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小米已經迎來了第十代旗艦,除了一如繼往的堆料設定,使用體驗到底怎麼樣呢?幾乎所有旗艦雷同的配置,幾乎已經形成審美疲勞,唯獨能夠拿出來說事兒的,怕也就算是拍照的細微差異吧。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又到了安卓旗艦頻發的日子,不管多高端,能上手才叫真香,要不然只能陶醉在超前的參數和無數的幻想中雲體驗。有幸經歷著當前大部分人還在排隊預約的新機高熱期能在數萬人的熱切期待前拿到小米10也算是蠻幸運。至於這個在疫情期間被無數手機黨種草的新品到底有沒有那麼令人期待,咱們也且玩兒且珍惜,拋開傳統的堆料認知,以一個普通用戶的視角來面對這隻旗艦。

初識小米10,略有感慨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縱觀手機的外觀,幾乎已經進入了創新的瓶頸期,巴掌大的方塊覆蓋一塊偌大的屏幕,能夠在設計上發揮的空間已經微乎其微。過去兩年裡,在攝像頭的不斷增加和排布上有很多產品大費周章,小米10沒效仿,依然延用了最直接的豎排設計方式,形成了一個有點兒突兀的感嘆號,以個人之感,可以說與美感無關,堅挺,且不服。好在拍攝素質上的不斷升級,使用體驗如同坐上火箭,廣角、人像加微距,幾乎覆蓋了日常拍照的絕大多數場景,1億像素,大有看點。

手感:優點缺點並存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手機背部的材質稱不上新奇,本身沒有做漸變色處理,但在光影下的流光效果討喜。雙曲面,對稱式設計,前後及周邊手感一致,好評。但這並不意味著外觀就完美,因為對指紋的寬容度,恐怕有潔癖傾向的朋友會略有不適,同時為了獲得6.67英寸的屏幕,208g的重量也確實是一個挺大的犧牲,單手持握你可以實在的感受到小米10年打磨的分量。友情提示:愛惜手機,切勿手滑。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小米曾經以MIX系列掀起了全面屏的感官熱潮,讓無數用戶趨之若鶩。在這一點上小米10在當下依然可以說站在前列。雙曲面無邊框,上下隱式設計,近乎極限的放大了這塊靚麗的AMOLED屏幕,2K分辨率,90Hz刷新率,180Hz採樣率,無論從參數還是視覺上都符合旗艦的定位,電競級別顯示無可質疑。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當然,至於無處安放的前置攝像頭,到底是水滴好還是劉海好,小米10力挺了打孔這個設計方案 。這一點上,每一種方案都有利有弊,智者見智,如果一定要盯著這個黑點,就大大的毀掉了使用這塊高素質屏幕的愉悅感,沒必要。作為只需要舒適感的普通用戶,告別一系列冗雜的參數,如你所見,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確實很動人,足矣。

繞不開的硬件配置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說起性能,不可避免的就要提起安卓序列產品的固有賣點,硬件性能,尤其是一貫以高性能作為賣點起家的小米。

小米10幾乎覆蓋了今年這個時間段安卓旗艦機所有的主流配置,驍龍865,LPDDR5內存,UFS3.0存儲,即便在8+128G這個基礎配置段上,你想體驗一下卡頓,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兒,更何況還有12G內存版本。愛玩兒遊戲也罷,愛拍視頻也罷,應付市場主流的應用,可以說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壓力。個人甚至覺得,如此追求配置,大有性能過剩的可能,絕大多數用戶很難需求到手機的性能全開,當然你追求個極限跑分除外。

除了跑的快,還得跑的穩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運算和運行速度有保障以後,作為手機體驗的完整性,小米10依然還是配置狂魔。SA/NSA雙模5G,今年以及未來的主流配置,至於用戶當地的5G建設速度跟不跟得上手機發展不妄作評論,但有勝於無,還是必要的。畢竟錢都花了,多點兒東西誰也不願意少,尤其誰知道明年4G會不會降速...

全新WiFI 6,上網體驗可以說具備充分的保障,在多設備連接環境下優勢明顯,新技術的魅力你都懂。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4780毫安大電池(屏幕大的隱形福利,比Pro還多280毫安),同時還支持30W無線閃和10W的快速無線反充。標配的30W快充,56分鐘左右充滿,電實測數據屬實;這從官方數據曲線上看,從開始到結束斜率基本保持一致,後期基本沒有太多的充電效率下降,看不到明顯的涓流充電過程,全程高效無瑕疵。種用過就回不去的體驗,和過去比是超越,但當今放在小米10上,理論應該叫標配,畢竟旗艦,不拿出點兒乾貨來不足以表達誠意。

