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3月11日一大早,寶坻主幹道鈺華街上,車來車往。外賣小哥的電動車穿梭其中,熟悉的藍色保暖箱讓人看著格外親切。


這個地方正在醒過來。


過去的一個多月,對於寶坻人來說,生活被顛覆,節奏變異常,恐慌、緊張、焦慮,也有抗爭、勇氣和盼望。


2月4日,《天津市委市政府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裡寫道:當前,疫情發展仍處於高發期,防控工作非常嚴峻。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廣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力量,打一場全市總動員的人民戰爭。天津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堅定必勝信心、參與群防群控、做好自身防護、科學求醫問診。


寶坻人用自身行動踐行了“這封信”的指令。


3月8日,寶坻區疫情風險等級從高風險地區降為中風險地區。


3月15日,隨著寶坻第一名確診患者出院,天津市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


【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預警


開年即迎大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把“假期模式”切換為“戰時狀態”。寶坻,也因此無眠。


1月24日零時,天津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大年三十一大早,寶坻區防控指揮部就開始忙碌起來,緊鑼密鼓地安排防疫工作,排查外地回寶坻人員情況,同時道路設卡,嚴防外地疑似患者輸入。


但是最初的幾天,寶坻防控抗疫更像是一場“無敵之戰”,因為目標還沒有出現。


1月28日,天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會議召開,會議強調:“加快全市備選隔離點、備選定點醫院佈局,保證充足的觀察隔離空間、醫療救治資源和醫護人員力量……”


預警提前發出。


1月29日,寶坻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接診數量開始激增。這時候,寶坻區留觀所還未建成。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寶坻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立下軍令狀,24小時內第一個留觀所建成啟用。


31日,寶坻區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


“我們是5點左右,從寶坻區人民醫院得知寶坻很有可能第一例確診病例出現了,得到這個突然消息後,我們心裡還是比較緊張的。”寶坻區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呂榮華告訴記者,當時感覺很矛盾,之前的工作的重心是嚴防外地輸入,沒想到“家”裡出事了,並且還是寶坻百貨大樓,這種攤位密集,人流量大的地方。


這天晚上,呂榮華參加了寶坻區防控指揮部會議,會議上首先要求防疫部門封鎖百貨大樓,連夜組織專業隊伍對百貨大樓內部及周邊50米內路面全面消毒。


“要快”!但凡慢半拍、遲半步,就可能貽誤戰機。“我們就像上緊發條的機器一樣,一下開始全部動了起來。”呂榮華回憶,所有的工作都是一路小跑地進行。31號晚上,指揮部就找到所有在百貨大樓工作的人員名單,要求各個街鎮開始聯繫和組織人員把他們送到留觀所。


通宵達旦,寶坻防控指揮部所有人都沒有休息,爭分奪秒研究方案,部署防控力量。呂榮華說,很多指令都是在凌晨後下達,特別是2月1日,全區組織1260個小組開始全力尋找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太難了,但不能亂!”呂榮華還清晰地記得那種壓力帶來的緊迫感。病毒傳染性強,疫情傳播速度快,尤其,寶坻地處天津、北京、唐山這三個城市的幾何中心,寶坻百貨大樓首例病例的確診,警報驟然轟鳴:一定要摸清疫情的數,掌握主動權,保住寶坻的“底”,也讓天津更有“底”,北京、河北更有“底”。


嚴陣以待的“大部隊”,開始進入猛烈的“阻擊戰”狀態。戰鬥,先從尋人開始。

探底


“在接到指揮部命令後,能用的手段和資源也全都用上了,加班加點尋找密接者。”寶坻防控指揮部疫情處置組的工作人員史留輝告訴記者,通過第一例確診患者開始尋找密接者,到2月7日,一共尋找到前往百貨大樓的購物人員9200人。


“剛開始我們接到尋找去過百貨大樓的居民任務時,也是很緊張。這個範圍太大了,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史留輝說,“疫情不等人,我們經過商量後,能找一個是一個,決定先讓居民知道這件事,進行自我上報。再讓居委會對社區每個家庭進行電話詢問,兩件事同時進行。”


2月2日,天剛剛亮,寶坻區的大街小巷、社區村莊響起了寶坻疫情的通知和尋找百貨大樓購物人員的喇叭聲。同時,寶坻區防控指揮部通過短信、微信、“知寶坻”APP、廣播、電視、LED大屏等多個方式向全區居民發出《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


