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簡稱“拉”,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高原古城。約六世紀末七世紀韌,松贊干布為了鞏固和發展新建立起來的政權,避開以前地方上的各種的貴族豪酋勢力的干擾,他決定將根據地從山南移到拉薩,唐朝稱其為“邏些”。

遷都前的拉薩是一片沼澤荒蕪

松贊干布遷都以後,造宮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拉薩城市雛形。大昭寺就是這一時期建造的。傳說建寺期間由山羊負土填湖。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大昭寺

藏語中羊叫“惹”,土為“薩”,大昭寺建成後就叫做“惹薩”。由於大昭寺是最早的建築,人們便以‘惹薩”作為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城市名。漢文史籍把‘惹薩”一般譯為“邏婆“、“邏些”。

隨著佛教的興盛,人們將這座城市視作聖地、“拉薩”的名字就是那時出現並沿用至今。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大昭寺

1994年12月,布達拉宮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標誌著古城拉薩已躍升為世界級的文化名城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

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平均每天有8小時15分鐘的太陽。比在同緯度上的東部地區幾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位於青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向西傾斜,中南部為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勢平坦。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

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暢遊中國100城 等榮譽稱號。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在保有自己神秘魅力的同時,迅速吸收著世界各地五彩斑斕的文化,可以說是最適合自助旅行的城市,無論對於什麼地方來的人,這濃濃的異域風情會讓你在一段時間裡神情恍惚,如入夢境。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歷史沿革

  • 大約公元前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諸多部落。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所以當時的拉薩被人們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
  • 約六世紀末七世紀初,吐蕃王朝時期。松贊干布為了鞏固和發展新建了的政權,將根據地由山南遷移至拉薩,松贊干布遷都至拉薩後,造宮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拉薩城市雛形。大昭寺 就是這一時期建造的。由於大昭寺是最早的建築,人們便以‘惹薩”作為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城市名。漢文史籍把‘惹薩”一般譯為“邏婆“、“邏些”。隨著佛教的興盛,人們把這個城市視作聖地 、“拉薩”的名字就是這時出現並沿用至今。
  • 公元8世紀赤德祖贊、赤松德贊接連弘揚佛法,修建了許多的修行處,並分配給寺院。進一步禁苯興佛,鞏固了佛教的地位。而拉薩作為藏傳佛教的主要聚集地,被當時的人們視為聖地。與此同時,吐蕃領土的擴張以及對外交流的發展,而拉薩作為都城所在,也成為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在整個吐蕃貿易中佔據重要的地位。當時的拉薩,可是名副其實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以及藏傳佛教聖地。
  • 熱巴巾贊普(約815—838年在位)繼續把拉薩視作弘揚佛法的中心。
  • 八世紀末,吐蕃王朝動盪。(838——857)時期,同時以拉薩為中心的衛如地區兩大奴隸主家族盧氏 和巴氏因為利益關係發生嚴重衝突,發生了長期的戰爭。經過幾十年的戰爭,吐蕃社會在起義的風暴中土崩瓦解。此後數百年,吐蕃分裂為許多部,拉薩的地位急劇下降,許多歷史建築毀於戰亂。
  • 1160年,元朝時期。在拉薩、雅隆澎波一帶。戰爭不斷,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還燒燬了大昭寺、小昭寺的部分,損失嚴重。
  • 1239年,蔡巴噶舉派派使臣到蒙古地區展開外交,中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賜蔡巴莊園屬民3700戶。蔡巴萬戶作為拉薩一帶的重要勢力,在拉薩發展的歷史中起過重大作用。歷代蔡巴萬戶長還長期悉心管理著大昭寺,並多次對大昭寺進行整修。還曾組織力量疏通水道、加固河堤,一度使城市得以復興。
  • 1409年,明朝時期。各大寺廟先後修建,其中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著名寺廟都在同一時間所修建。
  • 16世紀初期,格魯派大弟子專門研習密宗,拉薩先後建立了“下密院”“上密院”使其佛教在拉薩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興盛。
  • 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統一全國,並逐步建立起對西藏地區的統治。從17世紀到18世紀,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及其以後五世達賴朝見順治帝,西藏政治相對穩定,社會相對安寧,拉薩城市發展相對較快。
  • 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派駐駐藏大臣,衙署最早設在拉薩衝賽康。
  • 公元1757年七世達賴喇嘛圓寂後,乾隆皇帝在西藏實施攝政制度,即在前一輩達賴喇嘛圓寂至後一輩達賴喇嘛親政之前,任命一位大活佛代行達賴喇嘛的職權,俗稱攝政王。他們先後在拉薩修建高大雄偉、華麗壯觀的家廟。羅布林卡在布達拉宮以西約2公里處修建,由此形成以布達拉宮為中心,輻射八廓街、羅布林卡周圍約3平方公里的拉薩古城。
  • 1890年,中國同英國簽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憤怒的三大寺僧人和群眾予以強烈譴責。
  • 1904年,拉薩遭到英帝國主義侵略。
  •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定要解放西藏。
  • 1950年10月7日,由王其美率領解放軍向康區首府昌都發起進攻,很快就打敗了藏軍。
  •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前後,拉薩墨本管轄拉薩市區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內);
  • 1954年拉薩墨本管轄拉薩市;
  • 1960年,正式設立拉薩市。