劃重點:這是一部為遊戲而生的拍照手機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屏幕夠大玩兒遊戲具有天然的優勢,視野更廣,操作更舒展。但手機發熱這個問題一直普遍存在,小米10在這個部分的解決方案,與以往不同。套用官方準確說法:大面積VC+石墨烯+石墨+導熱凝膠+銅箔,5重立體散熱系統。從描述的角度上看,在眾多遊戲定位的手機中形成了差異,這還不夠,發佈會當天還發布了專門的遊戲背夾散熱配件,真是夠瘋狂。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由於個人玩兒遊戲也就在一個吃雞開到高幀率高清畫面的層次,90Hz的刷新率感受確實能感受到區別,但沒有想想的那麼誇張。這跟個人的視覺遲鈍可能有關係,不敢妄作評論。跪了幾局下來並沒有強烈去再夠買個散熱配件的需求程度,反而更覺得那玩意兒是給別的手機開發的...好不尷尬。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個人遊戲的強度不夠,浪費了高端的性能。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但說起遊戲,這裡有一個槽要吐,不吹不黑,實事求是。小米10採用的對稱式立體聲設計,7磁手機揚聲器,確實在音樂播放、追劇過程中提供了更好的體驗,甩掉了手機外放也就是“聽個響兒”的尷尬帽子。但放在遊戲上,個人感覺略有BUG,威力打折。如果採用橫向雙手持握的方式遊戲,不把音量拉滿,會感覺聲音若有若無,想聽腳步聲,不如還是帶上藍牙耳機來的更穩妥一些。拉到最大尚可滿足需求,但遊戲以後若忘記調整音量...來個電話或者通知,估計你會以為有人丟雷,希望可以通過遊戲輔助軟件做一下游戲間的調整,有解決空間。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至於日常使用,刷個微博看個劇?

90Hz的刷新率在同60Hz的屏幕對比下能感覺到屏幕滾動行程上的細微差異,更具有細膩感。但說實話,如果只以一部手機作為主力機的前提下,幾乎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觸,眼睛還是很容易被適應的,是進步,但不至於飛躍。只能說,錢花了,性能越好心裡越舒服,想以此感受出花兒來的群眾,洗洗睡吧。

你們的最愛——強大拍攝性能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在如今火熱的市場競爭中,硬件配置幾乎趨同,如果不在拍照上做點兒文章那確實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旗艦機。小米在這一點上深得要領,每每驚人。小米10的參數很多人都知道了,但還是忍不住拿出來再嚇唬一下人。感光芯片這玩意兒沒辦法和單反相提並論,但確實在手機拍攝和顯示素質上,有了巨大的進步。個人感觸就是:強大的技術不能讓你一定能拍出大片,但一定可以拍的比曾經耐看,誰用誰爽。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背面的4顆鏡頭分別是:F2.4的景深鏡頭;1億像素的高清主攝,1/1.33的大感光元件,支持OIS光學防抖,F1.69大光圈;微距鏡頭F2.4;1300萬的超廣角,視野123度,光圈F2.4。參數看起來很生澀,翻譯成人話就是說:你想拍遠點兒的,滿足你;你想拍妹子,滿足你;你想拍完再裁切還清晰,滿足你;你想拍風光,滿足你;再翻譯一下就是:出去旅遊就想發個朋友圈兒,還帶什麼相機,手機揣兜裡掏出來就咔咔咔他不想香嗎?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你說手機拍照太傻瓜了沒有可玩兒性?相機級手動操作了解一下,不會修圖AI拍攝瞭解一下,想整點兒生活小景裝文藝,微距拍攝瞭解下。只要是你從手機屏幕上觀看,你說你是想要高銳度還是背景虛化還是視野更廣吧,小米10確實能夠勝任了。

攝像頭除了拍照之外,在如今視頻流行的趨勢下,小米10依舊迎合了用戶的呼聲。1億像素在攝像上也有新的體驗,官方稱為AI 8K超清電影相機,從畫面到收聲都有突破性的進步。這一點相信喜歡拍Vlog的朋友更有發言權,個人在這個領域知之甚少不敢妄言,只能很沒文化的對著參數大喊:XX!

除去參數,小米10還剩下什麼,到底值得入手嗎?

我為2020年上市比較早的一款旗艦機,小米10有著自己足夠的看點,標誌性的屏幕和攝像頭賺足了眼球。其實有很多細節依然給這部旗艦的綜合體驗默默了做了加分項,比如全功能的NFC,比如橫向線性馬達,都在使用中提放大了手機的使用效率。在小米生態鏈的環境中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個人認為,手機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場上很難找到一部完美的手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手機。拋去那些華麗的參數,感覺和自己的需求有共鳴就足矣,讓你做決定是否用錢包投票。小米10不是完美的,比如和小米10Pro同時放在你面前,但在價格面前,請讓理智的情緒佔領高地,夠用就好,誰知道下次的小米11有多好,固定是追不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