顯得很有生機,如同擁有了生命。在影片對衣物的獨特塑造下,呈現的一種與人物之間的反差效果。衣物彷彿比人物更有靈魂,反射出父子之間情感的淡薄,缺少交流只有靜默般的關係。

為了將這一過程設置得更為突出,影片以誇張的手法進行畫面的呈現。

父親教兒子打包的時候,畫面呈現的效果是兒子淹沒在行李箱的衣物之中,兒子似乎比衣服更小,在衣物和領帶的大海里遊動。這樣做的效果,能讓我們感受到兒子與父親之間的相處,就是常常被這樣的方式空間所填滿,父子之間的交流除了收拾行李之外再無其他。

影片的轉場,兒子開車行駛在路上,道路如同箱子的拉鍊一般被打開。

這樣的誇張鏡頭下,讓人們感受到自己的童年記憶也被無限的拉開,引起觀眾對自身的一個聯想,探討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情感關係。

畫面通過強烈的表現力,給了人們一種震撼而強烈的效果。在影片的獨特表現力之下,引起了我們對親情的思考和關注。

那些沒有被填滿的《負空間》,是對父愛深深的思念與呼喚

02、對“負空間”賦予多層定義,每一層隱喻下讓人感受到深沉的父子之情

影片很特別的一個地方就是它的名字。負空間就是物體之間的空間,在畫面中的作用類似於國畫裡的“留白”。而在影片中,它更是被賦予了多種特殊的意義。

  • 行李箱的收納空間

在影片中,負空間首先是行李箱的收納空間。短片大部分篇幅呈現的,就是父親教兒子去打包,兒子長大之後自己學會打包的過程。在打包的過程當中,通過收納的方式將空間層層疊滿。

這層層填滿的空間,為後面父親去世後的留白留下了懸念。當最後結尾呼之欲出的時候,觀眾就會感受到這些情節所產生的強烈對比。在這一層的定義下,為後續的情節做了伏筆。

  • 技能傳承的空間

除了行李打包的空間以外,可以看到父親技能傳承的意義。父親教給兒子打包,將自己的技能傳送給了自己的兒子,兒子學會了這個技能之後,也就將父愛給傳承了下來。

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但技能的傳承確實可以代代相傳,並且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雖然父子之間聚少離多,但是無論父親在何處,打包這件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完成。在這個行為的重複中,寄託了兒子對父愛的思念。

  • 父子情感缺失的空間

短片父子之間的交流,除了技能的傳承之外再無其他。在這一層情感羈絆的留白空間裡,也可以看出父親一直忙於工作的奔波,父子之間缺少有效的交流。

其實短片結尾處兒子所說的被浪費的空間,就是父子之間浪費的相處時間。兒子雖然渴望父愛,卻往往得不到父親與他之間的交流,只有在沉默的空間裡無數次重複打包的行為。

技能的越發熟練,也說明父親離開的次數太多,每一次短暫的相處之後就是別離。這個情節引發了觀眾對父子之間的反省與思考,探討這樣一種沒有情感交流的父子時光是否正確,引起他們對現實的思索,思考如何對待親人之間的關係,怎樣才是一個真正的父子時光。

  • 天人永隔的空間

影片最終的反轉和敘事高潮便是故事的結尾。情節很簡單,父親躺在空蕩蕩的棺材裡,但是兒子卻說些空間被浪費了。被浪費的空間不僅代表情感的缺失,更是告訴我們從此以後父子之間再也無法交流,時間再也無法彌補,留下人生永遠的遺憾。

父親躺在棺材裡,如同躺在一個大號的行李那般。然而父親卻永遠地躺在那裡,再也無法從這裡走出,再也無法重複兒子記憶中簡單而溫暖的打包日子。在這裡父親永遠地閉上了雙眼,那些父子之間本應該擁有的相處時間再也無法補回,只留下兒子的獨自哀傷。

短片通過這樣一個悲傷的結尾告訴我們,親人總有一天會離去。如果我們沒有抓住相處的時光,就會留下永遠的遺憾。導演通過影片也在告誡我們,忙碌的工作與生活中絕對不能忽略家庭。

那些沒有被填滿的《負空間》,是對父愛深深的思念與呼喚

03、詩意般的平靜故事,點燃了觀眾壓抑的情緒,最終引起共鳴

短片由於時間較短,因此不少短片就以詩歌做為整部影片的架構。這部影片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以散文詩中的每一句話,作為整部影片的旁白。在散文詩的獨特韻律之下,展現了這部影片帶著詩意般美感的節奏。

