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1988 年,上海嘉定曹安路一間綠樹掩映的廠房裡,一條新的生產線徐徐啟動,彼時還名為 “上海家樂調味食品廠” 的這家企業,第一次生產出了以雞肉為基料的鮮味料,為我國鮮味工業打下了產業化基礎。

這種帶著雞肉風味的調味料,也就是人們後來熟知的雞精。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在太太樂工廠中,每天約有 35000 只肉質飽滿的雞在此經歷 2 次全身沐浴。©太太樂


如今,上海家樂調味食品廠的名字搖身成為家喻戶曉的太太樂,產品也從當年的黃色小顆粒,延伸到鮮味料、醬、油、調味汁等八大系列 80 多個品種。早在十年之前,太太樂集團就以 7.3 萬噸的產銷量拿下行業龍頭。

雞精也由此打破了家庭與餐廳之間的界限,同鹽糖醋醬油一起,加入廚房常備調味品的行列。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味精是穀氨酸的鈉鹽,屬於天然的最豐富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


在雞精誕生的年代,與之同分一杯羹的,還有味精。

上世紀九十年代,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再加上量產之可能,使得味精不再是人們消費不起的奢侈品。那時的中國,西湖、蓮花、菱花幾大味精廠相繼成立,幾乎是無人不食味精。

雞精與味精就像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隨時代而起伏,見證著中國鮮味製品市場的迭代。不少人忘了,國人食用味精的場景,距今也不過百年。

拜崇鮮之國日本所賜,最早的味精經日本東帝大教授池田菊苗之手問世,第一次從微觀世界的層面揭示了鮮味的科學本質。那時的古京都有一道非常樸素且飽含侘寂之味的湯豆腐,其實就是一塊昆布加山泉水,與鮮豆腐同煮。昆布並非主要食材,但可以賦予湯水以鮮味,池田菊苗從昆布入手,最終分離出來其中的鮮味成分穀氨酸鈉,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這種大量存在於竹筍、大豆、成熟的番茄以及動物性食材中的氨基酸,讓後人得以從分子的角度,走進鮮味世界。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1909 年,味之素誕生,意即日文的 “風味之精華” 。©Shutterstock


說回池田菊苗,他在 1909 年後正式成立了味之素公司,味之素就是 “風味之精華” ,見名思義。順便一提,如今英文世界對應的鮮味一詞 “Umami” ,也是這位池田教授根據日文裡 Umai(うまい,美味)與 Mi(味,味道)組合而成的。

味精一經問世,先在東亞掀起了一場熱潮,不少報道和廣告把這種小小的透明晶體稱為 “理想的調味料” 或是 “食材界的大革新 ” ,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街頭,已經可以看到不少味之素的廣告海報。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左圖為 1923 年上海佛手牌味精,右圖為 1949 年後的包裝,鐵罐的蓋子改良為上下蓋型式,使用更方便。©Zcool


直到 1925 年,中國開始抵制日貨振興國貨的商業運動,來自上海的化學工程師吳蘊初破解出味之素鮮美背後的分子式,創建本土味精廠天廚,一斤售價為 7 元錢的天廚味精,對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一個月平均開銷不過 50 塊的家庭來講,似乎太過遙遠,味精的地位高高在上,似乎只有在《中國名菜譜》裡介紹的山珍海味裡,才能尋到 “味精” 的字眼。


隨著味精的大規模量產,中國百姓終於有機會一試這小小調味品的神來之筆。與此同時,遠在太平洋另一側的美國正處於二戰後食品加工的黃金時代,在 1966 年出版的《百年美食指南》(Centennial Food Guide: A Century of Good Eating)一書中,味精被劃為廚房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家庭主婦被鼓勵使用味精,因為它是 “讓食物更加美味的關鍵因素之一” 。

與味精剛進入大眾市場的狂熱相比,或許誰也沒想到不久之後,以味精和雞精為代表的鮮味調料會遭受名聲上的重創。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早期中國移民在美國開設中餐館,因廉價、便宜、種類多、味道好而廣受歡迎。©Sina


1968 年,一位名叫 Kwok 的華裔醫藥博士前往華人餐館用餐,從上菜到吃下食物的半小時內,他經歷了心悸、無力,以及從前頸到背後的麻木感。在毫無對照實驗的前提下,這名研究員將這次不愉快的經歷推論為味精所致,並把自己的猜測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很快的,這場學術探討迅速升級為大眾新聞,《紐約時報》隨後便用 “中餐館綜合徵”(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的報道框架把這一現象訴之於眾。但其實,那時美國作為全球的前幾大味精消耗國,中餐館的味精使用量只是冰山一角,反而是像卡夫(Kraft)、立頓(Liptom)、家樂(Knorr)等大型食品製造商,以及漢堡王、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連鎖,支撐著全球 10% 的味精消耗量。

