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一幅書法作品,其中有看得見的東西,筆畫、墨色、字形、詩句等,這是外形,也就是“軀體”;但書法還有看不見的東西,那就是感情、風神、韻律等等,這就是書法的“靈魂”。書法出“味”,往往就出在這“靈魂”上,故此只能靠細細品味,才可感悟得到。形象的說,書法味道,是“熬”出來的。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要使書法打動人心,使觀賞者產生思想共鳴,作者本人首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字內功夫,二是字外功夫。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字內功夫即筆墨功夫。是指駕駛筆墨的本領、能力、造詣。首先是筆的運用,提按、使轉,抑揚頓挫,中側逆順,方圓藏露等等,達到駕御自然,隨心所欲,一種“必然”程度。其次是“脫化生新”,在精心臨摹古人法帖的基礎上,得形得神之後,不斷溶入自己的個性之“味”,這段過程,需要勤奮和領悟,調試火候,慢慢“熬”出自己的味道。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第三是文字功夫。我們要熟練掌握漢字的八個筆畫及其變化,漢字的結構及其變化,尤其是草書符號及其變化。還要具有“六書” 漢字知識。因書法是依託於文字,當文字出現錯誤,即使不是“佛頭澆糞”, 也是“白璧有瑕”。如果是“人云亦雲”,“ 後”“後”不分,就會貽人口實。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開始練字應注意的幾點:(練一段還要學習字的結構等常識)

1 姿勢要正確,兩腳平放地上,兩手據案,肩平、背直、頭正,目注紙上。

2 握筆要指實掌虛,執筆在指,運筆在腕。開始練字枕腕,逐步提腕、懸腕。

3 筆法要分清,一般分方筆和圓筆兩種,還要明確中鋒、側鋒、臥鋒的應用部位。

4 楷書是學習毛筆字的基礎。楷書學完再學行書,最後是草書。您先學魏碑也行。

5 臨帖時不要看一眼寫一筆,先要讀帖,吃透要領,然後把一個字一氣寫成。

6 首先要把各種偏旁部首練好,以後再組成各種字就容易了。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最後,還要熟練布白安排,用墨技巧。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有技巧,才能出“味道”。要使書法出“味道”,那就必須下功夫。堅持不懈,刻苦臨池,突破高原,不斷進取。“多看自知,多作自好”,“跬步不休,跛鱉千里”。只要下功夫,定會出“味道”。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字好,在法在手;出味,在意在情。書法要有“味”,必須有學識修養,有字外功夫。”。理解並掌握了上面的這些要點,閱歷豐富,積善成德,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愈久彌香,便可以讓你的書法“熬出味”來。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練習書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另外你要感興趣,如果你不感興趣很難堅持下來。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先臨帖,也就是打基礎,要把臨帖看作是登堂入室的鑰匙。臨的次數越多、臨的範圍越廣,基礎就越牢固。臨帖需眼到手到、眼準手巧,眼裡看到的,筆端都能夠表達展示出來。

有境界的書法家和有意思的書法作品,都是“熬”出來的


雖然書法講究悟性、天賦,這些先天的東西其實個人都差不了多少,最終還是落實到比耐心,比時間的投入上。耐心就是要做好長時間默默無聞的準備,深刻領會書法的精神,要對書法有感覺,或者說要“來電”。這個需要很多時間的投入,去不斷地領會。寫字雖簡單,但是寫好毛筆字太不容易啦,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