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英語改革消息:英語考試迎重大改革

國家教育部先後出臺了有關高考的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加分項目瘦身與自主招生三個重磅文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也帶來很多猜測。對於此,從幼升小到高考的家長都應全面貫穿理解,小編對此文件的分析是至少有8個激變要早應對。


教育部英語改革消息:英語考試迎重大改革


◆ ◆ ◆

高考加分項目最大幅度縮減,分數更重要了。



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前6名、全國性體育比賽個人項目前6名”、“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一、二等獎,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獎項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被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教育部英語改革消息:英語考試迎重大改革


◆ ◆ ◆

以上加分佔歷年高考加分項目的54.55%。


培養孩子各方面興趣要常態化,放棄功利化導向,越早越好。


雖然以後的高考取消了文藝、科技、體育等特長生的所有加分,這些興趣愛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實這是重大誤解!


家長們必須要了解到:最多兩年以後,高考錄取將不再區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連考試大綱也要取消,大學的錄取將完全按照專業進行,學什麼樣的專業與孩子的興趣、愛好直接相關,人學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幹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就充滿樂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要從小學開始進行常態化發現和培養。


原來很多家長帶孩子學文藝、科技、體育特長主要是為了小升初升學,功利性很強,現在功利性因為小升初升學模式和直升校的緣故已經被極大弱化了,但與孩子的前途、未來的關係卻被強化了,所以學特長的出發點、目的都會不一樣了,後者變得更重要了,越早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長所在,家長就會越輕鬆、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後的出路也越平順。


近日,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與浙江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二屆語言測試與評價國際研討會在浙江大學召開,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會上表示,教育部正在組織研製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及與之配套的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這意味著,我國未來將會建立起一個統一的英語測評體系。


教育部英語改革消息:英語考試迎重大改革


預計2017年公佈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


據瞭解,在中國大約有3億英語學習者,但各種英語教學大綱往往缺乏連貫性,各類考試也缺乏統一標準,人們需要應對種類繁多的英語考試,因此研發統一的英語等級量表以及相對應的等級考試很有必要。

林蕙青介紹,過去兩年裡,教育部組織了國內外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共同進行中國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已完成主體研製,預計2017年正式對外公佈。

這是第一個覆蓋我國各教育階段英語教學、學習和測評的能力標準,它將實現英語教學“一條龍”和多種學習成果的溝通互認。除對聽、說、讀、寫等技能進行描述外,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構建了“語用能力”量表,該量表還包括筆譯、口譯能力量表,這在國外的語言能力量表中都鮮見,填補了國內外語言能力量表的空白。


新制定的等級量表將劃分為九個等級


據介紹,新制定的等級量表將劃分為九個等級。其中:

一、二級大致對應小學水平

三級對應初中

四級對應高中

五、六級對應大學

七級對應英語專業

八、九級對應高端外語人才


教育部英語改革消息:英語考試迎重大改革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計劃2020年前逐步推出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


林蕙青介紹,目前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的研發工作也在順利推進,此項考試計劃在2020年前逐步推出。“等級考試的建立將增強我國主要教育階段英語考試的科學性、體系性、選擇性,為學生外語能力的發展提供一個連貫有序的階梯。”


此外,該等級考試標準還可一考多用,減少了重複考試,能滿足教學評價、升學、就業等多種需求。


而新推出的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將會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為依據,各級考試連貫有序,在繼承國內各英語考試優點的基礎上,相關專家團隊設計了分級分類的水平考試,可以滿足不同教育階段的不同需要,符合教育現代化的時代需求。


短評:國家英語考試關鍵要擺脫“應試味”


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的出臺,不僅要為英語考試建立一個統一的“標尺”,還應該給國人的英語學習方式帶來更大的轉變。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基本是圍繞應試,只要能考高分即可,造成了很多“啞巴英語”“高分低能”現象。要改變這一現象,就要把英語教育從單純的學校教育解放出來,少些“應試味”,使之成為一種面向公眾的社會化教育。


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的出現,正是這一改革的良好契機。它應當向所有人群開放,無論年齡、職業,想考就考,誰都可獲得權威的水平評價。這尤其對那些已經從學校畢業的英語愛好者和應用者來說,具有相當積極的指導意義。除此而外,與等級考試對應的教育大綱也要與時俱進,應全面培養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比如把現場演講、日常會話、場景交際引入到口試中,或者考察郵件、公告等英語應用文寫作,都不失為可探索的方向。


教育部英語改革消息:英語考試迎重大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