【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調動一切資源,動員全區的力量讓寶坻居民意識到情況的嚴峻性。”史留輝介紹,指揮部通過各街鎮在第一時間將重要信息及時推送至村居群,發動村居幹部用大白話、大土話,用直戳老百姓內心的話,將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動態信息等用最直接的方式傳達給基層群眾,實現全民動員、到家入戶。


海濱街道的張會芹回憶,她在2月1日就接到了街道通知,她所負責的氣象新苑小區所有工作人員開始對社區內的每戶人家打電話詢問是否去過百貨大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開始尋找,基本一天時間裡電話不離手。”張會芹告訴記者,有些居民電話打不通,他們就上門走訪。這樣一來,社區居民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有情況就主動向她們反映。


“消息發出去以後,每天都有上千人上報信息。”史留輝回憶,看到這些數字,內心非常焦慮,三天沒睡覺。每時每刻數字都是發生變化的,“我們和各個街鎮隨時進行溝通,出現問題隨時解決,讓去過百貨大樓的居民居家隔離。”


這邊,防疫人員不斷尋找,那邊,專家組根據確診人員的行動軌跡來推斷密接人員。


“剛開始我們尋找1月21日至25日前往百貨大樓的人員,但為了不遺漏,經過研討後,我們把時間又提前了2天,尋找範圍變成19日至25日。”史留輝告訴記者,在第一次尋找過程中發現,一些受訪群眾,記不清自己的活動軌跡,還有一部分因為心裡害怕,隱瞞了前往百貨大樓的事情。


“要準”!疫情防控不得出現死角和空白,否則就可能造成前功盡棄。“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相關數據及社區反饋的情況,大約有3萬多人曾到過百貨大樓周邊,我們分析後,對2月7日上報的9200人的底數不放心。”史留輝說,為全面徹底摸清疫情防控底數,防控指揮部要求必須要做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點位都精準有效,不留盲區。

摸底


看著上報密接人數和確診人數還在一例例增加,整個疫情處置組的工作人員都很焦慮,如何儘快從全區92萬人中把去過寶坻百貨大樓的全部找出來?成為一道待解又必須要解開的題,橫亙在大家面前。


【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2月11日至12日,寶坻區防控指揮部整合全區力量,抽調區直部門、街鎮、村幹部和公安幹警、醫護人員近3000人,成立917個三人工作小組、24個突發事件處置組和12個收治組,“撒大網撈小魚”,開展了“萬人大篩查”行動,逐人逐戶見面對接,瞭解健康狀況。


【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我們要通過大數據+笨辦法的人海戰術,一個門一個門敲開,精準確定全區疫情防控的對象人群,為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明確底數。”史留輝說,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寶坻戰役的關鍵一役。


2月12日一大早,在寶坻海濱街道氣象新苑小區,身穿紅色馬甲、戴口罩的張會芹就根據名單進行排查。“我們一定要拿回最真實的數字。這次篩查就是為了摸清寶坻的底。”張會芹說,11日她們就開會通知了,要求24小時內把社區裡所有和百貨大樓有關人員統統排查一遍,上報具體數字。


“什麼時候去過百貨大樓?”“最近有沒有發燒、咳嗽、嗓子疼?”“密切接觸者都有誰?”在篩查過程中,街鎮幹部把控全面,居委會人員熟悉群眾,衛生院大夫專業指導,敲開門,當面問,量體溫,填問卷,三人工作小組配合默契。


不到24小時,寶坻全區排查出19718名涉區百貨大樓疫情相關人員以及46239名密切接觸者。“找出這些人,寶坻踏實了,天津就踏實。”史留輝說。


收尾


2月23日至26日,寶坻區防控指揮部再次組織3000餘防疫人員開展“萬人大回訪”行動,聚焦篩查鎖定的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以及因身體不適在藥店購買退燒、止咳、消炎藥物等四類人員,回訪人員66558人,進一步瞭解情況、檢測體溫、簽字承諾,並回憶1月26日以來活動軌跡,留案備查,最大限度掌握情況。


張會芹接到回訪通知,三人小組再次集合。“依照表格,對去過百貨大樓人員的基本信息、健康狀況、活動軌跡、購藥就醫經歷等情況進行詳細登記,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切實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張會芹說,這次的

回訪過程主要就是對居民購藥就醫情況進行詳細詢問。在登記過程中宣講疫情防控政策,發放明白紙,對於一些不識字的老年人進行口頭講解。回訪完成後,張會芹對自己轄區內的居民有了更細緻的瞭解,更有針對性。


