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失節事小,餓死事大”,對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影響?

如果有一個問題是“你能想到中國古代的哪些才女”,你能想到哪些?

大家可能和我差不多,粗略一想,便會想到有“千古第一才女”美譽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如果細細想來,還會想到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繼兄遺志,替班固完成《漢書》的班昭;完成四百卷《續漢書》,填補《漢書》空白的蔡文姬;有“巾幗宰相”之稱、頗受武則天器重的上官婉兒;對抗世俗,追求自己幸福,寫下千古流傳的《怨郎詩》的卓文君……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女才人,好像止於南宋了,之後元明清800年的歷史,彷彿已經沒有女才人的舞臺了。即使有,也不再像南宋之前的這批人有如此盛名了。 這其中的原因,我個人覺得和“程朱理學”脫不了干係,最為嚴重的,就是那一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下面,我就嘗試性地陳述一下其中的關係。

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結構中,平民百姓都以農業為生。而在農務活動中,男性在力量、耐力等生理條件上,普遍比女性更好,這就導致了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狀態。但是,在

元朝以前,女性不能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倒也沒有完全淪為男權社會的附屬品。

雖然中國古代歷來對女性有偏見,漢朝大儒董仲舒的學說“三綱五常”裡就有“夫為妻綱”這一說法,但是,在元朝之前,這並沒有過分壓抑女性的思想。

一句“失節事小,餓死事大”,對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影響?

董仲舒像


和董仲舒同時代的才女卓文君,本是鉅商首富卓王孫之女,新婚不久丈夫就撒手人寰,年紀輕輕的卓文君就守了活寡。如果卓文君生在元朝之後,她還能留給我們百轉千回、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嗎?我想很難。因為在朱熹的大肆鼓吹下,卓文君要替丈夫守一輩子寡,才是貞潔所在。

萬幸,卓文君生在漢朝。當司馬相如在家宴上演繹一首《鳳囚凰》暗遞情愫後,卓文君沒有絲毫猶豫,決定和司馬相如私奔回成都。卓王孫得知卓文君私奔過後,很是生氣,就斷了卓文君的財路。得知卓文君為謀生路,在成都當壚賣酒之後,卓王孫深以為恥,又給卓文君派了奴僕百人,送了銅錢百萬。

一句“失節事小,餓死事大”,對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影響?

當壚賣酒圖


卓父的表現很值得玩味。當得知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過後,他很生氣,生氣可能有很多原因,可以是女兒不聽自己的話,也可以是覺得司馬相如騙走了自己的女兒等等。但是,除了斷掉女兒的經濟來源之外,他沒有采取任何的措施。以當時卓王孫的財力,如果要對付司馬相如,追回自己的女兒,可以說是易如反掌。當他知道自己的女兒在鬧市之中當小販的時候,才覺得羞恥。畢竟,自己身為首富,女兒卻出落於街頭,傳出去面子上肯定掛不住,遂繼續支持女兒。

從中,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猜測,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女性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雖然不是什麼好事,但也還不是特別不齒的行為。不然,卓父別說繼續給卓文君提供錢財了,可能“自掛東南枝”的心都有了。

到了宋朝,光景可就不一樣了。

由於皇權削弱,“三綱五常”維繫社會的作用降低,外加當權者的縱容,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整個宋朝都充斥著貪圖享樂之風

寇準、晏殊等位至宰相者自不待言,即如張先、 宋祁等一般文士,甚或柳永之類落魄文人,也可養妾狎妓、歌酒滿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對道德貞操等價值觀念閉口不談,更是從少年時代就開始飲酒、出遊。也正是天性的開放,才造就了李清照的才氣。

對這樣的環境,有的人可能享樂其中,不過也有一部分人,相當看不慣,程頤就屬於看不慣的陣營。於是乎,在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就有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原文是這樣的:

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託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一句“失節事小,餓死事大”,對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影響?

程頤像


所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句話最開始並不是朱熹提出來的,而是程頤。那為什麼後人多以這句話抨擊朱熹,而沒有人想到程頤呢?

程頤當時是在無意間說出這句話的,而且,他完全是出於看不慣當時的社會風氣,希望可以加以改善,雖然在北宋完全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另一點就是,程頤當時講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特指女性失節,也包括男性。他的本意是如果為人妻,丈夫不幸亡故,就不可再嫁,應當守節;相反,如果為人夫,妻子不幸亡故,就不可再娶,也應當守節。

程頤並沒有將自己隨口說的這句話大肆宣揚,只是弟子們將其收錄到《程氏遺書》中。到了南宋,理學家朱熹再次將這句話翻了出來,作為規範人們行為的工具。雖然也有很多人說朱熹講這句話並不是單指女性,但是我個人覺得,能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種學說的人,即使不是單指女性,他再次宣揚這句話,目的也極有可能不是為了天下蒼生。

果然,經過朱熹的一番加工,這句話的影響力日漸擴大。到了元朝,朱熹的一系列學說成了金科玉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更是成了不刊之論,導致很多女性因為所謂的守節,

絕粒、吞金、上吊、跳井,不知釀成了多少悲劇。

一句“失節事小,餓死事大”,對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影響?

朱熹像


到了清代,更是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甚囂塵上。同樣,張岱《公祭祁夫人文》

說的這句話,本意並不是我們今天以為的那樣,可這樣的話語,被曲解成今天的意思,是必然的。

回到文章開頭說的那個問題,自南宋過後,便再無才女的影子了。現在再來找原因,要更簡單了。

經過程朱理學(尤其是朱熹)的洗禮,女性的天性被壓抑,身為女性,更多的,是充當男權社會的附庸品。在這之後,整個社會大環境,已經不允許女性用獨立的人格去觀察社會了。即使是才如卓文君,假如生在南宋之後,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和別人私奔,她或許可以寫出很多悼念亡夫的詩詞,世人給她立個貞潔牌坊。但是,那是我們需要的卓文君嗎?

女才人的斷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我能想到的就是文化多樣性的缺失。女性觀察生活的角度更為感性,視角也會更加獨到犀利。然而,南宋之後,沒有女性能將她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她們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對我們,無疑是一種損失。畢竟才高八斗的李白,也不可能寫出一個平凡女性的細膩心思。

不知道大家還會想到什麼,歡迎評論交流。

如果你也喜歡歷史,可以關注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全歷史APP,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