大眾媒體的首因效應之下,味精以及隨之而來的 “中餐館綜合徵” ,在西方世界觸發起食品安全的公共恐慌,關於東方的誤解隨著信息的流動,又回到了東方,成為味精汙名化的佐證。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生活大爆炸》中眾人經常聚在一起吃中餐外賣。©豆瓣


在國內的都市傳說裡,提煉出的鮮味調料一直被妖魔化,致癌、脫髮、痴呆,一時間都與這些原本用來給中餐錦上添花的調味品扯上了關係。

另一方面,人們又離不開這種易得的鮮味來源,小到家用醬油,大到滷料燉菜,都能看到穀氨酸鈉這種添加劑的身影。據報道,眉州東坡曾在幾年前開展過無味精計劃,內部團隊為此幾乎都成了 “味精專家” ,最後無疾而終,也是因為抵不過消費者一句,“沒有原來的味道了” 。

味精與雞精,伴隨著千禧年的到來,成為中國人餐桌上十分矛盾的一個存在。


“蓮花味精,味道無可替代” 的電視廣告語慢慢遠去,蓮花味精也在幾年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至於雞精呢?作為 “味精的衍生物” ,其中的主要成分除了味精,再就是糖、澱粉、香辛料等增香物質,各種原料相互作用,揮發出鮮香濃郁的調味效果。至此,關於雞精的 “更健康” 論破產,二者的本質可以說是平起平坐。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以炒麵為例,中餐中普遍使用穀氨酸鈉類鮮味調味品。©Pxhere.com


可是,面對它們,我們真的要避之不及嗎?人們對於味精和雞精的排斥,經驗主義勝過實證主義,沿襲了 Kwok 不嚴謹的推論,直到今天。

拋開民間傳說不談,近年來似乎最為科學的反對源於 “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受熱分解之後,會變成致癌物質焦穀氨酸鈉” 一說。但是,只有當味精持續在 120 攝氏度下加熱後,才會產生焦穀氨酸鈉,這種化合物本身沒有直接的證據會致癌,最多隻是超過劑量之後,積聚在體內,造成手抖、興奮及失眠等反應,有時候咖啡喝多了,也是一樣的症狀。

至於穀氨酸鈉本身,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般是純人工合成,包括池田菊苗的海帶在內,很多食材中都含有相關的大分子蛋白質,人體經過分解之後的產物,便是分子更小的穀氨酸鈉。已經產業化的味精與雞精企業,便是從穀物與糧食中提取出的穀氨酸鈉。

歐盟食品安全局在 2017 年宣佈,建議食品添加劑穀氨酸和穀氨酸鹽的安全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 30 毫克。也就是說,對於一個 60 公斤的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的味精不超過 1.8 克即可,差不多是 12 顆咖啡豆的重量。

除了像《雙食記》裡女主人公處心積慮要給丈夫的盤中餐動手腳,一般的餐飲場景裡,能超過這個限度,幾乎不可能。至於受熱生毒一說,只要留意味精入菜的時間,便能解決問題。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紀錄片《美食不美》劇照。©豆瓣


這麼多年過去,中餐館綜合徵已經在人們的視線裡漸隱,但是對於中餐館的成見依舊存在。美籍韓裔廚師 David Chang 的美食紀錄片《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裡,一針見血的點道,人們從不會在意墨西哥玉米片裡放了多少味精,卻總對中餐耿耿於懷。

至於味精和雞精也是一樣,消費者對於食品添加劑的敬而遠之,更多的情況下只是一種象徵心裡。

中餐習慣裡,油、鹽、糖哪一個不是一把刀橫亙在健康飲食的中間,味精卻永遠摘不下那頂被汙名化之後的帽子—— 人們需要的不是無味精餐桌,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很多時候,知識鴻溝會帶來誤解,味精只是一個偶然的犧牲品,信息的不對等更會帶來隔閡,以誤傳誤,註定了一次又一次在食品製造業中無法避免的衝突。

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當初一書投給醫學雜誌的那位華裔博士,在以後的人生裡是不是真的與味精絕緣,但那封信掀起的無謂偏見,或許還要繼續延續下一個五十年。


太太樂企業品牌故事

《太太樂的“鮮戰略”》網易財經

《誰殺死了蓮花味精?曾經世界第一,如今瀕臨破產》南方週末

《味精是如何在中國失寵的?》界面新聞

《8款雞精對比測評:太太樂雞味濃,家樂鮮味最低,年夜飯的雞精你選對了嗎?》消費者報道

《吃味精有害嗎?》丁香醫生

《加熱後有毒?吃多了致癌?能給孩子吃味精嗎?》果殼

《曾經席捲北美的“中餐館綜合徵”是什麼?》界面新聞

《味精100年》袁越


雞精與味精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