“這次的回訪按照有無症狀、有無就醫史等情況,分類實施立即就醫、居家隔離、解除隔離等措施,把排除疑點的人員‘解放’出來,讓群眾安心。”史留輝說,也是怕有的居民症狀不嚴重而疏忽大意,這次是把可疑的重點人群徹底排查出來。通過回訪,指揮部把需要居家觀察的人數縮小到了7262人,接下來,就可以集中火力,精準防控。


“第一階段尋找到9200人,是應急;第二階段,萬人大篩查,是大摸底;那麼,第三階段,回訪是查漏補缺。如果說這是一張網,那第三階段,就是該給這個網收口了。”史留輝如此總結。


【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這樣的“大動干戈”,事實證明,是完全有效的。寶坻新冠肺炎患者、疑似人員、密接者被牢牢鎖定。


摸清“家裡人”的底,守住了一個“山頭”。

而鎖死病毒防止它流竄,是寶坻同時作戰的又一“阻擊陣地”。

防線


作為“三北通衢、京畿重鎮”的寶坻區,從第一例確診病例開始,就進入了高度警戒狀態。


“我們一方面要使自己這場戰役獲得勝利,打好這一仗,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全市和整個京津冀地區戰役的勝利,防止疫情向周邊的地區擴散,是每一個寶坻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段話來自寶坻區防控指揮部總指揮毛勁松。


疫情發生後,對內,寶坻實施人海戰術大範圍篩查、鎖定;對外,第一時間建立防線,高速和省級公路路口,採取管控措施,對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國省道等25個主路口和36條鄉村道路同時升級為雙向管控。


“進出寶坻的各條道路,是外防輸入輸出的關鍵。”寶坻區防控指揮部城市管控組組長康德鴻對記者說,指揮部組織了5100人下沉到基層,在每個卡口分別由區直屬部門和街鎮幹部、公安幹警、醫護人員等組成,逐車逐人檢查、測溫、登記。尤其是在外防輸出方面,通過大數據推送,通過身份證信息判斷是否為重點關注人員,確保相關人員不出區。


2月9日,寶坻區防控再升級,制定了三道防線,開始實行“內防擴散,外防輸入,更要防止疫情輸出”的方案。


“我們接到命令後,第一時間開始研究第二道防線該怎麼設立?卡口放在哪?”康德鴻告訴記者,“我們是在8日晚上11點接到指揮部通知,要求轉天上午9點前,城區和鄉鎮之間的卡口必須豎起來。”


為了瞭解情況,當天晚上指揮部管控組所有人都撒了出去,沿著各條道路評估設卡情況,凌晨回到指揮部開始彙總,最後確定了11個點位。凌晨2點多,管控組對涉及到卡口防控工作的7個街鎮和16個區直部門發送了緊急通知,連夜安排部署卡口防控。


還有一道防線是社區和農村。“在原有基礎上全面升級,提高封閉標準。”康德鴻說,全區各村、小區居民全天不得在村莊、小區內公共區域聚集,不得互相串門、散步閒逛。每戶居民每兩天允許一人外出採購生活用品,外出採購人員不得是正在居家留觀者,以及1月19日至1月25日去過區百貨大樓的人員。每天22時至次日早6時,無特殊情況一律不得進出。


三道防線構築完成,寶坻區也“靜”了下來,把傳播途徑切斷,起到築牢北京護城河的作用。至此,寶坻從最小的社區村莊、到城區建成區、再到整個行政區域,織起了一張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疫情防控大網。


對於管控組來說,交通防線要守住,居民的心裡防線也不能忽視。“看著寶坻確診病例不斷增加,我們接到很多居民的電話,他們心裡很恐慌。”康德鴻告訴記者,為了消除居民的恐慌感,管控組對整個城區進行了無死角的消殺,對穩定居民信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康德鴻告訴記者,看到防線起到了作用,懸著的心總算放下。很多天沒回過家的他,現在終於可以回到離工作單位幾百米外的家裡睡一覺。


一場疫情,牽動了各個部門、各類人員的弦兒,摸清底數、值守卡口、保障物資、統一調度……急而不亂、忙而有序,寶坻人在防控抗疫這次“阻擊戰”中,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戰疫實錄】一路小跑大摸底——逐門逐戶,敲開寶坻人的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