短片以散文詩為載體做為旁白,平靜的故事下反而營造了傷感的氛圍。

散文詩本質上屬於散文,有詩的情緒和幻想,也有散文的外觀和內涵,富有內在的音韻感和節奏感,給讀者帶來美感和想象。

影片中的旁白來自於散文詩,在詩的特殊韻味下營造著一種淡然低落,哀而不傷的情緒。

主人公在那裡平靜而毫無表情的獨白,卻讓人感受到他內心的翻湧。哀傷太過巨大,平靜之下更是讓人感受到無窮無盡的悲傷。壓抑下的氛圍與詩意的美感結合在一起,給了我們心靈的震撼。在人們思想的起伏和知覺的變換之間,感受到影片所反映的父子之間的點點滴滴,被短片的敘事氛圍深深牽動,成了每個人心中的羈絆。

為了將這種悲傷營造到極致,影片幾乎沒有配樂和對白,產生了畫面下的強烈對比。

這部短片並沒有如其他短片那般,通過音樂對話等方式展現出人物之間的情緒和畫面感,而是通過畫面與旁白相互配合,通過異常平靜的敘述方式,將影片中的哀傷氛圍營造出來。配合著畫面中人物的面無表情,展現出人物背後深沉的情感。

短片通過刻意營造的淡然方式,告訴我們男主人公對與父親之間情感羈絆過少的哀傷,和他背後對父親的一種深沉的愛。

在他哀傷的背後,其實也是對我們的一種揭示。親情之間應當是充滿著情感的羈絆,而不應當是浪費的時光,在影片的平淡敘事之下,每個人都被畫面當中的隱藏的哀傷氛圍所牽動,對我們當下的親情社會產生了深層次的思考。

那些沒有被填滿的《負空間》,是對父愛深深的思念與呼喚

04、唯有抓住親情的相處時光,才不會留下缺失的遺憾

影片之所以能夠得獲得高分,就是因為親情這個話題於全世界的人們來說都具有普遍的意義。

我們都渴望得到父愛,希望親人間應當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羈絆。每當回憶起與親人相處的細節時,都希望不是那種平靜毫無波瀾的畫面,而是充滿著歡聲笑語,留下更多回憶的空間。

父母只有多陪伴兒女,才不會留下兒女成長後的空白。

在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忙碌,每天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與孩子,但是兒女的成長過程當中,其實是需要父母的關愛的。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對兒女的愛,對他們以後人格的培養,成長的空間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

無論工作再怎麼忙碌,必須抽出時間多陪伴自己的孩子,高效率的陪伴,能夠給他們一個更加快樂和自由的人生。

那些沒有被填滿的《負空間》,是對父愛深深的思念與呼喚

兒女也可以主動與父母交流,形成雙向的精神共鳴。

有時候父母陪伴的時間太少,那麼長大後的兒女可以反過來多和自己的父母進行交流。情感的羈絆並非是單向的,而是一個雙向形成的紐帶。作為兒女我們要多陪伴自己的親人,不要等到天人永隔的時候才會後悔萬分。

影片中兒子面對父親離世的時候萬分後悔,一方面是因為父親與他相聚的時間太少,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沒有主動去彌補這一切。作為兒女,就要在父母在世的時候多和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才能及時回饋我們的父母,度過彼此幸福美滿的人生。

疫情之下,在生命的洗禮面前,我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親情之間的羈絆。這次疫情打破了我們所有從容的庸常,讓我們刻骨銘心地體驗到生命的可貴。親人之間的時光是多麼短暫,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才不會留下遺憾。

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一個親情的概念,而唯有彼此的多多交流和陪伴,才能讓我們的親情越來越濃烈,所有逝去的時光都會留下寶貴的痕跡。

寫在最後

我藏了好多話想對你傾訴

卻只能看到你離去的背影

我多麼希望記憶中的時光

不是沒有對白的空間

而是溫馨的陪伴和依偎的時光

人生只有短短的一世,父母最終都會離我們而去。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們共同相處的時光裡,不要留下任何的遺憾。不要像影片中的男主角一樣,對缺失的父愛感到無限的悲傷,卻又無可奈何。

只有我們與親人多相聚,才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願天下所有的父愛不再是背後默默的深沉,而是每一次強烈的羈絆,願我們的時光裡都是親情,愛與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