交通保障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作為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佛教文化的聖地,是廣大驢友、朝聖者必去之地。

其交通十分的便捷,所謂條條大路通拉薩,選擇火車、飛機、自駕、騎行都可進入。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林芝(林拉高速 409.2km)拉薩。林拉高速被稱為顏值最高的公路,升級版的國道318。


“林拉高速”並非真正的高速公路,由於不收費,因此很多匝道是敞開的,所以叫高等級公路。升級版的318,只是民間習慣稱之為“拉林高速”。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林芝到拉薩有三條公路可通行,林拉高級公路、老國道318、省道306(林芝—山南—拉薩約兩天的行程)

林拉高等級公路基本與國道318是平行的公路,雙向4車道。

區間限速值設定為小車100km/h、大車80km/h

橋樑、隧道等路段區間限速值設定為小車80km/h、大車60km/h。

並實施全線區間及單點測速,到達拉薩約5小時。

自駕的驢友需特別注意,夜間的時候林拉高速沿途可能會有摩托車出現。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老路國道318,全線基本是正常的柏油路。

其中大家需要特別注意前往米拉山口看埡口風景這段路,路況較差,沿路很多的土坑,比大家之前所走的海通溝路況還要差一些。國道318與林拉高速是並行,可自由選擇走那一段路。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走306省道林芝至山南、拉薩

林芝(高速)米林——朗縣——加查——山南——貢嘎(高速)拉薩,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選擇山南路段。該線路全線沿雅魯藏布江行駛。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這條線路可以用兩天的時間走完

第一天行程林芝——派鎮——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沿途路況全線柏油路,遊玩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之後,原路返回,最後選擇入住朗縣。

第二天行程由朗縣——加查——山南——拉薩,到達加查往西行駛45公里,到達充滿神秘傳說的拉姆拉措,尋找自己的前世今生。

點擊瞭解詳細攻略

Day1:林芝——朗縣

Day2:朗縣——山南——拉薩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由加查到達桑日有兩條路,建議選擇行駛新修公路約77公里,一條全新柏油路。路更好走,老路有落石。行駛距離會比新路要遠一些。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澤貢高速

山南至拉薩,由澤貢高等級公路直接轉入機場高速全程約兩小時直接到達拉薩。

林芝至拉薩,92號、95號汽油都有充足的供應,其中部分站點還提供98號汽油。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美食推薦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吃”是人生中的一個“必須”,有人草草敷衍不求慰藉,有人尋尋覓覓以此為樂。不講情懷,只用自己對美食的感受,挖掘每一次善待自己的機會。

帶著對“吃”的信仰,一頓飽飯過後,獲得的將不僅僅是來自肉體的滿足,也有充滿內心的感動。讓我們,以“吃”的名義,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朝聖拉薩!藏式美食

酥油茶

藏族的一種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

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製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覆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

酥油茶具有極高的熱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頓爽,有比較濃的奶味,不過確是補充體力的好東西。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青稞酒

