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武漢封城、全國各地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人民群眾自覺響應政府政策號召居家隔離。3月12日,國家衛健委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疫情最新情況,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降至個位數,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無疑對我國社會經濟、民生建設造成較大沖擊,但風物長宜放眼量,越是在危難的時刻越要著眼大局,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發展,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在攻堅克難中開創發展新局面。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那麼,疫情過後我國社會經濟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哪些行業將會迎來爆發期?該如何順時應勢牢牢把握時代新風口?

萬人集團總裁呂俊坤基於自身多元產業運作的實戰經驗,以及對市場新方向、新趨勢的敏銳洞察,深入分析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並結合市場需求的轉變,與我們共同探討和分享疫情後潛在的商機。

鄉村產業,賦能"第二故鄉"新經濟

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鄉村振興政策的落地實行讓中國農村煥然一新,環境衛生、住房條件、交通道路、網絡覆蓋率等設施逐步完善,加之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鄉村生活比起忙碌的城市生活更添一份安逸悠然。而這份優勢在此次疫情下更為凸顯,遠離汙染源、廣闊的空間、田園式的生活讓困在都市的人們懷念嚮往。

相信在疫情之後,"農村熱"將會成為一股潮流,不論是逃離鋼筋水泥,擇一方山水安居樂業,還是開墾商業價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鄉村民宿等,都將為鄉村產業帶來大幅度的經濟增長。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中醫藥業,煥發傳統醫學新活力

無論是之前的非典疫情還是現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產業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切切實實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為協助疫情防治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研究參考價值,療效曾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肯定。

此次疫情,中醫藥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全程發揮作用,也讓全國人民對中醫藥有了新認知。隨著國家不斷推行加強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的系列舉措,疫情過後的中醫藥產業勢必傳承創新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線上模式,開拓智能科技新空間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線上模式率先突圍疫情封鎖,成為經濟社會有序運轉的有效載體,線上教育、生鮮電商、在線醫療、移動辦公…都清一色插上網絡的翅膀,藉機挖掘"線上版"的行業潛能,收穫累累碩果。

這讓我們看到了線上模式的價值,也給了我們產業升級的重要啟示,其既是對互聯網適用性的一次創新探索,也是新時代科技潮流的趨勢。隨著大數據、AI、5G、物聯網等新一輪基礎設施的完善,在線診療、視頻直播授課、手機式電腦必將搶佔更多線下市場,成為未來資本青睞的新方向。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末端行業,促生智慧應用新生活

目前我國末端行業主要涉及集約化配送、智能化方式等領域,涵蓋無人快遞、無人零售、無人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智能無人化項目。它們並不陌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此次疫情中,以高效無休的工作機制、"零接觸"的貼心服務,成為阻斷疫情傳播的得力"助手"。

其實末端行業一直在不停研發產品,但受限於技術和人們的習慣等因素,發展態勢並不如預期完美,如何利用市場空白期,搶先一步掌握核心技術,完善解決方案,是末端行業競爭的關鍵。

事物往往擁有兩面性,疫情在打亂社會發展節奏的同時也催生了一眾大熱行業,是未來經營者完成企業升級的思考方向。當然,企業的力量不只是創造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與國並肩、勇擔社會責任的有力踐行。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民生保障,推動社會建設新發展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在提供就業、保障供給安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而將這份市場價值回饋於民,轉化為"中國夢"的美好願景是創業者應該始終堅持的初心所在。

國難面前,當食物安全與來源成為每個家庭操心的問題,開工難、收入斷層讓每個務工者焦慮難安…如何盡己所能為疫情中的民生急需貢獻力量,有賴於各行各業充足穩定的供應和復工復產的全力支撐。

只有深耕社會民生領域,懷抱非營利初衷,抓緊教育教學、餐飲物流、康復醫療等社會基礎產業的發展,助力完善民生保障體系,才能給予人民群眾更多的信心和力量,才能在新的需求爆發時從容應對,保障社會平穩運行,推動經濟社會新建設。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數字服務,升級品質生活新體驗

在強調人性化生活體驗的時代,優質全面的服務是人們享受美好生活的載體,智能服務已然成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而在此次疫情影響下,智能生活愈發顯現了潛能,是備受矚目的潮流趨勢。

以人的個性化需求為立足點,依託物聯網強大的數字化場景,融合場景功能,挖掘增值服務,打造涵蓋物業、保安、家政、工裝、家裝、物聯網、智慧園區等領域的數字服務,並將其融入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將極大化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智能互聯,給人們帶來更舒適、更方便、更安全的生活體驗。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應急體系,擘畫安全應急新維度

中國應急產業整體起步較晚,目前還處於分散發展的態勢,此次疫情突發,應急體系的後勁不足給救援工作造成了困擾,也給我國應急體系提出了新挑戰,應急產業正成為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的新增長點。

防災減災,創新應急管理體系,為人民構築一個安全的堡壘,是為企者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擔當。面對疫情當中應急管理體系暴露出的短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規劃部署,聯合多方優質資源開展深入合作,是應急行業尋求"翻盤"的重點和突破點。


疫情後,你打算做什麼?


危中有機,事在人為。新冠肺炎疫情將成為重新塑造行業格局的起跑線,推動有魄力、懂創新、積極行動的企業打破舊有模式,擁抱行業發展新機遇。

未來,萬人集團也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創造美好生活"的立業宗旨,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著力深耕社會民生、數字服務、應急體系等領域,竭盡所能應對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

經過2020年這場疫情的"洗牌",你覺得人們的生活還會帶來什麼樣的轉變呢?下一步你打算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