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樹木當成寶 讓鄉村更宜居

<table> 把樹木當成寶 讓鄉村更宜居

歇馬村背山面水,綠化覆蓋面積達45%。恩平市林業局供圖

/<table>

屋前碧綠池塘,村後茂密山林;井然有序的民居之間,有綠樹錯落分佈,四周環繞的是平坦農田……在恩平市恩城街道北面郊外,石青村保留著村落與自然和諧共融的鄉土田園景觀。

2019年末,石青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據介紹,森林鄉村是指自然生態風貌保存完好、鄉土田園特色突出、森林氛圍濃郁,森林功能效益顯著,涉林產業發展良好,人居環境整潔、保護管理有效的生態宜居鄉村。

在江門,共有17條村獲得此稱號,它們以建設森林鄉村為載體,持續加大鄉村綠化美化力度,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黃燁倩

見習記者 任龍

村綠共融▶▶古樹成就村美人和宜居鄉村

在恩平市大田鎮朗北村,有一片古樹林。林中平均樹齡達100年以上的古樹約有60株,常見樹種包括見血封喉、格木、陰香、山蒲桃、斜葉榕等。其中,以見血封喉的數量最多,超過30棵,這在非熱帶地區是比較罕見的。

“這是祖宗先輩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產,我們世代保護著這片古樹林不被外人破壞,而古樹林也護佑我們的子孫健康成長,為我們遮風擋雨。”村裡的老書記梁水權說。古樹林的形成充滿偶然性,但“保護林木”的祖訓就在朗北人中間代代相傳。現今,被山林環抱的朗北村森林覆蓋率約為75%。

藉著豐富的山林資源,朗北村謀劃了它的發展之路:在原有古樹公園的基礎上,打通村莊西北兩側的古樹林,因地制宜打造“一園、兩廊、三區”的古樹鄉村生態空間格局;依託現有村莊交通路網打造綠美鄉村景觀廊及革命老區歷史文化展示廊;根據村落格局,劃分建設綠美村莊生活區、古樹公園休閒區和生態田園觀光區。

隨著森林鄉村建設的推進,朗北村下轄的自然村還完成了塘坦、塘基護欄、廁所改造、村道硬底化、路燈、自來水村村通等建設。目前,全村基本實現公共活動場所硬底化、村道巷燈亮化。一幅村美、業興、家富、人和的生態宜居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以森林鄉村建設為契機,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發動村民保護綠化成果的還有台山市廣海鎮的中興村。中興村北面向山、南面向海,土地豐饒,林木繁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中興村著重推進鄉村綠道建設,如通過開展環村林、護路林、護岸林、風景林、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林網等工程,持續增加綠化總量,著力提升村落綠化美化質量。

“獲評‘森林鄉村’國字號,可以為鄉村生態資源的保護工作提供政策支撐,有利於全面保護鄉村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恩平市林業局專職組織員陳程表示。

山水相融▶▶山林為生態建設遮風擋雨

巴金筆下“鳥的天堂”緊挨著新會區會城街道天馬村,西邊村居民屋環繞,東邊河道水網交錯,良田數千畝。去年12月25日,天馬村成為江門首批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的村落之一。村黨支部書記陳啟華介紹,天馬村的綠化面積佔全村的八九成,“村頭村尾,有空地都會植樹種草,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是刻在天馬人骨子裡的。不管是天馬河道兩旁蔥鬱的榕樹,還是村中央馬山上一片茂密的樹林,他們都是天馬人自覺維護的“綠色財富”。陳啟華表示,近二三十年來,天馬村裡的樹只增不減,少有砍樹行為,“有樹才有鳥,我們的祖訓便是要求保護好小鳥天堂的生態。”

為了實現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目標,天馬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機遇,重新梳理村落髮展脈絡,為“小鳥天堂”的生態環境騰挪更多綠色空間。其中,由天馬河向東延伸,水網河道交叉縱橫之處,將被劃分為溼地公園的建設範圍,構建綠色水系和生態保護體系。

“小鳥天堂在天馬人心中意義重大,它不僅在生態修復、防護上發揮著重要的功能,還是我們天馬人寄託鄉愁的根與靈魂。”陳啟華說。

發揮著同等作用的“森林鄉村”還有台山市都斛鎮的莘村。都斛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徐展熾告訴記者,綠化美化鄉村的行動中,莘村以公共用地綠化、庭院綠化和房前屋後綠化為點,以道路綠化、河岸綠化和村莊綠化帶為線,以村莊周邊山地綠化建設為面,打造點線面一體的立體綠化體系。

在莘村人心中,萬頃“禾海稻浪”和萬畝綠林是集體記憶。徐展熾表示,近年來,莘村正將原有的商品林地改造成生態公益林,現有生態公益林面積近萬畝,約佔全村林地面積的2/3,“作為廣東第一田和首個國家農業公園所在地,莘村的林地發揮著重要的生態防護作用。”

