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一點點事就覺得自己很沒用,總是自卑不開心怎麼調節心態?

馬虎李


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價值或者沒有用,並不取決於他做了什麼事情,而是取決於他自己的看法。不是取決於別人對他的評價,而是取決於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想要從這種自卑不開心的情緒狀態中走出來,淺層的方式可以從認知行為方面著手。合理情緒療法中有一個錯誤觀念:以偏概全,因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這種思維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的情緒。我們需要糾正這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

當然更深層次的是處理早年的生命經歷。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一個人零到六歲的經歷奠定了人格的基礎。一個人自卑,是因為早年的經歷中不被肯定。所以在成年以後,遇到一點點事情就能夠激活早年的痛苦記憶:我是沒有價值的,我是一無是處的。需要用自由聯想、意象對話、夢的解析或者其他的方式發掘潛意識中被壓抑的自我否定,把早年自己被遺忘的經歷還原出來,從一個更客觀的,成年的人的角度去重新體驗重塑感覺。看到內心的自卑小孩,接納這份自卑是自己的一部分,告別這個自卑的小孩


樂培心理張老師


做錯一點點事情就覺得自己很沒用,可能是我們的認識方式在作祟。

打個比方:

比如我在某一天起床晚了,上班要遲到了。我可能在一邊匆忙準備的時候,一邊會不自覺的想:

我今天上班要遲到了。

萬一被領導發現了怎麼辦?

他可能會覺得我是一個工作態度不認真的人,雖然我是第一次,但他就是一個小題大做的人。

我新接受的項目他萬一給了別人做怎麼辦?

我沒有項目做那我這個月的信用卡怎麼辦?

我可能會被銀行催債吧。

電話萬一打到單位或者打個朋友該有多丟人。

我自己真沒用。

我們的自動化思維就是這麼可怕,把我們一步一步的引入到嘴悲慘的那個想法中去。

所以當做錯一點點小事的時候,首先應該關注現在的“一點點小事”,把問題解決好。

當自動化思維一旦啟動,我們可以喝一口水或者改變一下原來的姿勢,馬上停止這些糟糕的想法。

如果真的想到了自己很沒用,那不妨在想想看,自己是真的這麼沒用嗎?自己以前做過很多的事情,說明自己是一個很能幹的人。

所以,不要讓那些不合理的自動化思維困擾住你,不要讓不合理的認知干擾你的情緒。

我是心理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