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工資還在4000徘徊,你的出路只剩下轉行了嗎

26歲工資還在4000徘徊,你的出路只剩下轉行了嗎

全文1945字 閱讀約需5分鐘


一個去年國外研究生畢業目前在國內建築設計行業工作的朋友大聖,提起自己的工作現狀時,言語中都是對另一個朋友小羊的羨慕。

小羊4年前化工專業本科畢業,畢業後先在一家小公司做銷售,每天掃樓推銷,吃了好些苦,推銷了半年之後,毅然決定轉行,去北京貸款2萬元報班學習編程,經過4年的經驗積累和幾次跳槽,如今在某知名網遊公司做程序員,月薪已經過萬。

而大聖目前在一家國企工作,工資與“高薪”完全不沾邊,大聖提起小羊的經歷的時候,心裡滿是羨慕,覺得小羊當時轉行的決定真是做對了,如今也想通過轉行實現自己收入上的躍升。


26歲工資還在4000徘徊,你的出路只剩下轉行了嗎


對自己的人生有追求的想法我是理解的,但是我一點都不鼓勵看到別人高薪就盲目決定轉行的行為。

很多人覺得自己工資低、工作辛苦、工作內容沒有價值、無法在工作中得到成長或者無法實現個人價值,就頭腦一熱選擇了裸辭轉行,但是卻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轉行的真正原因。

你想換工作真的只是因為不喜歡這份工作嗎?

搞清楚你到底為什麼想轉行

大聖在聊天的時候,除了表達了對小羊的羨慕,還詢問現在學計算機編程是否來得及,然後又說自己其實並不是想做專業的計算機編程,而是希望能夠學一些基礎的編程知識,和現在的建築設計工作相結合,提升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然後利用自己積累的專業知識,轉到相對高薪的房地產行業。

大聖表示,自己之所以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是因為在建築設計行業,即便是入職很多年的前輩,收入甚至比不上互聯網行業的新人,久而久之自然心生落差。

從他的表述可以看出,其實他並不是對自己的職業不滿意,他只是對工資不滿意,但是解決工資低的問題只有轉行一個選擇嗎?

在決定轉行前,我們不妨看看一旦轉行我們都有哪些得失,清楚了自己將要面臨的問題之後,你就會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應該轉行了。

26歲工資還在4000徘徊,你的出路只剩下轉行了嗎


你真的能夠承受盲目轉行的後果嗎

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人的能力主要靠積累獲得。從一個人開始從事一個職業的那一瞬間起,只要足夠認真、努力,他的能力就會不停地積累。如果這個人實際上嚮往的是另一個職業,那麼他的所謂“夢想”幾乎必然使他在當前這份職業上心不在焉、無甚積累。

當我們想要放棄自己已經投身的工作時,相當於同時放棄了自己在當前工作中的積累,此時如果還要選擇從事一個與之前工作內容完全不相關的新工作,這種打擊就是雙重的。

一方面之前積累的經驗無法在新的工作中幫到自己,相當於時間和精力都白費了,另一方面要面對已經在該工作中積累了多年經驗的同齡人,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會讓你覺得好受。

在準備轉行的時候不妨想一想,自己能否長時間的經受這種突然轉換工作帶來的心理落差。

26歲工資還在4000徘徊,你的出路只剩下轉行了嗎


如果大聖在國外讀研期間就立志畢業後從事與專業無關但是心儀的工作,並且並不僅僅停留在“想”的層面,而是在課餘時間積累相關經驗,假期在相關公司實習,擁有相應的實習經歷,那麼即使他學習的是建築設計相關的專業,依然不妨礙他能夠找到一個夢想中的好工作。

你發現了嗎,你之所以沒有在做“夢想”工作,並不是因為你的運氣不夠好,只是因為你在這一方面的積累不夠多,所以你要做的並不是冒然辭職,而是想辦法積累相關經驗。

做好本職工作,利用時間做加權

如果暫時不具備心儀工作的能力和經驗,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做好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積累相關經驗。

想要做文案策劃不妨先開始在內容平臺上開一個賬號,動手寫起來;想要當程序員,不如在視頻網站上找免費的資源自學起來……

如今的免費資源這麼多,如果你依然找理由說沒辦法學到有用的知識,那麼我就有理由質疑,你並不是想換工作,只是眼高手低罷了。

寫出了《三體》《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大IP的劉慈欣在創作科幻小說的時候,在娘子關發電廠工作,用《光明日報》的報道中的文字形容就是:娘子關發電廠在一個散漫而孤絕的北方小鎮,而劉慈欣在這裡戀愛、結婚、生子、升職,日子過得平靜而庸常。

為了寫科幻小說,他通過訂閱《科學美國人》等雜誌瞭解科技動態,為了積累素材,常常坐六七個小時去北京查閱資料。而這些都僅僅是為了“夢想”付出的一部分精力而已。


26歲工資還在4000徘徊,你的出路只剩下轉行了嗎

《三體》作者劉慈欣

當對現狀不滿意的時候,且問問自己:願意為了想要的生活付出多少,為了那個夢想的工作,是否能夠忍受長久的看不到回報的堅持,是否能夠想方設法的找能夠積累經驗的一些方法去實踐去反思去總結……

相比於放棄已經擁有的工作,選擇將現有的工作內容總結優化出高效的流程,保證工作平穩有效的產出,在現有的工作中獲得認可,同時利用業餘時間不斷積累目標職業的能力,這樣的做法更值得嘗試,破壞性也最小。

我們並不需要用壯士斷腕那麼大的犧牲來換回一個並不知道值不值得的虛幻未來,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是懂得怎麼利用手頭的砝碼,通過時間的加權,讓我們在社會的天平上增加更多的重量,換取我們想要的生活。

至少,當我們行動起來並堅持下去的時候,我們才有資格說:我有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