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遇敵就投降的意大利軍隊 ,走向戰俘營整齊隊列絕對世界一流


墨索里尼作為意大利軍隊最高統帥過分看重形式,他認為形式決定軍隊的戰鬥力。他極其關心意大利軍隊的隊列訓練。同時墨索里尼還要求意大利軍隊學習德國軍隊的“鵝步”。意大利各級軍官無論從盡職盡責角度還是從為保住自己的官職角度,都只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操練形式上,而不是軍事戰略戰術的演習研究。

二戰遇敵就投降的意大利軍隊 ,走向戰俘營整齊隊列絕對世界一流


意大利的高級將領大多貪生怕死。意軍北非最高指揮官格拉齊亞尼元帥很少親臨前線,總是龜縮在地下室裡遙控指揮意軍,戰場軍情瞬息萬變,遙控指揮勢必對意軍的作戰效果大打折扣,同時也不利於鼓舞士氣。“使更讓墨索里尼惱火的是,由他派到利比亞去的卡瓦萊羅因為擔心個人的安全,甚至什麼也未曾看到就匆匆回國了。

將軍都如此,意大利士兵你讓他玩命,你逗我吧?二戰期間意大利軍隊士氣一貫低落,投降率極高。意大利軍隊在埃塞俄比亞投降的詳細情況。八個星期內,意大利軍隊四千人中僅兩人陣亡,四人受傷,其餘全部投降。11月在貢德爾,戰死的僅為六七十人,而被俘的多達1萬人。

二戰遇敵就投降的意大利軍隊 ,走向戰俘營整齊隊列絕對世界一流

墨索里尼似乎也對意大利軍隊習慣性的投降而不是選擇抵抗表示了默許和理解。他認為投降確實符合意大利的傳統,意大利注重享受生活,並不覺得投降有什麼羞恥的,而且軍隊普遍存在著厭戰的情緒。意大利投降率極高還與他們軍法寬鬆有關係。對於臨陣脫逃的軍人,政府通常會發布大赦令,只需脫去軍服專為平民即可。

二戰初期,墨索里尼看到英國人給德國人打得敗退英倫三島,認為此時正是搶奪英國海外勢力範圍的絕妙良機。於是為自己畫了一張大大的藍圖,先進攻索馬里,控制紅海出海口,然後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如果能完成以上目標,整個地中海將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但理想很豐滿,顯示很骨感。1940年9月,意大利軍隊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準備奪取英國的海軍基地,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但不巧的是英國人居然像他們向的那樣看到人多就投降了,而是遇到了英軍第七裝甲師的反攻。面對英軍坦克,意大利人繼續發揚風格,能跑就跑,跑不了的就投降,十分的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二戰遇敵就投降的意大利軍隊 ,走向戰俘營整齊隊列絕對世界一流


美軍登陸撒丁島的時候更是順利的難以想象。當時島上一共駐紮了上萬名意大利士兵,在盟軍炮火炸死40多人以後,意大利人又一次果斷的選擇了投降。投降後的意大利士兵貌似感覺終於完成了任務,可以交差了一般笑逐顏開。以至於美軍這樣形容:“意大利士兵打仗不行,但排著整齊的隊列走向戰俘營的樣子絕對是世界一流。將軍帶頭走在隊伍的前列,猶如閱兵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