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這所大學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戰場作為生動教材

“今天學校正式開始線上教學了。這次有近1300門課程面向本科生、660門課程面向研究生開放。”在浙江工商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第一課上,校黨委書記金一斌吹響了“雲課堂”集結號。2萬餘名商大學子同上第一課,13萬人次在線收看互動。他勉勵青年學生,在疫情防控“大課”中踐行初心使命、堅持“誠毅勤樸”、磨礪定力意志,懂得敬畏生命、學會擔當奉獻、實現自我成長。

由此,浙商大開啟了不同尋常的新學期。一個多周以來,教師們採用慕課、錄播、研討、直播等多種授課方式,在既定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及時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戰場作為生動的教材,將教學優勢轉化為支持抗疫鬥爭的強大力量,傳遞信心,傳遞關懷,傳遞責任,實現思政“小課堂”與防疫抗疫“大課堂”的同頻共振。

思政課全力用好疫情防控“教科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王華英老師開課前面向500餘名大學生,開展了“大學生看疫情”在線調查。“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能客觀認識疫情,但停留在感性層面,需要進行理性引導。”王華英介紹,為此課上她有針對性地講解抗疫先進人物故事和中國社會主義優勢,深化學生對群眾史觀、實事求是、人與自然關係等理論的認知。課後,學生們評價“這個課既‘頂天立地’,又‘接地氣’,引領我們將自豪感上升到理性認知,受益匪淺。”

“疫情之時,大學生的責任和擔當是什麼?”在《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陸麗青老師將學生分為10個組,每組在課前組內討論的基礎上圍繞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輪流發言並接受提問,課堂氣氛熱烈。陸麗青說,以同學們都關注的疫情防控為主題,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聲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在討論中汲取營養”,更加深刻反思和理解自身擔負的使命和責任,達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胡乃巖老師課前請學生在慕課討論區留言“在疫情當中,你最大的感悟、感觸、感想是什麼?”,收到178條回覆。課上他緊密結合學生留言和“四個偉大”“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知識點展開講授。“這場疫情正是習總書記所說的偉大斗爭時刻,通過討論學習,我學會了用全面的、普遍聯繫的觀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來看待疫情,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何雨晗同學有感而發。

“這次共有119個教學班開展在線思政課教學,全部採用‘慕課+在線討論+課後作業’的方式,老師們為此進行了精心的準備。”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李靖華介紹,學院周密制定線上教學方案,認真組織教師開展在線集體備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並建立在線聽課督查制度,通過共享提升確保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課程思政”有機融入疫情防控育人元素

學習強國:這所大學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戰場作為生動教材

管工學院伍蓓老師“國際物流”課在線教學


管工學院伍蓓老師在《國際物流》課上,從浙江省疫情動態、五彩圖、健康碼、智控復工等方面講解了疫情背後凸顯的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場景等,並圍繞企業如何應對疫情和實現韌性增長展開授課。“結合當今熱點問題,不僅有助於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還引導我們去思考危機背後的問題和企業、政府的應對之道,更加強化了責任擔當和自我成長意識。”童華菲同學認為。

“我們今天統計學的學習,就要拿起統計的武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投入到抗擊疫情之戰。根據數據,進行統計整理,繪製數據圖表,觀察數據變化,分析數據關係,研判趨勢,預測拐點等。”《統計學》課上,統計學院陳宜治老師適時將疫情防控融入授課內容,潛移默化地教育引導學生憂國家之憂,展現做專業之事的擔當精神。彈幕上不斷閃過“一定要學好統計、用好統計”。

學習強國:這所大學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戰場作為生動教材

信電學院鄒園萍老師 在“通信原理”課上展示疫情期間各種通信業務與應用


金融學院鄧弋威老師的《金融工程》課原定有35名學生,剛開播來了51名。“這堂課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疫情給金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所產生的市場行為,設計交易策略,並關注金融機構抗疫辦法,讓學生深刻體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理念”。前來“蹭課”的楊清源同學說:“不僅有市場的新動向,還有專業知識的有效對接,更有職業價值觀的充分引領,體現了新時代金融課堂應有的速度、深度和高度。”

“打好抗疫的總體戰,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案例素材。學校思政課和各類課程同向同行,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奏響了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美德教育的交響曲。”金一斌表示,學校將高質量推進特殊時期的在線教學,使其成為全面育人的平臺,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有機統一,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報效祖國。

學習強國:這所大學把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戰場作為生動教材

藝術學院郝昕老師“劇作與策劃”在線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