景村共榮▶▶森林文化成鄉村旅遊名片

走進恩平市聖堂鎮歇馬村,村中百年古宅鱗次櫛比,建築脈絡呈典型的“四水歸堂”格局;村道民居之間古樹蔥鬱,鳥語花香,保留著古色古香的生態文化環境。據介紹,歇馬村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9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高達45%以上。

歇馬村古樹資源豐富,數量達23株,包括兩棵樹齡達350年的龍眼古樹。作為恩平有名的歷史文化古村落,歇馬村早在數百年前便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一幅有著170多年曆史的對聯可以佐證:綠水縈迴喜見蒼龍踴躍,青山枕後快瞻文鳳高飛。

2005年,由旅港鄉親梁佐提議,發動海內外鄉親集資籌捐,將歇馬村所屬範圍內進行了綠化美化,改善了人居生態環境;隨後,恩平市林業局對歇馬村開展“萬村綠”工程項目建設,打造了長約2.3公里的杉樹村道;在近兩年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歇馬村的復綠面積達到20多畝。

“平日裡,我們村民都把樹木當成寶一樣。”後人梁醒添是歇馬村的理事會主要成員之一,“哪些樹要施肥除蟲害,被颱風破壞的樹能不能砍,這些都要作為重要村務經過理事會的討論、表決。”

獲得“森林鄉村”稱號為歇馬村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基於“古村、古祠堂、古樹、古碑林”而起的歇馬舉人村旅遊景區正在創建3A景區,又一項國字號榮譽稱號無疑會成為其中的助力。

“獲得‘森林鄉村’的稱號是對我們前期工作的肯定。下一步,歇馬村將在保護好原有綠化的基礎上,加大投入,提高綠化覆蓋率,突出建設森林文化,打造成鄉村旅遊發展的賣點。”村黨支部書記梁紹良說,“同時,我們也會趁機完善村裡的基礎設施配套,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

細數江門17條森林鄉村,打出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名片”,歇馬村並非孤例。台山市四九鎮玄潭村以鄉村藝術、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為特色,將民宿景區與村容村貌、鄉土氣息緊密融合,實行景村共榮、景村共建;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正在挖掘本土茶旅特色,將籌建一個集茶葉種植加工、茶文化交流體驗、茶葉儲藏、康體養生、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茶文化生態博覽園。

<table><tbody>江門森林鄉村名錄江海區外海街道金溪村新會區雙水鎮上凌村、會城街道天馬村、睦洲鎮蓮子塘村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宅梧鎮選田村台山市
都斛鎮莘村、廣海鎮中興村、四九鎮玄潭村、四九鎮石坂潭村開平市大沙鎮崗坪村、蒼城鎮聯興村、蜆岡鎮群星村恩平市大田鎮朗北村、恩城街道石青村、沙湖鎮烏石村、聖堂鎮歇馬村/<tbody>/<table>

■案例

鶴山宅梧選田村:

發展綠色果林經濟

每年增收20多萬

陽春三月,正值農忙時節,剛剛入選“國家森林鄉村”的鶴山市宅梧鎮選田村更是一派火熱景象:連片農田裡,農戶們忙著採瓜摘菜,讓村道上來往的貨車滿載而回;遠處的一塊坡地上,幾名農戶正精心打理剛長起來的夏威夷果樹……遠遠望去,村莊被肥沃的農田和蒼鬱的森林包裹。該村森林覆蓋率超58%。

近兩年來,這座有七百多年曆史的村莊,正經歷一輪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村搞‘三清三拆三整治’,拆了很多舊危房,新修了水泥路,還建了烏石臺森林公園。”村民吳利光一邊打理夏威夷果樹,一邊介紹起村裡的變化。他說,不光村容村貌變了,大家的生活也更有滋味兒,最開心的事就是很多人都有了新工作,“端上了鐵飯碗。”

吳利光所說的“鐵飯碗”跟他精心照顧的夏威夷果樹有關。2019年,一個大型堅果加工項目落戶林地資源豐富的選田村,規劃在兩年內種植4000多畝夏威夷果樹。“第一期項目就租了我們村800多畝土地,全部種植夏威夷果樹,僱了20個村民,每月兩千多元工資。”選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榮超說,夏威夷果樹從栽種到掛果需要3到5年,用工需求十分穩定。

種植威夷果樹改變的不止是村民的生活。上世紀90年代,選田村4000多畝林地資源被出租用於種植桉樹,每畝20元租金,“村集體收入少得可憐,搞不了建設,守著綠水青山卻遲遲發展不起來。”吳榮超說,“現在有了夏威夷果樹,村集體經濟一年就能增收20多萬元。”

2019年,鄉村振興東風吹進村裡,宅梧鎮大力推進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立足綠水青山,發展綠色經濟。“光靠好形象不能把村民留在村裡,還要有好產業,有好的發展前景和工作機會,鄉村振興才有新活力。”宅梧鎮委書記朱貴明說。近年來,該鎮按照“一村一品”理念發展特色產業,利用選田村充裕的林地資源和適宜的氣候,引進廣東維生夏威夷果種植項目,採取“基地+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村閒餘勞動力就業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