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沉睡著一場歸夢

洛陽,沉睡著一場歸夢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這是兒時便習得的詩句,讀過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洛陽女兒行逢落花嘆息的樣子在書本里印刻了千年,滴滴點點都是純澈的女兒心。我便總覺得洛陽女兒該是那落花般的顏色,寂靜殊美,不染人煙。後來便想去洛陽走一走,親眼見證這樣的花期,再偶遇一位洛陽姑娘,與她相逢恨晚,漫聊半日,只話閒情。

去一個城市遊轉,最喜歡去古巷這樣的地方,古老,悠長,彷彿可以停留住時光。人不多的時候,就沿著洛陽老街行走,白天晚上都好,小巷蜿蜒曲折彷彿沒有盡頭,紅的或黃的旗幌在面前招搖,煙火氣息長,青石碧瓦,落日疏籬,迎著遠來客。喜歡在小巷裡自由穿行,看著眼前的青藤蔓延至牆外的另一角,古韻悠然。於是我在一條古舊街巷,完成一場盛大的人生修行:憶往昔故事,記今朝歡顏。

有過這樣一個傳說,洛陽牡丹因當年不參與百花齊放被武皇貶出長安,至洛陽邙山,那裡溝壑交錯,偏僻荒涼,它卻偏偏愈發頑強怒放,人們稱它“焦骨牡丹”。焦骨牡丹,它可喜歡這樣的稱呼?亭亭玉立的風骨,不染世俗的風姿,這牡丹花果然也和武則天的性情一樣,不屈服於命運,自有一番傲骨。

我因為來到洛陽的時節不對,沒能看到那花開時節動京城的洛陽牡丹花,倒是中州中路上兩側的梧桐樹葉將落未落,為洛陽平添了幾分意蘊。我想到千年前該是怎樣的花事,吸引各路人前來觀賞牡丹花開,名動京城。千年以後的今天,洛陽街角隨處可見厚重的歷史,繁盛的街景,又是一場煙花盛世。不負長安古意,執手洛陽花期。

遠處有散學歸來的孩童盈盈笑語,追逐嬉鬧,踏碎了牆角細弱的黃花。天空白色的飛鳥飛過年華,叫聲哀婉綿長,守成了凝結於空中的回想。行至公園一角,小池塘的水微瀾,蔓延著清澈的時光,不知何處傳來花的芬芳,擦著鼻翼,輾轉碰撞著唇齒。夏末秋初的時節,眼下的一點綠意,是一種說不出的柔美,那樣輕柔又小心翼翼的美好,不經意撩人心絃,像是在人家屋簷下飛出的嫋嫋時光。落花朵朵擲地有聲,引發出我對千年前那場盛世花期的無限幻想。信步走過公園的一方水亭,宛若置身於江南水鄉的一角,置身於這樣的環境裡,清閒安逸至老才好。

洛陽,我輕輕呢喃你的名字,上揚的聲調拖長的尾音,起落在呼吸間,每次出口都是暖意。暌違數年後的夜裡,我再次提筆書寫這段際遇。洛陽,無論是老街,牡丹,洛陽女兒的款款深情,還是十三朝古都遺落的斑駁舊影,這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都值得我再次背起行囊,完成未了的夙願:觀賞牡丹真國色,忘卻人間萬種心。

一場相思在洛陽。浮花浪蕊的人生都淘盡後,與洛陽相遇,意外,欣喜,像與故人久別重逢,一時間說不完的話語,訴不盡的衷腸。沉睡的夢在此刻甦醒,化蝶而歸,在我的肩頭翩飛,與我再定一場來世約。

洛陽,沉睡著一場歸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