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劇院微信劇場推出“隴劇微講堂”

每日甘肅網3月19日訊據蘭州日報報道 18日記者獲悉,甘肅省隴劇院微信劇場繼推出“隴劇在身邊”系列欄目之後,於近日又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欄目“隴劇微講堂”,旨在通過網絡帶領大家共同瞭解隴劇的歷史發展以及它的唱腔和表演特色。

在首期亮相的講座為《隴劇的起源——隴東道情皮影》,詳細介紹了作為隴劇前身的環縣道情皮影的來龍去脈、藝術特色以及代表人物。

講座中介紹了環縣道情皮影(俗稱一驢馱)是秦隴文化與周邊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相傳產生於宋代,民間俗稱“燈影戲”、“小戲”、“老道情”。在千百年的發展演變中,採取“借燈、傳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手段,“及中華皮影之大成,擷當地道情曲藝之精華”,融民間音樂、美術和口傳文學為一體,成為當地人民傾訴感情、豐富文化生活和承擔祭祀、過關、還原、節慶等習俗的綜合性藝術。

講座中,還專門介紹了晚清的一代皮影大師解長春,他集多種技藝於一身,不僅是道情演唱大師,而且是皮影雕刻大師。他的許多作品,以嫻熟的刀法,生動的造型,古樸的風格,為皮影收藏家所讚賞,成為全國皮影雕刻藝術的珍品。解長春畢生致力於道情皮影藝術,使這一民間藝術從內容到形式皆有創新,故在群眾和同行中享有很高聲譽,被推崇為環縣道情皮影大師和奠基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