藏語稱為“羌”,是用青藏高原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它是藏族同胞最喜歡喝的酒。

而高度青稞酒被人稱為“高原茅臺酒”。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糌粑

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後磨成麵粉,食用時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團吃,也可調以鹽茶、酸奶或青稞酒。

與酥油茶一起搭配,別具一番風味。不過初食糌粑可能會吃不慣,建議酌情少點。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犛牛肉

有多種吃法,風乾、涼拌、燒烤、涮火鍋或者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已經有犛牛肉的加工廠,做成真空包裝的熟食,遊客購買起來也十分的方便,並能夠帶回家贈送朋友。在西藏當地餐廳均可吃到。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酸奶

在北京東路一些主要的街拐角和八廓街衚衕裡一些不起眼的小賣店都能看到這種以罐頭瓶為單位的酸奶賣。拌上白糖拿勺子舀著吃,夠酸夠甜夠濃稠,才叫地道。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藏式涼粉

藏式涼粉的特別之處是辣椒,藏式辣椒和油辣子不同,它主要是用水泡出來的,所以辣得很清新。藏式涼粉裡面還配有土豆塊。在八廓街小巷子裡面一般都有賣,一塊錢一碗。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甜茶

迄今為止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已成為拉薩餐飲文化中一道亮麗的特色飲品。拉薩甜茶是用紅茶熬汁、牛奶或奶粉及白糖等調製而成,其味道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藏式早餐

藏面是是典型的藏式早餐,這是一種傳統的西藏小吃,用犛牛肉湯煮的,特別香,麵條用青稞面做的,吃起來有點外軟裡硬,配上幾勺辣椒醬,外加兩張肉餅。最後來一杯甜茶,滿足!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藏式咖喱

是西藏地區人民普遍喜歡的食品。最常見的是咖喱牛肉蓋飯,有西藏、印度、尼泊爾一帶的口味,麻辣有勁。燒煮時,湯汁留的較多,以少許太白粉水勾薄芡淋於飯上,即是咖喱牛肉燴飯,風味絕佳。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拉薩美食圈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八廓街

圍繞八廓街及其周圍的街道,林立著大大小小誘人的飯館,這裡是拉薩老城區餐飲業最集中、最多元化的地方。

轉悠在八廓街裡,有的已成為標誌性建築,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

也有隻有在飯點才會坐滿人的甜茶館,已經燻得有些發黑的牆壁成為了這些小茶館歷史的見證。

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西式藏餐、尼泊爾餐、印度餐的身影不經意地就出現在了眼前。另外想在拉薩吃到美味的壽司、新鮮的海鮮,繞著八廓街轉一圈,保準你有意外的收穫…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圖/尼瑪次仁

藏醫院路在八廓街附近,熟悉拉薩的人說,這是一條旅遊與生活相交織的路。

路上有甜茶館、藏餐餐廳、麵包房、唐卡店和出售藏飾、尼泊爾服飾、戶外服裝的商店,且走到頭一拐彎兒就是大昭寺廣場,又毗鄰宇拓路,交通實在是四通八達。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北京西路

在拉薩有一個說法,逛在北京東路,買在北京中路,吃在北京西路……足見北京路在拉薩的繁華。

被無數遊客嚮往留戀的一大批知名的酒吧客棧,都集中在這條兩公里左右的路上。而大昭寺、小昭寺、木如寺等眾多知名寺廟,也在這條街道上散發著歷史的芬芳。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天海夜市

以天海夜市、德吉路、巴爾庫路為代表的西郊餐飲區集中了全國各地的味道,而且相當地道。

雲南臘排、藏香雞、板栗雞、香辣蟹、四川味道、青菜園子、百歲魚等好多,吃不慣藏地食物的,不妨到西郊尋找記憶裡的味道。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太陽島

太陽島在拉薩市的東南面,也是一個匯聚了天南海北美食的地方。

原本聚集在古城街道上的飯館,這兩年開始向著拉薩河邊遷移。在太陽島覓食,有了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意味。傍晚的陽光灑在拉薩河上泛出金色的波瀾,美食在口,拉薩河的美景在心。


聖城:西藏不在拉薩,在去拉薩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