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一首《春日》

平生愛山水,年輕時幾乎全中國的名山大川都走了一圈。現如今,倒覺得門前的這條河是最美的一條河了。如果一個人覺得一個地方美,那麼不僅因為是風景,美麗的風景多有相似之處,而這處風景所寄託的情懷是不一樣的。如同這條河,幾天不去,就覺得少了些什麼。

記得上高中時,我和我“親家”有一回騎自行車到我家玩。也是這個時節,兩岸菜花似海,滿河清水東去,兩個少年坐在河壩上照了張像。那時我眼鏡未戴,他滿頭黑髮。人在結婚,生子以後就覺得時間過的快了,似乎有土匪在後面拿著凜凜的刀子向人逼來,除了惶惶而逃,好像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看到孩子從嗷嗷待哺,到牙牙學語,從幼兒園到帶上紅領巾,從小學一直到初中。兒女忽長成,不老也不行。

小詩一首《春日》


前幾日,和一個朋友聊天。說起以前的事情,他說當年一個班上的那個誰,當年人笨言吶,丟在人堆裡就立刻消失的那種,人家已在北京一套房,西京一套房,出門豪車,人之謂總。自己四十有餘,尚在“掃街”,真是活得失敗。我已飄零久,不知如何勸解,他忽然冒出一句話,我頓覺有理,你看我們整天忙忙碌碌,所獲不多,唯能餬口,不是說不勤奮,不是說不努力,不是說不堅持,為何一事無成,就其原因,選擇比勤奮更重要,沒有在人生的幾個岔路口做出正確的抉擇。一步錯步步錯,再回首已是半百之人。是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比勤奮更重要。


小詩一首《春日》


當然,在選擇後,也可以進行修正。這時膽氣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面對生活的艱辛,面對微笑,背靠沉默,心中有夢想,腳下才能走道路。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而不是膽氣喪失,向生活妥協。妥協是最不需要藉口的。

2000多年前,孔子在泗水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同時代的希臘哲學家說,人不能兩隻腳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時間如河水,永不回頭,人事似黃花,昨是今非。你我如浪花,總要飄散。


小詩一首《春日》


那一處的桃花已經飄落,旁邊的油菜卻正自風流。河水似乎比前幾日多了,河面顯得寬了,麻雀,斑鳩,燕子,這三種鳥,我認的,還有幾隻不認識的,在樹上,在地上,在河上,在飛舞,在嬉戲,在鳴叫。去年荒草依舊,在一叢叢的荒草中間,長出了三縷兩片的綠草。也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 生命因色彩而生動。


小詩一首《春日》


作一首小詩為念

春日

桃花漸落菜花開,

水擊灘頭浪徘徊。

春風幾時無賴起,

荒草叢中青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