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推進特色農產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大觀區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抓手,以當地特色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農業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品”發展模式,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和社會化服務,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和經濟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大觀區以海口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依託,在抓好產業基地建設上,以城郊型現代農業為主攻目標,努力構建以特色農產品生產為基礎,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貿易為支撐,以農旅觀光體驗等創意農業為延伸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圍繞番鴨、有機蔬菜、瓜蔞、有機中華鱉、農業休閒旅遊等特色產業,加快科技示範園創建和“三品”基地認證,規範農業投入品使用,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切實提升特色農產品的質量。

目前,海口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入駐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體120家,其中農業新三板上市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農業產業化示範聯合體1家,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優勢農產品基地。一是優質農副產品基地。建成1.5萬畝優質大豆,3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年產優質大豆2250噸,產值900萬元;優質小麥9000噸,產值1600萬元。二是有機蔬菜種植基地。以金大地、紅星生態兩大國家級蔬菜生產標準園為代表的優質蔬菜種植基地8000畝,年產優質蔬菜3.2萬噸,產值9600萬元。三是優質瓜蔞種植基地。以慶蕊合作社、鑫火家庭農場為代表的瓜蔞種植基地4000畝,年產優質瓜蔞籽600噸,產值800萬元。

四是優質稻蝦種養基地。以興網合作社為代表的3000畝稻蝦共生生態種養基地,年產優質稻穀1500噸,產值375萬元,小龍蝦150噸,產值300萬元。五是優質番鴨養殖基地。以永強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為代表的畜禽飼養基地,年養殖番鴨1200萬隻,畜牧業年產值2.4億元。六是有機中華鱉養殖基地。以西江水產中華鱉為代表的特種水產精養面積2000畝,年產優質水產品600噸,產值1800萬元。七是農業休閒旅遊基地。以美好甜園為代表的休閒農業示範基地5家,年舉辦休閒採摘觀光節10餘場次。

在推進特色農產品發展過程中,大觀區堅持政策扶持、機制創新、資源整合、多元投入的方法,鼓勵支持有比較優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資本運營和優勢品牌為紐帶,盤活資本,整合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打造一批龍頭企業和行業“排頭兵”。先後扶持壯大了永強禽業、中盛糧油、慶豐蜂蜜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安慶永強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甲級隊、省示範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吉園生態農莊種養殖結合配套農家樂打造生態觀光基地,浙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了200畝葡萄採摘園,引進了黃金瓜、麒麟瓜、哈密瓜、火龍果、油桃等新品種,受到遊客的一致讚賞。安徽美好甜園現代農業股份公司流轉土地近5000畝,以規劃為龍頭,以市場為導向,走“種、養、加、銷、樂”為一體發展之路,打造安慶城郊最大的農業休閒生態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