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至3月15日,全區口岸出入境貨運量達1155.74萬噸

本報記者 康 安

自廣西邊境口岸全部恢復貨物通關以來,2月10日至3月15日全區口岸出入境貨運量達1155.74萬噸。2月3日至3月15日,全區口岸出入境112335人次。

邊民互市貿易“復甦”

3月5日,東興互市區順利進口27噸用於落地加工生產的腰果,這是廣西邊境落地加工企業節後復工復產以來進口的首批生產原料。

受疫情影響,生產原料成了邊境落地加工企業節後復產一大難題。東興海關積極落實優化邊民互市貿易監管模式的相關措施,採取“提前申報、貨到驗放、整車通關”模式為落地加工產品進口開闢綠色通道,快速辦理通關手續,解決企業恢復生產難題。

據統計,春節假期結束後,北侖河二橋每日通關貨車300輛左右,逐步恢復常態,口岸項目施工建設已進入正軌。

2月11日至3月15日,東興口岸進出境貨車6178輛次,進出口貨運量65801.41噸。

市場信心不斷增強

位於南寧綜保區的南寧市鵬傑盛科技有限公司廠區一派繁忙。該公司主要生產麥克風、受話器、喇叭、耳機線等電聲組件,產品通過深圳總公司進行對外貿易。“春節後我們接到不少訂單,年前備料充足,正在加班加點趕工,希望將時間搶回來,儘快完成訂單。”公司副總經理王輝介紹,政府部門強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為企業復產注入“強心劑”。

我區在全力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強分類指導和精準幫扶。為確保經我區口岸出入境人員健康安全、進出口貨物順暢通關,我區建立“三個機制”加強口岸疫情防控,即口岸跨國聯防聯控機制、口岸疫情應急處理機制、口岸通關運行保障機制。

為加快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出臺了“防疫情、穩外貿”18條工作措施,推出支持“抗疫情、穩外貿”12條措施。眼下,經全區各部門共同努力,我區重點進出口貿易企業已復工1044家,復工率達99.9%。全區1348家外商投資企業復工1264家,復工率達93.8%。

外貿進出口回暖

3月17日,在中國最大的陸路水果口岸憑祥,友誼關口岸已是車水馬龍。一批重49噸的木薯乾片從浦寨卡鳳貨物監管中心入境,通關後直達崇左市凱源酒業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現在進出境車輛不斷增多,企業都在和時間賽跑,把生產進度趕上去。”該公司經理何勇說。數據顯示,2月20日至3月17日,友誼關口岸進口水果1881批次。3月份以來,日均通關車輛達860輛次。

“政策‘實招’取得初步成效,我區進出口貿易正在逐步恢復。”廣西社科院姚華認為,東南亞是我區最大的貿易伙伴,眾多企業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且對中國進口依賴較大。“疫情對我們的影響只是暫時的,相信不久後貿易往來會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